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专业发展第一步

2018-01-25 22:46:41
幼儿100 2018年18期
关键词:班级幼儿园专业

对于刚踏上工作的新教师来说,面对一系列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化,困惑重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让我们应接不暇。而作为本科毕业的幼儿教师,可谓内忧外患。于内疑惑连连,“面对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该怎么办?与孩子,同事该怎么相处,我可以胜任吗?”方方面面的挑战,一再让我们退缩。于外质疑不断,“幼儿园老师不就陪小孩玩玩,要本科生干嘛?可惜了!”否定的声音,一度让我们迷茫。经采访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职初困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望尽天涯路——困惑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就业之前,我们踌躇满志,心怀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不是成为应彩云那般的风雨人物,就应在学术界有所建树。心高气傲,非大城市不去,非编制不选,没有很好的认识自我,考虑社会大环境。但一次次的受挫,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调整定位,大多数人虽心怀不甘,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想要立足现在,闯出一番天地。就业协议的签订,似乎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棘手却不容我们忽视、等待的问题和困惑。经调查访谈,将问题总结如下:

(一)我会教书吗?

对于学前教育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四年的理论积累,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在理论层面上还是较为扎实的,但是在技能层面上,在实践操作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面对一群不甚了解的孩子时,往往手足无措。所以,我们开始困惑为什么同样的教案,老教师就可以如鱼得水,而我们似乎在缘木求鱼,找不到出路。开始质疑:我真的能教书吗?会教书吗?会教好书吗?对于非学前教育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挑战更大。虽有人说不知而无畏,但对幼儿园学科知识系统性认识的缺乏,是致命伤。除了不了解儿童,对于幼儿园课程也是陌生的,那如何能够立足自身的专业特长优势,来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呢?

(二)我能管好一个班的孩子吗?

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本科毕业生相对专科生实习、见习经验的不足,对幼儿园各年龄班级管理工作不熟悉。该能力是最需要去培养锻炼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多数毕业生往往把眼光投掷于教学,怎样顺利地上完一节课比让孩子有所得要重要的多。孰不知,在幼儿园中,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幼儿常规的培养都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在作为班级管理的具体操作者、执行者,有太多的细节、知识、技能要我们去学习。如何走近孩子,有效解决孩子的矛盾,做好家长工作?都需要我们去考虑。从协助带班到独立管理班级,怎样才能够尽快地进入教师角色?这里面跨度、时间度的把握,缺乏经验的我们可以做好吗?

(三)我能很好地融入幼儿园文化环境吗?

来到一个新环境,面对全新的园所文化,人际关系,新教师强烈希望自己被幼儿、家长、教师和管理者接受。但阅历的欠缺,人际交往经验的不足,使得适应和交往成为职初忧虑的问题。同时,园所快节奏、高效率的环境,工作的不熟悉,与教师之间的隔阂,使得我们担忧如何在幼儿园文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建立一个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找到归属感。在这个集体中,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如何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的定位又在哪里?面对所有陌生的一切,涉世尚浅的我们能适应吗?

(四)我的职业规划准确吗?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晰,导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发生偏差。我们开始困惑,对于新教师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本科教师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我们的职业规划发展指导性强吗?全面吗?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吗?是否真的有利于我们的长远发展?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新教师担心自己会出现职业倦怠,怀疑自己最初的选择。有些新教师害怕工作琐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虚度了年华。有些新教师疑虑如何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发展。这些都和我们的职业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一份好的职业规划到底该如何去策划呢?

二、为伊消得人憔悴——求索

几度彷徨,终要拨开云雾见青天。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向前辈寻求经验,有人从书中寻找答案,有人通过网络寻找策略,也有人自己探索。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有着坚定执着的信念。有一点是要明确的,我们都拥有自己的目标,这决定着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积跬步而至千里——积淀

1.博学之积累。

蒙台梭利用有吸收力的心灵来形容幼儿对周围环境及知识的接纳、习得。我也想借用这一“星云”说来描述教师职初的状态。面对新鲜的事物,我们要抱着博学之心,尽量吸收,充实自己。博览名家之著作,博听专家之讲座,博学名师之课堂。勤向师傅讨教沟通,勤与同伴协作交流,勤记笔记,撰写教学日记。比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就开展了“新教师宝典”活动,通过每周一反思、每周一困惑、每周一经验、每周一惊喜、每周一名课的活动,不断积累。这样,一方面通过观摩学习名师是怎么教书,怎么管理班级、管理课题习得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担心自己虚度了年华,降低自己的专业水平。

2.审问之寻因。

学而不思则罔,多问几个为什么,否则教学即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虚心请教,有所不明就要追根究底,对所学要加以怀疑。在广泛的观摩之后,要思考:为什么他们是这么设计这堂课的?要是我来设计,我会怎么做?比如老教师是如何管理班级的,他们这么管理有什么好处?可以尝试记录一些老教师班级管理的话语,进行内化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成为自己的经验。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领导对话,在对话中提升专业品质。知之为知之,不仅要学习表层的东西,更要挖掘本质,才能够触类旁通,获得长远发展。

