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阈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校共建机制的探究

2018-01-25 13:50植子伦何英姿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困难子女家庭

植子伦 何英姿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关于教育是什么?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诉我们: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间教室。亲情,学校教育所不能生长的情感,是推动学生成长滋养学生人格的情感。学生是生命个体,鲜活的生命在人生的第一环境所生长的品行,人格,价值观将影响其一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我国区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随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也越发凸显。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成长与发展日益受到党和政府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通过2016-2017年度,历时两年间的辅导员暑期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采用问卷法,调查法,访谈法对210户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调查,透过生命教育视角,寻找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软环境的共性,分析个性问题,在生命教育视阈下探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家庭软环境的家校共建机制。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功能

生命教育就是促进生命发展的教育。生命是不断生成的,人与动物在生命上本质的不同在于人的未完成性和非特性化。人的“未完成性”意味着人的生命永远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关注其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教育来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将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命品质,彰显生命意义,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本文调查结合2016-2017年度广西师范学院辅导员暑期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数据,共计走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10户,共发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1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充分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父母年龄,文化,职业,期望等。从回收的问卷中得出,父母的年龄段在40岁-50岁的占83.11%,50岁-60岁的占16.89%;文化程度方面,文盲4%,小学文化为30.73%,初中文化为63.27%,高中文化为2%,大专以上为0%;职业为务农的占67%,务工的占28%,无职业为5%。由以上调查结果显示,贫困户总体上存在文化水平低,大多数受教育水平集中在初中以下,职业主要为务工和务工相结合。

调查问卷由12道选择题组成,问卷内容覆盖了家长与子女的教养方式,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子女的期望。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数据,笔者历时两年调查了广西师范学院22个二级学院2016-2017年度暑期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并参与其中8个二级学院的走访活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其父母交谈,了解家庭真实状况,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培养目标,感受最真切的家庭氛围,获取最贴切的资料。

三、调查结果

(一)教养方式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都会在子女成长成才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权威型、溺爱型、民主型、放养型。调查结果显示,80%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属于放养型,民主型占13%,权威型6%,溺爱型则为1%。由此可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疲于应付生活的经济重担,缺乏与子女沟通交流,这与经济苦难家庭父母的文化与职业结构有影响。

(二)夫妻关系

圣经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中最核心的关系。父母间和谐融洽的父母关系有助于形成子女健全开朗的人格,紧张的夫妻关系往往给子女造成自卑,胆怯,逆反等消极心理。在调查中得知,父母的夫妻关系和谐幸福的指数为12.6%%,一般的为23.4%,经常争吵的为48.3%,关系冷漠紧张的为14%,单亲家庭为1.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从而引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这一特有的社会现象。冷漠紧张的家庭氛围容易使子女缺乏安全感,并且对子女今后形成亲密关系的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

(三)亲子关系

朱智贤教授在《心理学词典》中对亲自关系的解释为: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间的关系。它表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的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不良的亲子关系是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通过数据发现,46%的同学认为与父母关系很好,33.3%的同学认为“关系一般”,关系不好占15%,关系冷漠紧张占5.7%。与父母关系一般的子女,认为与父母关系不好,冷漠甚至厌恶自己的家庭,这些子女往往出现在大学生心理异常数据库中,匹配率达90%。

四、基于生命教育理论的家校共建探究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生命成长有赖于家长的生命成长

从调查中得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的职业情况务农占67%,务工占28%,无职业为5%。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家庭负担重,更无从谈及“职业幸福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都采取支持态度。其中一户生养四个子女,大女儿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现在桂林工作。二女儿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在在长沙工作,三女儿目前就读于广西师范学院,小儿子参加2017年高考,预计能上一本(现就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父母舍不得吃穿,居住坍塌的泥房,所幸政府出资为其修建水泥新房屋。在政府的帮助下种植5亩柑橘,收入尚可。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四个大学生,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在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父母面前,他们教养的子女都具备乐观,孝顺勤劳的品格。此外,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都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无论自己再苦再累都支持子女们完成学业。“扶贫先扶志”,仅给予物质上的“输血”扶持是不够的,要从源头上斩断穷根。提高贫困户的文化知识水平,给贫困户带来先进的种养技术,帮助贫困户产业扶贫,提高其经济收入增长,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感受到“幸福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软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形成有重要作用。建议家长在家庭和子女面前做好表率作用,创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珍惜家庭,爱护生命;同时,家庭也应该与学校配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有意识地引导子女建立积极乐观的信念。生命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让个体积极面对客观世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虽然无法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内涵,但是他们乐观,勤奋,积极的人生态度,无形中以自我生命价值影响子女的生命成长。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的职业幸福感,创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亲子之间的生命成长。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生命的陶冶是提升自我成长的关键

生命认知力主要指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有认知生命的客观存在,从而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深刻认识如何让生命过得更有价值,提高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视阈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对自我的行动进行反思,如何让自己更优秀,如何创造自我价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认知层面面对现实存在的困难。家庭困难只是暂时现象,通过努力能改变困境。困难是磨练生命的魅力,正视家庭经济困难现象,树立自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求知心态。生命教育不仅在于树立生命价值观,还必须对生活挫折,学业和就业挫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仅认识到父母为自己创造生活的艰辛,更要认识到生活的艰巨性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中自我陶冶生命价值,提升自我成长,感悟生命的真谛。

(三)生命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文关怀的工作核心

教育的高度就是人性的高度。教育是充分启发健康的生命以尊严与幸福感。在调取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心数据中发现,61%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与非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在阅历,认知方面感到不足,缺乏自信心。2007年国务院颁布建立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意见至今已经有十年,这十年间,无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了求学梦。尤其在2015年精准扶贫政策的加大进度落实,国家多渠道对贫困户学子进行多方的照顾和关怀。此外,每年暑期举行“千名辅导员万家行”家访活动,在人文关怀上更拉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距离,从情感上,行动上拉近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纽带。通过国家、学校、老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引领学生和家长的生命感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教师,应将生命教育理念浸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怡情怡情,以爱陶爱”,用情感软环境创设生命教育氛围,开展活动体验,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例如,暑期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辅导员一起走访,感悟别人父母的艰辛与对子女的爱,从而感悟自己父母的爱,通过别人明鉴自己,从侧面获得“感恩”教育,从而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生命。开展“感恩父母,一封家书”活动,鼓励学生与父母多沟通,多了解。此外,学校与家长建立家校联系。

基于生命教育理念,将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将“感恩”“珍惜”“敬畏”生命延展至家庭,营造软环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健康成长。

[1]雅思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3.

[2]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世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新学.论生命教育在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延展[J].理论月刊,2015.01.

[5]李明.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J].辽宁工业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困难子女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