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的指导思想是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补充和深化,从而达到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在一轮复习阶段,一般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在这一阶段里,要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彻底扫除知识理解上的障碍,同时要重视对物理状态、情景、过程的分析,提高应用能力。
高考真题概念性强,考查深入且角度灵活,通过真题的结构化研究,寻找真题的多角度的命题规律,追溯命题的本质,总结考点考向。把握了高考考查的方向,无论考题如何变化,都可以应对自如。同时,在真题的研究过程中反思复习过程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高考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反思知识和能力考查的着力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不变应万变。如针对力学考查的着力点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面对不同试题找到解题所用物理规律的优选法。
从2017年全国卷的研究发现,试题的考查更注重基本概念、规律及核心思维方式,所以一轮复习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深度挖掘教材,通过课本原型形成启发过程,建立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加强知识的有效整合,如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深挖教材的能量观念。
复习中少不了测评,为了让测评的效能最大化,出题要有策略,学生的易错点和对真题结构化分析得出的规律通常是出题有针对性的依据。而指导学生将错题收集起来,制作成错题本,并合理地使用,使学生不仅“知错”,还要“记错”,更要“纠错”,最终做到不再犯错。这样合理地突破薄弱点,使学习重点更加突出,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为后期的综合复习、板块整合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期以摩擦力为例的一篇错题本使用效率提升方法的文章或许可以为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练习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教师在复习中要避免单纯依靠强化训练的题海战术来加大学生负担,而是应该通过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相关样卷,以真题的考查为导向,选择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类型题,引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和原则,达到做一题通一类,跳出题海。
高三复习任务十分艰巨,但只要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制作科学合理的迎考方案,抓核心点,找薄弱点,相信一定能使学生从容不迫地应对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