邢 捧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7)
根据前期分析结果,得知要探究“名”的真正含义,不可逾越的一环是对“名实”一词的深度解析,下面将从《古代汉语词典》、《辞海》和名家对“名实”的解释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本章中不同之“名”的不同之“意”。
笔者首先明确,《道德经》针对的对象,是社会统治者和上层精英,这是以下所有分析和解释的基础。
名实:①名称与实际……②名利。[1]
在“名实”、“名辩”和“名副其实”三词中都有所涉及。
名实:①名声和事功……②犹名利……③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辞、概念(或名称)和事实、实在的关系……[2]。
名辩:先秦思想家关于名实问题的论辩[2]。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结合[2]。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名实之争。老子是最初提出这个问题的人”[3]。
“人所以能知物,只为每物有一些精纯的物德,最足代表那物的本性……个体的事物尽管生死存灭,那事物的类名,却永远存在……”[3]
“一物的名乃是代表这物一切物指的符号。”[3]
孔子“……只是要建设一种公认的是非真伪的标准。建设下手的方法便是‘正名’。这是儒家公有的中心问题。”[3]
“《春秋》正名的方法,可分三层说:第一,正名字……第二,定名分。上一条是‘别同异’,这一条是‘辨上下’。……第三,寓褒贬。”[3]
“使实皆如其名,此即所谓正名主义也。”[4]
“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物之要素或概念也。”[4]
“辩者所讲正名实,乃欲‘慎其所谓’,使‘是实也,必有是名也’。法家之正名实,乃欲‘审核形名’,使是名也,必有是实也。”[4]
由以上解释可知,“名实”的意思和内涵更丰富,既包含“名称、名字”及其所指的具体事物,又囊括“名义、名号、名分、名誉、名声”与对应事物的符合、一致。结合笔者的《<道德经>第一章中的“名”意分类分析》,以“名实”解“名”意,顺理成章。以此,笔者结合“名”所在句子,得出新的解释。
我们试着将第一个“名”解释为“名称、名字”,第二个“名”意为“命名”,“称、说”,第三个“名”意为“名称、名字”。按照这个逻辑,今天被称作“马”的动物,过段时间会改称“牛”吗?显然不是的。而“名称,名字”的内涵或者说具体所指,也就是“名实”,却是可以变化的,下面举例说明。
例1:名字仍在,实物已消亡。“恐龙”这一名字还在,但其具体所指已没有了;
例2:有些事物具体存在方式会发生变化。比如“冰糕”,以前和现在的冰糕,名字相同,样式、包装等却已发生变化,然而它的基本属性和本质不变。
例3:同一“名字”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和特点。有句民谚:“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的砍来当柴烧。”据说春天的青蒿有药用价值,初夏的可做菜,以后的只能当柴。同为青蒿,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作用,抛开它的科学性不说,我们单分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那就是事物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属性和用处,这是历史的、变化的、整体的观点,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胡适说,“世上无不变之事物,也无不变之是非。”[3]
对于个人来说,“名字”不变,但其“名义、名号、名分、名誉、名声”会变,这些都是可以被“赋予(“称、说”的意译)”的,但不是伴随终身的,也不一定总是“有其名必有其实的。”这样的解释正好与笔者开头所述,《道德经》是针对统治者和高层精英人士而写的这一观点不谋而合。同样一个人,先前为一介布衣,经过努力学习提升,被授予各种头衔,再后来也可能因各种原因失去原有的职务和头衔,取此意对个人自身修养有功用,使人警醒,戒骄戒躁。普通平凡的人不一定没有才华,名声大噪的人也未必比别人高明。
由此可见,本句第一个“名”既可解释为“名称、名字”,又可解释为“名义、名号、名分、名誉、名声”;第二个“名”既可解释为“命名”,又可意为“称、说”(赋予),根据第一个“名”意选择用何解释;第三个“名”只能解释为“名实”,具体根据第一个“名”意不同而异。
本句解释为“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其内涵和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名誉、名声、名号、名分等都是可以被授予的,但不是伴随终身的,也不一定总是名副其实。”
这里的两个“名”意思相同,“名称、名字”,“名义、名号、名分、名誉、名声”兼具。整句解释为“无名无誉,是一切事物的本初状态;被命名和被赋予名义名号名誉等,是万事万物新的开端。”
这里的“名”意为“命名、取名”和“称、说”,灵活解释为“称谓”。这句解释为:“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引申意,表示一物的内在和外在)是万事万物的两个方面,只是称谓不同罢了。”
以上分析,为笔者重新解释《道德经》第一章提供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