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守正创新。既秉承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路向,又紧切当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从“学习传统文化”“语文综合实践”和“语文生活”三个层面去构建每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系,各个层面既有所侧重,又能有效整合听说读写,沟通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二是富有时代特色。这套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对之前的教材有明显的扬弃,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强烈的时代感,其新增的多个主题紧贴当代生活与社会价值导向,用以培养学生现代生活理念和传统文化品格,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倡导低碳生活”与绿色生活理念相应,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引导师生以语文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序列清晰,指导到位。统编版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和一线教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困难,主题设计难度螺旋式上升,并注重结合各单元主题的特点,给予具体的实施指导,过程清晰,方法可行,操作性强,实施者有路可循,容易达到“一做一得”。
四是注重围绕课标、落实课标。如前文所述,旧版教材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置与课标目标规定之间有疏远感,主题活动本身与课标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明。统编版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并作了相应的调整,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设置了“文学部落”的语文生活主题,给予学生开展文学活动和办刊方面的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
(苏洁梅《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回顾与审思》,第4~8页)
所谓阅读的选择性生成,是相对于应有的全面而正确的阅读生成而言的,指学生因受个体因素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认知进行选择,以致生成片面的、有缺陷的甚至是错误的阅读认知及能力。诚如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曾祥芹教授所言,阅读主体的自由意志一旦超越阅读对象和阅读时空的客观限制,就变成绝对自由,这种阅读的自由主义正是我们要谨防和反对的。
(李卓彬《谨防阅读的选择性生成》,第17~20页)
从表面上看,学生作文偏离题意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笔者以为主要是因为文章立意与试题材料缺乏必要的逻辑关联。也就是说,应试文章的立意要在作文试题中找到足够的支撑,支撑越有力,理由越确凿,就越能保证文章切合题意。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从逻辑关联的角度切入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仁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逻辑追问》,第5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