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翼
在自媒体兴起的时代,微博、微信、QQ等媒介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快速创作即时发布的公众平台。文学创作脱离了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场景,逾越了纸媒审核的门槛,进入了全民化写作的繁盛时代。遍地是诗人和作家,谁都可以写,写什么,怎么写都是个人的自由。这对文学写作的普及并非没有意义,然而自由、快速传播也使文学的文本特质、艺术难度、审美趣味、价值追求渐渐失落。人们戏谑:如今写诗的人比看诗的人还要多!许多诗歌作品表面化、空洞化现象严重,诗里感受不到时代的精神,看不到个体人格的折射,也缺少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不少诗人只是对生活的场景浅斟低唱,对尘世的困境宣泄不满,缺乏穿透生活表象的能力和对深层民族文化的反思,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和时代品质,寻思人类生命真谛与价值的诗作日益稀少。
周庆荣先生《有温度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可以说是今天汉语诗坛一个意外的收获。他的意义化和深度化写作有助于复活汉语的生机,对当下诗歌创作有着唤醒之功。周庆荣以波德莱尔称为“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1]的散文诗的诗体形式对人生、历史、社会进行深刻体察,抒写人性温度,探寻生命价值,凸显人类精神的意义指向,从容表达了对人类未来阔远的期待与追求。诗集读罢让人感到一股淋漓的元气,一种醇厚的思想,一股久违的力量,一种宽广的襟怀。文类的显赫与否,取决于是否出现伟大的作家,唯有杰出的创造与优秀的文本才能确立文体的文学地位。波氏《巴黎的忧郁》之诞生使散文诗这一现代诗体走向世界,周庆荣的创作也使人们坚信其与散文诗在汉语诗坛上是互相成就,互相确立。《有温度的人》在主题意蕴与审美表现上有着很好的结合,究其原因是诗人对现代诗体哲学精神的深刻认知与象征诗艺的纯熟运用。诗语的强度与质地令人惊叹,简洁平实的词语穿透纷繁的物表与人事,复活并刷新人们的感官与想象,抵达人性深处和真理内部。文本释义模糊多义,却有迹可循,让人重新理解和返观世界,展现语言镜像的修辞张力。散文诗集根据主题分为四辑:“只在往事里发现那些暖的”、“在现实中记住温度”、“我可以自己暖”、“温度,在山水之间”。下文针对不同题旨的四辑试从四个视角展开论述,阐释其散文诗艺术的多维审美追求。
题画诗乃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或者画面外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情感,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意境。诚如清人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2]。诗画互补,相互映发,使意境更加深远,增强艺术感染力。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人在赏画品诗中充分享受艺术的融合之美。优秀的题画诗,不仅是美术史里的宝贵遗产,也是文学史上的艺术珍品。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是诗画结合的典范之作。苏轼也曾创作过不少题画诗,如题好友慧崇和尚画作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如今慧崇的画作已失传,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却流传千古。在这种文学与绘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渐渐响沉音绝之际,可喜地看到诗人周庆荣传承了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让古老的传统艺术与当代的人文精神契合,使老树绽放出新枝。
