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知识”为“写作生产力”
——以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的教学为例

2018-01-25 19:47范贤辉温州市第十七中学浙江温州3250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程序性词语

范贤辉(温州市第十七中学,浙江温州 325000)

“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语文学科的知识成为一种伤害,“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的泛滥,使“知识”一词一度面目可憎。2001年,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实验稿)》的颁布,语文教学呈现出淡化知识的倾向:在教材中,知识闪现于“附录”;在教学中,知识渐被遗忘。

2016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教材《语文》重新确定了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以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让知识重回语文教学领域。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些知识或娓娓道来,或紧扣课文,或贴近生活,尤其是写作知识,丰富且颇具操作性。因此,笔者开展了一系列化“知识”为“写作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找到一条帮助学生由“知识”通往“核心素养”之路。

一、追求“一课一得”,从“发现”到“建构”

统编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既追求“一课一得”,又指导学生“发现”“建构”,用“知识”勾连读写,实现阅读配合写作、写作巩固阅读之目的。

以文章结构的训练为例,七年级新生刚进校,笔者发现学生作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无章法,凌乱不堪。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便随文介入相关文章结构的知识,如通过《雨的四季》学习最简单的并列式结构,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板块碰撞”这一写作结构,并通过仿写和列提纲,让学生初步有结构意识和相关知识。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生意义和价值”单元时,笔者发现话题实在是太大,而这一单元的文章呈现出结构十分清晰的特点,因此,单元教学的重点便定为文章结构,以此对结构知识加以强化:引导学生从《纪念白求恩》《诫子书》学习议论文的“分—总”“总—分—总”结构,从《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学习记叙文的“一事一议”及时间顺序。这样追求“一课一得”的教学设计使写作无章法的学生快速树立文章的结构意识,获得具体可感的结构知识并在写作中自觉运用,进而写出“合乎规范”的文章。

然而,结构只是写作能力中极为微小的一部分,写作能力的培养仅靠“一课一得”难以实现,还要通过“发现”与“建构”,让学生在读写之间经历、体会。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笔者将单元主题定为“发现四季的情味”:《春》——以修辞见万物有情;《济南的冬天》——以画赏文见温情;《雨的四季》——自读+拓展鉴赏;《古代诗歌四首》——以诗(歌)情悟诗(人)情;写作——《凝视世界,发现生活中的情味》。在《春》的教学中,笔者以“春天来了”和“春天的脚步近了”两句的对比为例,让学生发现客观描述和满含情味的表达的不同,然后将这一对比贯穿于整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学生不仅发现朱自清笔下春天的特点,还发现这一切都源于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在阅读中习得知识后,这一课的写作任务为:“春天来了,你怀着怎样的感情?有哪些景物会进入你的春之图?请以其中一个景物为主,其余几个景物为辅,运用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完成一个写作片段……”这一任务对这一课的写作知识进行了分解、明确,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而到单元写作教学时,笔者再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写作知识”进行整理,在学生从《春》一课中整理出运用比喻、拟人、万物有情、物与物之间的关联等描绘景物的方法后,又通过诗歌、图片等素材的介入,使学生将写作知识内化为写作能力。

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不断发现、整合写作知识,并在语言情境中有效使用,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是“知识”转化为“写作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二、适时“宕开一笔”,让“兴趣”撬动“思维”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语言的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知识”还应转化为“思维力”和“创造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以切实提升语文素养。统编教材配备了十分丰富的“知识助读系统”,如导语、补白、思考题等,加上课文的精减,给教师的教学以较大的自主空间。因此,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写作课,用“兴趣”撬动“思维”。如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课文的补白部分出现了有关名词的知识,笔者便设计了一堂名为“打开名词”的写作课:

【课前准备】

1.摘抄在本周阅读的书籍中你感兴趣或感到特别的名词,不少于30个。

2.慢行校园,记录10个与“这个秋天”相关的物与事。

【教学过程】

1.回顾名词的相关知识。

2.抄写词语。

慢慢抄写以下12个词语,体会每个词,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

月亮 火柴 指针 白兔 雪花 南极 火山银狐 篝火 烧瓶 闪电 螳螂

3.组合词语。

每两个词组合以后,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效果(比如,月亮下的篝火,挂在火山上空的月亮,那银狐一般的斜月),你还可以写出怎样独特的组合,试一下,列出2~3个。

4.形成句子。

把你喜欢的组合发展成一个具有个人特色或者具有情感和记忆的句子。如:

(1)火山上空的月亮,酿出一坛烈酒。

(2)月亮下的篝火,晃动着你的笑容。

5.完成微型诗。

在你记录的与秋天相关的词语中,选择1~2个,完成一首微型诗。

词语是语言建筑的基石,名词又是基石中的基石,一个名词背后往往有丰富的故事和意蕴。然而,学生在写作中对名词并不在意。这一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词语运用的相关知识。抄写词语部分是为了唤醒学生对词语的体验,去慢慢感受一个词语的温度和质地,所选择的12个词语,相互之间并没有表层的联系,因此组合之后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变化。接着,在颇有挑战性的游戏式的学习中,学生会直接感受词语组合之妙,这比我们讲名词知识的效果会更好,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写下了很多奇思妙想的组合。然而,大胆的奇思妙想并不是这堂课的宗旨,这堂课更重要的是让这种奇思妙想化为写作中的句子,于是又设计了下面这个教学环节:写一个具有感情和记忆的句子。学生此时就会绞尽脑汁地自圆其说。这个“词—短语—句子—短诗”的教学过程,将名词的组合与搭配、句子的感情投射等化为文字游戏,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相关知识,还在尝试添加、想象中,提升了思维品质,写出了许多如诗一般的句子。如:

