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生猪检疫和调运监管工作,严防非洲猪瘟疫情扩散蔓延,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检疫和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生猪检疫和调运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规范实施生猪检疫和调运监管是从源头防控非洲猪瘟、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的重要手段,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生猪检疫和调运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规范检疫监管行为,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确保生猪检疫和调运监管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关键工作措施落实。一是严格实施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要强化对调运生猪的临床健康检查和屠宰生猪的待宰、宰后检疫,要强化从事养殖、贩运、交易、屠宰等各环节生产经营者的防疫主体责任。二是规范出具动物检疫证明。要加强对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系统的监控,对来自限制调运地区的生猪及其产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三是规范生猪跨省调运监管。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生猪跨省调运的监管,严格控制生猪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要加强省际间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工作力量,确保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大对跨省调运生猪及其车辆的查验力度。
10月1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5号公告,公告称已开发的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系统(以下简称“兽药评审系统”),可实现兽药注册网上申报、网上评审、沟通交流和数据分析与共享功能。为加快推进兽药注册网上评审工作,在前期试运行的基础上,决定于2018年11月1日启动运行兽药评审系统。有关事项如下:
(一)需使用兽药评审系统的兽药行政许可项目包括新兽药注册、进口兽药注册(兽药注册)、进口兽药再注册和兽药变更注册。
(二)自 2018年 11月 1日起,兽药注册申请人除需按照农业部公告第2273号登录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外,对于同意受理的申请还需登录兽药评审系统进行电子资料的提交,用于网上评审。纸质材料提交和网上资料提交并行。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系统正在升级改造,兽药评审系统暂时无法与其完成对接。待两个系统完成对接后,申请人只需登录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系统即可完成网上申报,不再需要重复登录两个系统。
(三)农业农村部第七届兽药评审专家库专家(含临时增加的库外专家)在接收到网上评审任务信息后,凭申报第七届兽药评审专家库专家时填写的手机号作为账号( 手 机 号 前 需 加 V, 如V15012345678),获取动态密码进行登录。登录后按照评审要求实施网上评审工作。
(四)具体登录方式和操作方法详见兽药评审系统使用手册-申请人版和兽药评审系统使用手册-兽药评审专家版。
为加强兽用疫苗生产环节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检查验收,依据《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农业部公告第2573号),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检查验收评定标准》(以下简称《评定标准》)。有关事项如下:
(一)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检查验收工作。检查验收专家在农业农村部兽药GMP检查员库(兽用生物制品组)中选取。必要时,可邀请生物安全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参加检查验收工作。
(二)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检查验收和兽药GMP检查验收可同时开展,也可通过兽药GMP检查验收后再开展,其检查验收程序参照兽药GMP检查验收程序执行。
(三)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检查验收和兽药GMP检查验收结果评定,应分别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评定,但不累加计算和评定,分别出具项目缺陷表和现场检查验收报告。
(四)按照农业农村部规定需要通过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检查验收的生产线,未通过该项检查验收的,不得纳入企业《兽药GMP证书》《兽药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范围。有关规定实施前已纳入生产范围的生产线,如至有关规定截止日期仍未通过该项检查验收,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取消企业 《兽药GMP证书》《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中的相应生产线。
10月26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批准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体标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为减少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消耗,降低蛋白饲料原料的进口依存度 (目前接近80%),有效破解养殖业的环境约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联合国内动物营养领域专家及大型饲料企业,共同制定、颁布了这两项团体标准。
与现行的2008年版《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国家标准相比,两项团体标准增设了粗蛋白质、总磷上限值,下调了部分指标的下限值,增加了限制性氨基酸品种,重新划分了动物生长阶段,增加了我国特色养殖品种黄羽肉鸡的相关指标。针对低蛋白日粮对养殖动物的营养保障问题,专家研究结果及国内相关养殖企业应用实践表明,该标准的指标设置完全可以满足养殖动物生长需求,不会降低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也不会影响畜产品的生产周期。