首题《诗魂》即根据当代画家戴卫巨幅国画《诗魂》中的十一位古代著名诗人而创作的十一幕诗剧。他们分别是孔子、屈原、李白、王维、陈子昂、杜甫、柳宗元、李煜、苏轼、李清照、岳飞。周庆荣先生的《诗魂》是古代文人题画诗传统的赓续,其诗歌写作虽对题画诗有所依托,以戴卫先生画里的古诗人为题材,但形式与内容上更有超越与创新,是散文诗、题画诗、诗剧三种诗体形式的混合,一种全新的诗歌写作样式,给人熟悉的陌生感。这种兼容不仅带来新的文学想象和审美因素,也使作者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和弹性,其妙谛如钱锺书先生所言:“名家名篇,往往破体,而文体亦因以恢弘焉。”[3]周庆荣以诗剧的形式将古代诗哲与当代诗人、对话中的他者和隐含的读者(你、你们、他们)聚集在一起展开跨时空的对话,将众多的历史事件、人物浓缩于同一时空进行追忆、联类思考。诗人以古鉴今,借助奇诡的想象力和摇曳多姿的语言,以现代的人格意识与审美意绪从历史事件与人物中生发出鲜活的当下性思考与无限的时代忧思:“饱读诗书的人,你不选择济世,难道只介意自己的伤悲?原谅我,我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我的目光敏感,细节生动在我柔软的心田。”“你们不要跟我提石壕,那个老妪仿佛天下人共同的母亲,我的泪水流给她。”“风掠走了家的铠甲,我冷,但我想到更冷的人。/我的同胞,我希望我们都有正常的体温。/天气如果冷,我们一起互相取暖。无边落木萧萧下,生命的背景正在肃杀,我该如何去爱这个世界?/花溅泪,鸟惊心。/诗人,谜一样地告别。”(《诗魂·第六幕:杜子美:我徒然地看着自己的屋顶被风吹破》)
“温度”是这部诗集的核心语义,温度不仅指肉体的温度,更是心灵的温度。身体的冷可以烈酒回暖,也可以抱团取暖,然而,灵魂的冷需要思想的光来驱寒,需要精神的力来焐热。周庆荣通过对自我在特定艺术情境中情感和灵魂的把握来接近、缔造一种新的人生境界。诗人提取莽莽历史中蕴藏着无限感动的人与事,建立古代诗人与今天诗人——“我”的内在连接。“只在往事里发现那些暖”,准确地概括出这辑诗歌所要诠释的主题:将古人精神的热度渗入今人心灵的深处,借以吸收维持和推展当代人的生命活力。诗圣杜甫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热情怀传递给了诗人,“我冷,但我想到更冷的人”。周庆荣在诗集“后记”《寻找人间失落的温度》中坦言:“我从历史的往事那里得知必须有一些力量超越现实的具体”[4],屈原、杜甫的自然生命早已灭亡,然而他们的文化温度却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给今天的诗人们。
诗中人物的台词富于强烈的抒情性和深刻的意蕴,丰富的诗意内涵给读者广阔的艺术再创造空间。文本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杜甫”还是“周庆荣”,抑或是二者身份的部分叠加?“你”与“你们”是作者预设与诗人对话的“他者”还是隐含的“读者”?对话本质上是诗人在作人生的探索,可以是文本中人物自身与内心的对话,也可以是诗歌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甚至可能是诗人与读者的对话。对话形成自我与他者外部交流的意欲语境,强化了因多声部合奏而产生的思想张力,使简短的诗语容纳了更为宽广的社会内容。80年代后期海子曾将诗剧推向一个高峰,他的系列长诗《太阳·七部书》中前五部都用诗剧写成,是对人类永恒灵魂的理解和阐释。周庆荣延续了这种对人类灵魂的思索,利用诗剧里的多种声音,多重化身的因素,完成了历史文化中家国情怀对世道人心的抚慰,体现了生命在矛盾中前行的壮丽和激情。
诗人袁可嘉认为:“诗剧形式给予作者在处理题材时,空间、时间、广度、深度等诸方面的自由与弹性都远比其他诗的体裁为多,以诗剧为媒介,现代诗人的社会意识才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而争取现实倾向的效果;另一方面诗剧又利用历史做背景,使作者面对现实时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透视和距离,使它有象征的功用,不至粘于现实世界,而产生过度的现实写法。”[5]周庆荣的《诗魂》将诗剧与散文诗融合交汇,把表现和象征以及诗语的审美功能更淋漓地发挥出来:“原谅我,没有全面地考虑战争的类型。/比如王道,比如人心。/比如在忠诚之外,一直存在背叛。/一些人在敌人那里积蓄着财富,一些人把孩子交给了敌人的江山。一些人用我们的银子换取敌人变质的牛奶和羸弱的马匹,一些人干脆在黑暗中放箭。”(《诗魂·第十一幕:岳飞:我依然想收拾旧河山》)探察历史与当下,对过去重新解读,其时空架构与思维态势具有延展性,在俯仰古今中重新思考生命的理想与人生的意义,让历史里的圣人、英雄、诗哲活在当下,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坚韧、担当、热血、奉献。散文诗善于将细节充分而自由地展开:“当战马发挥作用,危机出现,多少战士从农田里走出?/当敌人杀向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背。”这里细节的描述与主体意绪的象征得以平衡的发展:“好山好水今后慢慢再看,功名委于尘土,我走一条战士的路,向北八千里,风云下旗帜漫卷豪情”。(《诗魂·第十一幕:岳飞:我依然想收拾旧河山》)周庆荣借助对古人生命场景的诗意描绘,完成了对时代现实状况与个体命运的思考,从历史到达当下,从此在抵达未来,实现诗歌书写人类情感与经验时“小与大、有限与无限、具体与普遍”的统一。