●篝火边的雪人/泛着粉红/融成一摊清澈的眼泪。

●烧瓶中孤独的螳螂/看着空中的月亮/思念着远方。

●笨重的指针/拨动着月光的涟漪/晕染着宁静的夜/谁又想家了。

●宁静的夜/听着篝火的噼啪/划亮火柴/似乎看见你的背影。

……

写出这些句子的学生,平时的语文能力一般,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实在令人惊喜。这样的“宕开一笔”,让他们可以自觉运用词语,习得知识,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一节课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一致要求再玩一次名词游戏,并以“岁月”为题,班集体完成了如下小诗:

岁月是刻在龟壳上的甲骨文

岁月是沧海桑田里的枯叶

岁月是带着伤痕的年轮

岁月是泛黄的旧照片

岁月在成堆的试卷中流逝

岁月是老树下过时的校服

岁月是买不到的时钟、年龄、听力

岁月犹如你渐渐逝去的记忆

岁月是故人头上的白发

岁月是长满老树的南山

知识有时很枯燥,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心,教师完全可以将知识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谨记:知识和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撬动思维,切不可为活动而活动。只有目标明确、设计合理的“宕开一笔”,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获得体验、欣赏、创造美的能力。

三、拒绝“复制粘贴”,化“陈述”为“程序”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依照认知程序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行动能力。写作方法的教学不应该是仅仅“复制粘贴”给学生一些陈述性知识,而是需要将之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程序性知识。

统编教材呈现了许多程序性知识,如七年级的《写出人物的特点》和《写出人物的精神》,以人物小名片的形式呈现外貌、标志性动作、口头禅,以及人物的个性、精神品质。在配套的《语文作业本》和《课时特训(语文)》中,也有大量的知识呈现,尤其是作业本,“知识卡片”“课堂导学”“课后拓展”等板块,都十分强调让语文知识成为学生阅读的“脚手架”。当然,这些知识也完全可以成为写作的“脚手架”。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或借鉴教材,或依据作业本,十分注重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如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一文的批注部分有这样一个问题:

这里铺陈了许多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有怎样的效果?

《语文作业本》上与之相呼应的练习为:

知识卡片

铺陈是一种浓墨重彩地对描写对象进行渲染、呈现、讴歌的手法,能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和表达上的激情美。(陈述性知识)

著名诗人艾青,幼年由乳母大叶荷抚养,成年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运用了铺陈手法来极致赞美养育了自己的大堰河。下面是这首诗的节选,诗人运用铺陈手法,历数了大堰河劳作的辛苦和繁重,赞美了她的勤劳和任劳任怨,更在反复吟唱的“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中,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怀念。

诗歌节选(略)。(示例)

(1)请在《土地的誓言》中找出作者运用铺陈手法的语句,仿照《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形式,将它们适时分行、稍作修改,并拟诗题。

(2)有感情地朗诵自己改写而成的诗作,并思考:课文运用铺陈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你的改写又有什么新意呢?(程序性知识)

这一练习已经很好地将铺陈这一手法的陈述性知识转变为了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先组织学生对《语文作业本》上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并对题目作了如下整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其中一个完成。

1.请在《土地的誓言》中找出作者运用铺陈手法的语句,对其改写、分行,并自拟诗题,表达不一样的感情或思想。

2.请仿照《土地的誓言》中描写景物的语句,写下6~10个富有家乡特点的景物,创作一首诗歌,表达你对家乡的情感。

其中,改写、分行是简单的诗歌写作的程序性知识,选择富有家乡特点的景物是关于意象的程序性知识。这样的设计,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更具有操作性,也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这样的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对文章进行很好的改写,并在改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有部分领悟力较强的学生则能完成属于自己的诗歌,如:

茫·夜

当我躺在凉椅上时

当我仰望城市毫无生气的夜空时

当我漫无目的滑着手中的手机时

我想起——

那蓝蓝的天空,洁白轻柔

羽毛似的云朵

我想起故乡的大山

金黄的油菜花在风中摇曳

深褐的泥土在大山中盘旋

淡蓝色的风

送来泥土的芬芳

我看见那群天真的孩子

听见牛羊悠闲的鸣叫

我想起奶奶做的

没有华丽餐具与颜色的午餐

当人们穿梭在满是污垢的大楼

拥挤的车流、明亮的灯火和手机之间

是否会想起

那一去不复返的、天真的自然?

从“淡化知识”到“知识回归”,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语文人对“知识”认知的更新。要避免知识陷入“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的老路,教师如何呈现知识的方式便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传递给学生可亲可感可具体使用的知识,“知识”才会真正成为“生产力”,才会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程序性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找词语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程序性辩护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