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进
师:同学们,请看看大屏幕上的这道题,它要求我们干什么?
生:修改病句!
师:声音还挺大的!可老师觉得这题目文字太枯燥、表达太严肃了,谁能换个题目?
(生语塞,努力地思考着。不久,便有几只小手慢慢举起)
师:这样,老师先说个题目——“啄木鸟大夫治病”。
(师边说边板书,尚未写完,下面便热闹开了)
生:“啄木鸟捉虫”“猫头鹰捉田鼠”“病句诊所”“我帮病句娃娃找毛病”“今日我坐诊”……
(经过一番讨论,举手表决,大家决定用“今日我坐诊”这一题目)
师:既然是“今日我坐诊”,在座的诸位医生、专家就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好好给我们这四位“病人”把把脉,找找病根,开出药方,彻底地治愈疾病,好不好?
生:好!
师:你可以单独诊断,也可以多人会诊。谁先治好病人的病,这个月奖金翻三番!
(生大笑。教室里讨论声一片,大约五分钟过后)
生:我是给一号病人治病的。“参观少年儿童书法展览”,应改为“参加少年儿童书法展览”。
生:我们几位对二号病人进行了会诊,觉得“加入了少先队员”不对,应改为“加入了少先队”。
生:我们对二号病人会诊的结果和他们一样,但开出的药方不一样。我们将“加入”一词改为“成为”,读作“成为了少先队员”。
师:真是了不起!
几个简单的病句修改,用了近一堂课的时间。我并没有因为用的时间长而扼腕痛心,因为我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更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调动每一个神经细胞,去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课堂上,学生运用自己的现有知识储备,或独立,或合作,去克服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快乐的“艰难跋涉”中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学生的表现让我再次懂得: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是无限的,只要你能拥有合理开发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