两项标准的出台将有效减少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用量。据测算,猪配合饲料平均蛋白质水平下调1.5个百分点,有望将生产1公斤猪肉的蛋白质消耗从0.45公斤降至0.39公斤,降幅达13%;蛋鸡、肉鸡配合饲料蛋白水平也将降低约1个百分点。新标准在行业内全面推行后,养殖业豆粕年消耗量有望降低约1100万吨,带动减少大豆需求约1400万吨,对于保障我国饲料和养殖业蛋白原料供给和提高利用效率,将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国饲料工业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10月2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对部分产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这也是继今年9月份以来,财政部第二次以文件形式对出口退税率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通知》决定,将相纸胶卷、塑料制品、竹地板、草藤编织品、钢化安全玻璃、灯具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将润滑剂、航空器用轮胎、碳纤维、部分金属制品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将部分农产品、砖、瓦、玻璃纤维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0%。取消豆粕出口退税。上述措施于今年11月1日起执行。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通知》在大范围提升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同时,还特别提到取消豆粕出口退税。豆粕是指产品编码为23040010、23040090 的产品。
10月1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2018/1533,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 (EC)No 1831/2003,批准海藻酸钠作为猫、狗,其他非食用动物以及鱼的饲料添加剂,批准海藻酸钾作为猫和狗的饲料添加剂。
此次新批准的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钾属于“技术添加剂”,功能分组上属于“稳定剂”“增稠剂”“胶凝剂”和“黏合剂”。
此法规在欧盟官方公报公布后20天生效。
10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2018/1543,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EC)No1831/2003,批准戊糖片球菌DSM32291制备物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用于所有动物品种中。
此次新批准的戊糖片球菌DSM32291制备物经授权作为动物营养添加剂,属于“技术添加剂”,功能分组上属于“青贮添加剂”。
俄罗斯商务咨询网站10月18日报道,2017年俄罗斯复合饲料产量2750万吨,比2016年增长5.2%,而与2010年相比增长62.9%。与此同时,2018年上半年俄罗斯复合饲料产量为1420万吨;平均每月生产240万吨,期间产量最多的是2018年5月,为250万吨。
在过去7年间,俄罗斯复合饲料产量稳步增长。除2012年产量大幅增长12.7%之外,其余年份增长率为5%~7%。俄罗斯农业动物饲料市场最新调研预测,2018年复合饲料市场将继续增长,与2017年相比将增长7%左右。
应该指出的是,复合饲料是俄罗斯生产的最受欢迎的农业动物饲料。2017年复合饲料占俄饲料产量的80%以上。与此同时,在复合饲料种类中,鸡饲料占俄罗斯生产的复合饲料总量的55.5%。猪饲料占比超过1/3,牛饲料占到7.7%。
为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局持续强化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
一是针对市农业局专家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现场指出的问题进行复查,严格标准,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二是举办饲料法律法规培训,邀请市所专家对11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授课,持续灌输从业人员法律知识,进一步树立企业懂法、守法意识。三是针对猪血制品原料生产猪用饲料再一轮对全区饲料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摸查,未发现猪血制品原料生产猪用饲料行为。
10月26日,海大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7~9月,海大集团实现饲料销量333万吨,同比增长27%,较上半年饲料增长率提升了约4个百分点,销量增长提速,产销两旺。前三季度,海大共实现饲料销量789万吨,同比增长25%,预计本年饲料总销量超过1050万吨,实现发展阶段性目标。
10月24日,蓝星安迪苏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收入为85.3亿元人民币,毛利为29.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2%和5%。公司称,主要归功于液体蛋氨酸稳定的销量增长、维生素业务在市场供应波动的情况下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包括纽蔼迪产品系列在内的特种产品销售额取得31%的快速增长。
10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主要畜禽生产稳定且略有增长,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600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0万吨,增长0.2%。其中,生猪生产总体稳定,市场供应充足。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4.96亿头,比上年同期增加29万头,增长0.1%;猪肉产量3843万吨,增加10万吨,增长0.3%。
牛羊出栏增加,存栏下降。前三季度中国全国牛出栏304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17万头,增长0.6%;牛肉产量444万吨,增加3万吨,增长0.6%;牛奶产量2101万吨,增加17万吨,增长0.8%。
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2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04万只,增长0.5%;羊肉产量322万吨,增加3万吨,增长0.8%。
家禽生产基本持平,禽蛋产量略增。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92.72亿只,比上年同期减少513万只,下降0.1%;禽肉产量1397万吨,减少5万吨,下降0.4%;禽蛋产量2249万吨,增加26万吨,增长1.2%。
