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倩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俄罗斯作家巴乌姆美莉的《小蜗牛》。故事非常有趣,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而且文章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读来,有一种复沓的美感。在排版上,也与众不同——采用的是图文相结合,一幅图配一段话的形式,因而段落非常明显。
在教这一篇课文时,我采用的是“以读促悟”的方法。首先是范读。有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需要重点指导的句子——“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我读完了之后,请孩子们来评价。“在逗号那里有停顿。”这是史萌轩的发现。“老师你读得很慢。”这是刘依果的看法。“阳老师在‘好久’那里重读了。”这是谢铭泰的发现。“你读的时候有的地方有拖音,听起来好像蜗牛真的爬了很久。”这是陈添涵的评价。“你还注意了轻声的读法。”这是许家齐的感受。接着我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来读这个句子。他们大部分都能读出蜗牛长路漫漫地爬行的感觉来。
其次是分角色朗读。第一轮,我读旁白,一个学生读小蜗牛的话,另一个学生读蜗牛妈妈的话。第二轮全部由学生来读——一个学生读旁白,一个学生读小蜗牛的话,另一个学生读妈妈的话。读完之后再由孩子们自己来评价。这一次,我特别强调要先说他们的优点,再说说他们还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三轮,再一次由孩子们来读。通过这样的范读、分角色读、相互评价,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熟悉了许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在他们读完之后,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蜗牛?”黄钥萱高高举起手来说:“这是一只很慢的蜗牛!”她对自己的看法很自信。的确,孩子们第一感觉都是觉得这只蜗牛太慢了。张家骐说:“我觉得它是一只很伤心的蜗牛。它要摘草莓,草莓没有了;它要采蘑菇,蘑菇也没有了。它一无所获。”这个理由和这个观点都成立。我记得张家骐在课间也跟我说过这个观点。他自己也是在写字方面比较拖拉,总是最后才完成作业。因而,我希望他不要和这只蜗牛一样因为太慢而错过了许多。他点点头。李奕赫说:“这是一只坚强的蜗牛,原因是它背着这么重的壳还可以爬那么远,那么久。”史萌轩笑着说:“我认为这是一只幸福的蜗牛。它虽然没有摘到草莓,也没有采到蘑菇,但是,它的妈妈没有骂它,还是一样地很爱它。”她的想法,不仅新颖,也非常有温度。我为她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说:“真了不起!你的家庭也一定是一个充满了温馨与爱的地方,所以,你能够透过这些文字感受到真情的温度。”我想,原著作者也未必考虑到这一点。
接着,我又引导他们对另外一个角色进行品味:“那么,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蜗牛妈妈?”因为有了前面的启发,孩子们的答案都充满了温情。“这是一个温柔的妈妈。”田梓绮从我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柔。“这是一个很关心孩子的妈妈。”万誉翔说,“冬天到了,她就让蜗牛待在家里。”“这个妈妈很爱她的孩子。”刘佳莹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春天到了,她就让小蜗牛到外面去玩。”是啊,蜗牛妈妈是一个真正的好妈妈——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鼓励孩子去尝试,也是一个真正懂教育的好妈妈,从来不责备动作慢的蜗牛,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跟孩子探讨,宽容地接纳小蜗牛的一切,最后,还准备了一个温暖的家等待着小蜗牛。
这节课,我也收获了许多。孩子们的心灵就像过滤器一样,直接把文字中最美最真的部分呈现给我们。他们稚嫩的、独特的视角带来的看法,给人如此温暖与美好的感觉。
这是一只幸福的蜗牛。我也是一个幸福的老师,因为,我有幸能够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人性中最纯真、最温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