第一辑里除了首篇《诗魂》外,还有《高僧》《智者》《寒江独钓》《人心是最后的作用》《钟声》《天空之上,我们一起痛饮》《就让竹林美妙如坟冢》等诗作与戴卫先生的国画互相补充和阐述,兼容了不同类型的艺术优势,可谓“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中意”。周庆荣的诗和戴卫的画装帧在一起,妙合而凝,诗情画意,相映成趣,是一种难得的开卷享受,尤为入心、入境、入怀。
周庆荣的诗风格鲜明,充满正能量。第二辑里几乎每首诗都是励志之作,但他以诗意的审美形象表达,而不靠政治口号宣传或意识形态的说教。诗歌力图展现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在面对社会与个体时,人应如何秉持独立洁净而又不失善意的温度。周庆荣的诗始终充满了向善且向上的价值追求,这种主体性精神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他所有的诗集中,从《有理想的人》《有远方的人》,一直到《有温度的人》。庄严的写作态度使他在大多数人耻于谈论“理想、远方、温度”时,勇敢地保持了心有理想、道有远方、诗有温度的君子担当。
学者张清华曾指出周庆荣的诗里有对历史、现实的关怀,有对正义、生命——包括卑微生命的关怀,是那种能够“关怀一切需要关怀的”[6]冲动,而新诗集《有温度的人》更是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对普通大众的凝眸,对草根命运的关注是源于他眼光向下,精神向上的内在创作机制。诗里既有对现世的日常关怀也充满了形而上的精神天问。《创可贴》共有十二贴,贴贴都是心灵温熨的言说。在“引子”处他写到:“如果只有一片创可贴,你贴哪里?”/我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问,在黄昏里问;在大雪平均了一切时问,在树木落去了叶的晚秋和鲜花刚刚开放的春天时问;在仿佛故乡的村庄问,在人群熙攘的城市问;我问在高山,问在平原,问在心脏问在边陲;我以朴素的口气问,以繁荣景象里是否惆怅的方式问。”这一系列追问涉及发问的不同时空与方式。有自然时间:“太阳升起”、“黄昏”、“落叶的晚秋”、“鲜花开放的春天”;也有社会时间:“大雪平均了一切”,暗示公平公正的时代。有自然地域:“村庄”、“城市”、“高山”、“平原”,也有精神地界:“心脏或边陲”。这种或朴素或华丽或惆怅的问话方式让人不由想起屈原《天问》里向苍穹发出的仰面呼号,这种对某些传统观念与不合理制度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脉相承。周庆荣没有屈子的憔悴、彷徨,更没有叹息,“观察着别的心,检讨自己”、“让一颗心不去伤害另一颗”,“那些不完善的是一种力量”(第一贴)。对现实压力、不公和人性脆弱反思后,诗人语气温和、态度坚定地告诉大家:贴脚,磨出水泡后的伤口……贴童年那座有伤疤的山,贴带刺的友谊,贴被功利伤害的爱情,贴近处的陷阱,贴会溃烂的希望。对眼下精神生态和世道人心深度破解后,诗人将自己的答案呈现:“把小伤口治好,我要健康地热爱一切。”指出治疗的药方和部位,防止创痛恶化,减缓受伤心灵的炎症。“知道人生是苦的,不用苦去对抗”。(《第二贴》)“土地丰收,最险恶的人也不能让生命饥饿”。(《第三贴》)“因为春天来了,万物必须欣欣向荣。”。(《第七贴》)“黑暗之心委屈了生命,它需要光明疗伤。”(《第十二贴》)《创可贴》系列以独特的审美观照与情感体验阐释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和解而不相互伤害的主题。诗人在“后记”《寻找人间失落的温度》中写道:“我是一个清醒现实又不愿轻易放弃理想的人,期待生活中人性不冷。但问题是,我们能够在任何时间都不去怀疑人性的信心?这样的怀疑,使我思考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体温。”[7]。诗人的“生命意识”与“使命意识”使自身的创作始终站在文学意义与人类精神的制高点,“不是山谷里的黑包围了我,而是我打入黑暗的内部,星光在上”。(《山谷里的黑》)他是理想主义的现实执行者,也是现实主义中的理想坚守者,对世界持有卓越的静观能力与批判精神,同时对人事也葆有足够的善意与热情。
王国维曾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8]为个体生活得更幸福,使社会运作得更和谐的创作动机使周庆荣的诗气往轹古:“冷落、绝望和善良对面的凶恶,它们是生活的另一种真实。我怀揣暖色的记忆,我因此不怕”,“血肉可以本能地冷,如果冬天真的到来,我希望我们的骨头不冷”。(《有温度的人》)“我有一个闪亮的灵魂,它让我长期以来有勇气讲完黑暗里的故事。”“思想,是我在黑暗中对世界的爱情,是我对自己存在的尊重。”“我呼唤自由的呼吸,鲜花开满大地呀,思想吐故纳新,顽固和自私被苍蝇一样地拍死。思想的光芒照亮大地。”(《我向往光芒的思想》)“人心是敞开的锅碗瓢盆,在有雨的瞬间接纳雨水,人心湿润,人性就不再干燥……我从被母亲的关怀里回忆爱,从初恋里记住爱,从爱情的丰富里忘却恨的分崩离析,我们一起行走一公里,如同永恒。”(《又想到沙漠》)诗作彰显的精神意义指向,无论具象与抽象,表象与本质,总是关乎当下与人性,在诗意的体验中让心灵从现实的重负中解放出来,得到审美的超越。