10月25日,中国和欧盟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减少抗菌药物用量的畜禽健康养殖与动物福利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简称“动物福利与减抗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不影响动物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动物健康和福利,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残留,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项目为期4年,科学家们将分别在欧洲和中国协作开展有关研究,所需经费由欧盟委员会和中国科技部资助。
据了解,动物福利与减抗项目拟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动物被感染的风险,实现动物疫病的尽早防治,提高用药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从而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减量化目标,解决病原菌抗药性问题,进而改善动物的健康水平,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与此同时,动物福利与减抗项目也十分注重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将与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集团等主体保持密切沟通,对技术体系和饲养模式进行及时完善;并通过研发实用好操作的APP,向潜在需求者推介技术成果,积极推动项目成果“落地”。
为实现进入北京市屠宰环节的生猪全程可管、可控、可追溯,近日,北京市启动屠宰用生猪闭环式监管措施。一是对外埠来源屠宰用生猪闭环监管,严把进京、入场关口,启动公路站与屠宰企业驻场官方兽医室沟通机制,及时核实车辆到场信息。二是对本地来源屠宰用生猪闭环监管,严格实施临床健康检查,查验档案及畜禽标识,启动各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屠宰企业驻场官方兽医室沟通机制,及时核实运输生猪车辆到达屠宰场信息。三是针对闭环式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对未经指定道口进京、未经检疫、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及时启动立案程序,予以严厉打击。
为加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猪肉等肉品质量安全,四川省雅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完成了雅安市猪肉溯源体系试点建设项目。
据雅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二维码溯源体系的建设,让社会公众以最直接的方式全面知晓猪肉从产地、收购、运输、屠宰、检验检疫、配送、销售经营等全流程实时溯源的信息。同时,这张二维码会在食药监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监管下,每天进行猪肉信息的更新。
近日,中国(通辽)肉牛电子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启动。该平台的上线运营,在国内开创了三个“率先”:一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活体肉牛线上交易。作为全国首家肉牛线上交易平台,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网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这是内蒙古通辽市充分运用“互联网+牛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二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金融和牛产业深度融合。交易平台与建设银行密切合作,有效缓解了养殖户融资困境,使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交易平台为广大会员量身定做了 “结算贷”“小微快贷”“云税贷”等一批金融创新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目前,通辽市已发展用户1187户,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4亿元。三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肉牛资本化。肉牛交易平台与自治区永安保险公司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把活牛作为担保载体的资本化之路,为通辽市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为配合环境治理工作,广西博白农信社提供贷款,支持地方生猪养殖场进行环保升级改造。
博白信用社成立专门的生猪养殖环保改造信贷资金,对加入博白县环保局改造的养猪场予以评级授信,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从简的待遇,尽最大可能为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让生猪养殖场尽快完成环保改造,早日正常养殖,增加收入。此次生猪养殖场改造后,不仅能帮助治理当地环境,更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近日,由省市共建的陕西省首家乳品检验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平台在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设立。
省市双方将依托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一个西北地区领先的乳品检验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承担起全省乳品监督抽检任务和企业委托检验任务,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相关领域新技术研究、补充检验方法研究等科研创新工作,助力该省奶山羊产业健康发展。
日前,从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了解到,该所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阿勒坦农牧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青贮菌剂及青贮技术,为伊利牧场提供优质甜高粱青贮饲料5000吨。
据悉,近代物理所研发的甜高粱青贮菌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此青贮菌剂,可使甜高粱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3~5个百分点,乳酸含量提高3倍,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不仅能够延长青贮饲料保存周期,同时提高了青贮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