3.慎思之反思。

要及时反思,总结提升,为我所用。教师是学习者、观察者、批判者、协作者、研究者。反思是贯穿全程的,要注重探究性、专题性、全程性反思相结合,抓住关键点。以教学叙事为例,如何慎思,就要考虑以下转化:从浅描向深描,由案例向事例,由写故事向写、讲故事并重转化。经过这样的思考,教学叙事能力定会有质的飞跃。如每月可撰写案例,通过观察、分析、同伴交流互改,在探讨中不断加深理解,提升案例的教育价值,挖掘深度意义。教学、班级管理、人际关系的处理亦是如此。

4.明辨之升华。

后现代主义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着知识具有主观性来教学。这里有个自我定位的问题,我们要在之前积累的基础上,找到适宜的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构建独特的班级管理文化,形成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有特色和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有时候,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解决的策略有很多,但是不是每一种都是有效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总结提炼出最适宜的。比如有些老师的风格是夸张的,有些是优雅的,有些是幽默的,各有千秋,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一定要带着思辨性去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也是个长期的不断发现、发展的过程。

5.笃行之再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这里的笃行,亦指教师在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为了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通过真实的体验,来掌握教育教学要点,把握人际交往的诀窍,引领专业发展。比如,笔者所在的幼儿每周都有园本培训,老师们会倾力介绍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但是往往听过就算了,后期行为没有跟进。我们可以把这些方法记录下来,常常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有用武之地。再如我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始时,我们会感到困惑,这样的工作这样的规划是否适合自己,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是我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开始的规划比较空洞,对于幼儿园的工作比较陌生,随着时间的积累,开始明白如何有效地安排一日工作,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计划、学期计划、长至职业规划。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破

以上都是个人层面的求索,但在求索过程中,新教师往往会陷入瓶颈要想尽快突破,就要学会“借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

1.园所支持。

管理学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氛围给予我们的暗示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状态。所以,园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多给新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如“名师大学堂”“新教师专场活动”等。

(2)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深造,积极组织特色园本培训。如我园的“礼仪”“运动”“绘本”,实现自我成长与教师队伍整体优化,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制定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方面充分利用园所课程资源与人力资源,加快职初上岗园本培训工作,搭建成长平台,把握关键事件让教师在“磨一通类、磨一益群”理念下快速进入教师状态。另一方面抓住教师的特长,合理对待新教师的共性和个性,找到突破口,发挥合力促进共同发展。

2.师傅引领。

带教制已被证明是新教师入职过程中最有用的援助方式。师傅在指导时要做到:

(1)“心中有人”,做好人的哲学。面对经验不足的新教师,要本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进行新教师的指导培训。明确正确的态度高于丰富的经验,能力的获取优于知识的习得,特别要注重新教师专业态度和专业能力的塑造。

(2)教研指导要注意细、浅、慢,引领理论知识学习、课堂教学业务,学科课题研究。将其丰富的课堂事件的图式用浅显的方式教授给徒弟。

(3)评价要以能否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各项工作常规及基本的教育技能为主,高标准可能使教师产生挫败感。

(4)坚持与新教师定期谈话,定期听课,指导其正确应对压力并针对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切实的帮助。

3.同伴协作。

同伴既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要构建积极、友好、团结、向上的氛围,本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在教育教学和幼儿园中找到自己的“坐标”。通过定期举办的各项沙龙活动、读书交流、互听互评、协作课题设计等,在不断寻找差距、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中建立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和教育技能,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如我园举行的“新教师学习共同体”,每周针对新教师的困惑,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厚积而薄发——发展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博观而约取,历经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瓶颈之后,我们要以破竹之势,厚积而薄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还有三个共同特点即教学原型观:1.专家水平的知识;2.高效率;3.创作型的洞察力。教师在职初就要深入了解专家型教师需具备的各项素质,并以此为目标,不断靠近。积累在教学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此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灯火阑珊处——卓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职初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新教师要努力追求自我实现,不断尝试、重建自己的观念和信念,以达到充分专业化境界。要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专业眼光、专业意识、专业品质、专业态度,累计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严谨的专业科研能力。学习池田大作先生的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从各个方面体现专业化发展的“专”。从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走向卓越。

从新手走向专家型教师,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延续,伴随这一历程的是教师专业内涵的持续改变。不管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是专业情意方面,都是个逐步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的发展要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华东师范大学的郑金洲教授指出,反思、挑战、支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要素。作为本科毕业的新教师,要认识自我,把握优势,扬长避短,在信念中自立,在学习中进步,在积累中成熟,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从职初准备开始,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坚持不懈,相信终有水到渠成、卓越发展的一天。

猜你喜欢
班级幼儿园专业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