观察周庆荣的写作,内蕴丰赡,襟怀阔远。诗人希图建立人与人,人与物互相敬重的空间,从而改善人与自身、与他者、与世界的关系。对个体生命的承认与尊重,即是对整体人类的敬仰与热爱。没有理由轻慢世界上任一卑微的生命,对卑小生命体的厚爱也是他诗歌常表现的主题:“尊重大地上每一个平凡的细节”,“玉米粒整齐排列,如同纪律严明的军人,它服从大局,压制着任意一个成员的虚荣。”“这就是玉米,牙关紧咬,克服青虫的齿食,创新的丰收属于兄弟”。“谦恭地站在兄弟的身后,不是因为躲避人间的暗箭,而是逊让成功的辉煌。”在言说个体与个体、集体及时代的关系中,生命理想抵达畅快豁然的境地:“我热爱每一寸土地就像热爱整个山河”。(《尊重玉米》)周庆荣矢志坚持的精英立场使他在平凡、普通的事物和生活场景里,也能发现生命伟大、壮阔的面相。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性崇高,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追求,使诗人主动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自觉关怀个体生命,呼唤健康的人性。面对现实里的诸多问题,贫瘠、苦难、不公、掠夺,诗人没有刻意回避或淡化,而是直面日常生活的真实,反省当下社会的精神失衡,作清醒的观察者和解剖者,以存在主义的“敞开”体悟生命的意味和价值。周庆荣的诗歌内蕴着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穿透现实的力量。对于他来说,虽遇挫折,沮丧而不沉沦。跌倒时没有放弃爬起的勇气,挫折时没有忘记自身的文化重建,这种写作使命在早期《我们》系列已凸显过:书写60年代出生人的命运和立场,为同代人精神代言。在《有温度的人》中,这种生命之力量,人文之关怀,人格之理想更是得到从容而平实的表达。
周庆荣关心日常生活以及个体生命的冷暖,考量民族命运走向,叩寻人类的终极旨归,但英雄或理想主义的情怀容易导致思想的空乏,语言的虚假,尤其在他与同代人经历了英雄主义梦境的幻灭后,怀疑主义的盛行将人抛进虚无主义的深渊。人们解构崇高,嘲笑理想,这给诗人选择题材和审美表现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周庆荣作到哲思与形式的和谐融洽,作品流露的诗情与个性风格吻合——沉稳冷峻,素朴真诚。诗人章闻哲认为:“这种一致性无疑使文本获得了庄严的存在,即它是作为一个个体精神史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也应该是一个带有生命本身那种严肃而尊严的书写。”[9]作为农民的儿子,周庆荣熟悉并理解人间的苦难,良好的教育与自觉的思考使其持有精神的高贵和悲悯,具有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和时代担当。在创作谈《积微散论》中他曾表示:“思想的完成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就是冰山上的雪莲,它对大地上的谷子和麦子作用不大。……胸怀不只是说说而已,它需要在实际生活里生根并检验”[10]。诗人没有成为精致的理想主义者,他的诗里有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入世忧伤,有杜甫“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的仁义厚道,但他担荷苦难后有一股难得的化解之力,始终拥有平实的笃定与勇敢:在理想精神里有健康而明朗的现实指向,在不尽人意的现实中包孕着对理想的坚定追求。这种担荷和坚定源于何种内心力量与人格支撑?答案或许隐藏在第三辑诗里。
周庆荣在散文诗集《预言》的“后记”《预言,是我的真实》中自述:“发现人心有猥琐不会妨碍我继续赞美伟大的人类……我和许多人一样,会叹息会沮丧会流泪,我与一些人不一样的是我始终坚定地忍耐和宽容。”[11]人不应该期望从别人或外部世界获得太多,英国作家奥利弗·戈德史密斯在长诗《旅行者》中感叹:不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创造或发现幸福。第三辑题为:“我可以自己暖”,展示了个体成长的自由与独立,在最深的根底发现和挖掘自己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对于这个喜忧参半的世界他不排斥也不疏离,不断地对自我进行修葺与完善:“雪夜的炉火摇曳,遗忘或者记住,我只需要独自在外边走一走,握不住你的手我就去握整个夜晚。握苍茫握辽阔,握世界终于一视同仁的平等。/我的歌无词,漫天的雪花足够。”(《我歌唱午夜的雪》)“我决定和沙河一道冷。/我的温度是坚强的沉默。/水鸟飞走后,我在。河面依旧会结冰,我的血液依旧是热的,一个多情的人,是河畔不败的爱。”(《我决定和沙河一道冷》)“我从棉田来,要到温暖那里去。”“我来自于劳动,所以要忘记懒惰;/我从认真起身,从此拒绝荒诞;/我来的地方场面不热闹,这导致我现在习惯了孤独。/我要完成的路途上,风声追求着飞鸟的翅膀,空气中注定弥漫诗意”“我要求自己只带着来时的爱,任何复杂与苦难,爱,是我唯一的通行证。/来自出发,归于抵达。/途中,光芒穿越一切黑暗”。(《我来自哪里——与新归来诗人群同题》)
