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涛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眉山 620010)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些年的应用比较广泛,将能力层次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组,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设置相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防止学生出现“吃不饱”、听不懂等问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全部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高职的教育学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现代教学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在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利于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由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具体的教学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其开展分层教学的具体情况也存在差异。一些普通的中小学校虽然从客观上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并且具有了开展分层教学的优势:一是,学生人数多、二是学生都是进行基础教学无专业,因此,当前分层教学开展最多的为中小学教学领域。职业院校包括中职和高职由于生源数量的不断下降导致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显著,从客观上来讲,实施分层教学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普通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同一个班的学生间综合素质差不多,差异较小,因此分层教学开展的意义不大。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素质拓展课四大类,根据当前分层教学的报道来看,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大多为公共课,如英语、计算机、数学等课程,其中最早实施分层教学的为英语课程,取得的效果也最好,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而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因此今后高职院校的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主要应该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本研究以高职院校教育学专业为例,对其应用分层教学模式间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学专业教学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大班集中教学,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愿意、厌倦等情绪充斥着他们的大脑,虽然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尽心尽力,但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桌子下玩手机,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当前高职院校仍然实行“一考定所有”的制度,仅仅通过最终的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单一的和片面的,通过考试只能知道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掌握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在这种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面对工作岗位可能会出现“一团糟”的现象。
综上,应该改变高职院校教育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实施分层教学。
为了提高高职教育学专业的教学效果,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应首先划分教学目标。教育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实践教育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教育素质,但是学生毕业之后并不是全部成为小学教师,也可能成为幼师,或者是进入教育培训机构等,不同的职业知识的侧重点不同,需要以此作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中的难易程度和将来的工作划分教育学中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从事职业和兴趣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准备活动。
教育学教学过程中的分层,可以实施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显性分层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轮换的方式完成全部教学。隐性分层进行统一的弹性式教学,无需分组,例如,学习“教学心理”的相关内容之后,刚开始全部闭卷考试,5分钟后,完成5道题目以上的学生参考课本;10分钟后,完成10道题目以下的学生参考课本;15分钟后,全部学生参考课本,并在两分钟之内完成作业检查。这样有层次的教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做题时的问题针对性的听讲,提高了学生的针对性,同时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至于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实现学习的最大自主性。
开展分层教学时应该调整评价模式,应该以学生掌握的教育知识层次差异及职业目标为基础,划分考试试卷,并加入实践测评环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师生互动互评,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职教育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划分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实施显性和隐性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发挥了他们学习的最大自主性,教学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