“自己”,是一个人所能成为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也是最多的资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想要快乐就得自给自足。因为其他一切的幸福来源,在本质上都是不确定的、短暂的,具有偶然性,随时可能消失殆尽。如同歌德在《诗与真》里所说:凡事溯本求原,人最终只能依靠自身。“我可以自己暖”,才能温暖他人与世界。在《雨后:复出的夕阳和上面的乌云》《两种力量》《下冰雹也不能阻止我六月午后的散步》《对你们我要慷慨些》《让我们提前老》《我给星星解冻》《声音在耳朵深处开花》等诗中,我们看到作者对人性温度与人类生命精神的关注与前两辑一脉相承,理性中持有正直,感性中持着洁净,但第三辑更多流露出自我内心的安然、自足与从容、自在。叔本华认为命运是残酷的,人类是可怜的:“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内在丰富的人好比圣诞节时的一间明亮、温暖、充满快乐的屋子,而外边是结冰下雪的隆冬夜晚。”[12]我们从外在世界所能获得的东西很有限,人生的任何阶段,内在的个性丰盈才是唯一真正而持久的快乐来源。
诗人的眼睛点铁成金,生命不息,艺术的发现也不息。周庆荣能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生命都有着直觉的理解。在他笔下,日常的草木鸟兽,也与内心有着莫大关联。读者跟随他的指引,素认平凡的事物或情境,也能发现它们的新鲜有趣,在卑微平凡的生命中显现庄严伟大,在丑陋破败的情境里展现新奇、活力:“在冷与热之间,柿子是喜鹊的主题。柿子不说牺牲,而喜鹊不谈占有。/天高云淡。”“喜鹊飞走,柿子破裂并且干瘪。/气氛似乎依旧平静,美好的下午呀,我叹息还是不叹息?”(《静物:柿子与喜鹊》)“烈火烧不尽的草,人生不草率,每一个春天都认真生长,生命平凡,但青草拒绝沙漠。/青草有自己的自豪,一朵小红花或者一朵小蓝花随便地开放,整片草原似乎有了爱情。说起朴素和平凡,简单的爱就是生命的全部。”(《想起小草》)“去年的蒲草在芦苇边匍匐,用不了多久它们会再次精神抖擞,七月流火的时节,它们用心地把果实长成鼓槌一样的形状。这些鼓槌把太阳敲成光芒的空气,十万亩水波荡漾为空旷的温柔。所有的飞鸟不再好高骛远,它们开始脚踏实地地在大地的鼓面舞蹈,它们在朝霞里互相致意,没有城市的傲慢和外省的卑微,它们是这里共同的主人。”“所有蚯蚓、泥鳅和沙贝在污泥里的忍耐,都是意味深长的热爱。”(《湿地的传说》)
生命精神是周庆荣创作的亮点之一,上文所有的自然意象因浸润着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而人格化、性灵化。诗人将生命体验化入世间的万物中,使日常事物具有思想的内涵,内质深度象征化。以物象本质实证人类精神,力图将自然本态、人类本质以思想呈现,透过日常事物触及被现实迷雾所遮蔽的生存事实,加深对生命本真的深刻认知与体验。学者灵焚认为:“能够透过日常事实追求生存事实认知的人,需要对生命的每一种日常拥有沉淀与反思能力,这可能就是文学、艺术追求者之所以创作的意义之所在。”[13]执着于这样的艺术追求,周庆荣作到了体物写志且诗心独见。
周庆荣的诗里时常出现一个勇于承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经常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和“我们”,呈现了诗人当下写作的在场感受与主体情怀。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使他自觉担负时代的书写使命与有审视的关怀。诗里有生命的困惑和无奈,但更有希望与温暖存在,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照使他的作品具有烛照人类精神的热度,其诗句浓缩着对世间万物的关怀。知识分子向来被社会与公众寄予厚望,如今勇于充当群众引路人的知识分子日渐稀少。美国学者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中描述短短几十年里知识分子群体的惊人变化:昔日,他们教化大众,挥斥方遒;如今,他们隐身专业,闭门造车。当代知识分子忙于学术活动,为物为名所困,疏于为社稷思考。[14]周庆荣承受苦难,更能超越苦难,为读者提供一种健康、豁达、明朗之价值取向的审美劝说,诗中对正义、光明、理想所抱持的信念使我们对人生能朝深一层看,也朝高一层看,在感受实际生存际遇所引起的苦闷疲惫后,还能感发兴起,对生命升起一种虔诚的敬意。
为何“我可以自己暖”,第四辑的诗昭示了周庆荣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温度源于何处。天地间有大美,诗人在自然里休憩,性灵在山水间滋养:“在冷冷的北方,我尊重有温度的水。/温泉是土地的良心。/当季节进一步深入,深入到冰与雪,陌生的人也可以在这里从容。我珍惜有良心的土地以及土地上一切事物和事物中间的人们,我在别处如果神情紧张,就选择在这里放松。/放松,像自由的人一样自由;自由,像温泉的温暖一样相信世间的依恋。”《阿尔山的态度》)“都市的雾霾以及严重的压抑再也不能对抗青稞光芒的态度,这里就是扎尕那。土地上还生长着含蓄的燕麦,麦粒藏在胸中,即使丰收,也绝不轻狂。/扎尕那的风格犹如野薄荷的清香和山芹的甘鲜,你在别处郁闷,在这里请纵情地享受本质。”(《我是这样步步深入地走进甘南》“船驶向清溪的腹地,地面的杂物没有世俗了这里的水。”“感谢贵州的一条溪水,它让我们忽视眼前的浊,只需要坚持一下就可抵达一条溪本质上的清。”“世事虽多烦忧,我们如果不愿意绝望,就相信一溪清水,相信它流淌一生的努力。”(《清溪在仁山中智慧地流过》)
生机盎然的自然打开了诗人的心门,通过与阿尔山、扎尕那、清溪的从容交谈,神情自在放松,灵魂轻灵自由。唯有以纯真的襟怀去体悟自然,才能对山水有细致的观察与敏锐的感受,才能向外发现山水之美,向内发现自我真性情。观照山水化身万物的同时,神启的洞见慧识使诗人重新获取对人生价值和人类意义的远距离审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在对自然的观察与体认中获取生命新的感悟,在心斋坐忘中找到“诗意的栖居”。繁华落尽我更静,在真醇的诗境里呈现了摆脱噪声、浮华、诱惑后心灵的宁静出尘。没有世俗社会的尔虞我诈,在静逸中积酿生命的性灵之悟。这里的静逸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避世隐居,具有更为丰富和新鲜的现代人的思想文化内涵。冯至《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者序”中谈到里尔克曾给青年诗人的告诫:“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是在人生的表面上永久往下面滑过去。”[15]周庆荣在自然界里体味并营造一种沉静高贵的精神境界,抵制社会庸俗势力的侵蚀,诗中流露出的执着、坦然、坚韧的生命意志与进取有为的人生态度,构成自我的精神个体性。诚如马克思所云:“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16]。
周庆荣《有温度的人》延续了他对自然的一贯书写,评论家黄恩鹏认为:他的山谷系列是“忘记山外的事”的一种表达。这个忘却,不是忘却所有,而是忘却芜杂,让内心重新纯净起来。或让自己不经意间,成为大山的一部分。是小草?是树木?是蒲公英?是山涧里清冽得一尘不染的溪水?还是一缕飘浮在山顶上的云霞?这些由山花野草树叶和流水等构成的山谷,更是诗人孕养灵魂的所在。[17]“让两片调皮的云朵,弹跳在天空的额头,天空的表情只是蓝。/这深刻的蓝,不允许你明天肤浅。/假如后天,你表情不好,罚你掉转脑袋,不给你爱下面群山的机会。”(《蓝天》)“我喜欢星星的小脚印在安静柔软的湖面奔跑,我喜欢这样的梦境。星星在人间走动,春天静悄悄,环境不黑,我希望这样醒来。”(《湖水踩着星星的脚印走进我的梦》)“多美的窗花!/我醒来后的第一个惊喜,太阳贴在眼前,纯红的局面足以让我忘记曾经的黑暗和黑暗里紊乱的梦境。”(《朝阳》)
兴象玲珑,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中创造明秀的画面感。初始写景,转而造境,由实入虚,臻于虚实相生的情境将心中飘忽的形象固定为经久的思想。无论是云朵、太阳,还是星星、湖水,都构成诗人存在的精神体系,给予自身生命以提醒和抚慰。周庆荣在自然现象中,感受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赋予其人格特质和主体性思索,阐发其现实意味,使其表征的含义与主体精神交融贯通。诗人内心的“地母情节”(常用高粱、棉花、玉米等植物意象)使他充溢着一种宽厚的关怀与担当,哪怕在生命不知所措的年代,也可以好好地热爱,静静地忍耐。这样的精神信念使他坚韧如谷物般顽强地活在大地上:“一把麦种撒在土地,不争麦子王,只做麦穗。田野幸福,人幸福”[18]。(《老龙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之母吸收生命的力量使他的诗中有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一种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远的人格内蕴。繁华落尽见明秀真醇的诗境,山水温润诗人心灵的过程,亦是他对人类理想的重建过程。
清人徐增《而庵诗话》曾言:“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19]笔者深以为然,虽未曾与周先生谋面,仍笃定他是一位饱含温度,怀揣理想,遥望远方的人。他不仅可以自己暖,他的诗还能暖人心、暖世情。《有温度的人》很好地把握了艺术表现生活的原则,做到“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艺术的使命不能满足于揭示现实,发泄情感或控诉黑暗,而要向人们展示高尚和力量。这种高尚或力量不是那种单纯的宁静或清澈的美好,而是关注生命存在的本真,对万千事物一视同仁,对纷扰世事理解的超然,更是历经否定之否定后对人生的了悟与笃定。确如周庆荣自己所言:“本质上我对一切存在都报以尊重”[20],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于困逆的情境中展现人性的尊严,于黑暗的世相里体味人心的温度。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文体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YJC751062;2016年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散文诗创作百年历程”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法)波德莱尔,《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378页。
[2]方薰:《山静居画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第130页。
[3]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90页。
[4]周庆荣:《有温度的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169页。
[5]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诗创造》,1948年6月,12期。
[6]张清华:《关怀一切需要关怀的:谈周庆荣的散文诗写作》,《芳草》,2015年第5期。
[7]周庆荣:《有温度的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168页。
[8]王国维:《人间词话》,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1页。
[9]章闻哲:《人境:理想的人或人的理想---读周庆荣·有理想的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6e4d9b0100xd14.html。
[10]周庆荣:《有远方的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178页。
[11]周庆荣:《预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版,第93页。
[12](德)叔本华:《人生智慧录》,胡百华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年,第24页。
[13]灵焚:《诗刊》,《意义化写作》,2010年第5期,第62页。
[14](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15] 冯至:《冯至全集》第1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82页。
[1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6页。
[17] 黄恩鹏:《发现文本:散文诗艺术审美》,北京:蓝天出版社,2014年,第250页。
[18] 周庆荣:《有远方的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7页。
[19] 徐增:《而庵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页。
[20]周庆荣:《预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版,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