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文史拾萃

2018-01-25 13:38责任编辑
大理文化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苍山大理

责任编辑:刘 倩

●吴艳

大理,云贵高原西北的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尽享田畴沃野和四季花香的优美自然风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更是具有山一般的坚毅和水一般的柔情。当飞机飞临大理上空,洱海碧蓝如镜,苍山如屏与人比肩,山巅覆盖的太古积雪千年不化,在阳光下散发着灼目的银光,于崇山峻岭中显示着鹤立鸡群的不凡气度,这就是巍峨壮丽的苍山,大理的天际线,每个大理人心中的神圣之山。它的姿容,万古瞻仰,它的故事,世代流传,就让我们一起步入苍山胜境,聆听它沧海桑田的过去,走近它激昂澎湃的生命。

苍山,白语音为“极造赛”,意指老熊出没的高山,也是佛教传说中的灵鹫山,位于横断山系云岭山脉的最南端,南北延绵50公里,东西宽10-20公里,苍山以南,再无山脉达到海拔3500米高度,因此苍山可谓是“世界屋脊的屋檐”。

苍山主要由20多亿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变质岩组成,包括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等十多种,堪称一部变质岩的教科书。构成苍山的岩石虽然形成于20亿年前,但苍山成为高山的历史却相对较短,是5000万年以来,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隆起的,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因此,苍山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山脉。

苍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腰,蕴藏着一种丰富的呈现条带状的石灰岩,开采打磨后,石质细腻,光滑如脂,花纹呈现出妙不可言的水墨画意境,这种类型的石材被称为点苍石、础石、文石、天竺石……这种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白色含有黑色花纹的石灰岩,常被用作画屏或家居装饰、建筑材料,因格调高雅而为世人所喜爱,据说还具有醒酒的功用。明嘉靖年间,朝廷不断征取大理苍山出产的这种石材,自清代后便有了“大理石”这一名称。凭借苍山大理石丰富的储量,大理石成为大理地区最常见的建筑石材。如今,大理石已成为带有颜色花纹的石灰岩建筑材料的统称。元至元三十一年(1249年)所立《崇奉圣旨碑》首次采用了大理石材镌刻,碑体高大伟岸,雕刻精细,留存至今仍具不凡风采。此后,大理石便广泛运用于大理地方碑碣、墓幢和建筑。而其中清奇秀丽的大理石更成为观赏石里古老而主要的一个门类,受到历代文人墨客、收藏家们的钟爱和追捧。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观赏大理石画屏后惊呼“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他还花一百文钱买下一方黑白大理石带回家乡时常把玩,成为他为数不多的旅游纪念品之一。“石因地扬名、地以石增辉”,大理石不但是大理的宝藏,更是苍山赋予我们的传奇财富!

风花雪月的大理,雪之奇景在苍山。苍山海拔3600米以上的地区,遍布着角峰、刃脊、冰斗、冰碛物等由冰川塑造的地貌,那是一万多年前第四纪末次冰期给苍山留下的杰作,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冰川所能达到的最南端山脉被命名为“大理冰期”。高山冰碛湖泊就是大理冰期遗留下的一道美妙风景。苍山上最为著名的“山巅之湖”洗马潭位于苍山玉局峰与龙泉峰交接处,海拔3920米。相传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率兵翻越苍山,曾在这里驻扎洗马而得名。洗马潭又称冯河、高河,《南诏野史》曾记载南诏丰佑年间,南诏王派遣军将晟君,在这里修建高山水库,导引山泉灌溉农田,即《南诏德化碑》中“遏寒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所指,可见洗马潭曾是高山冰碛湖泊为后人因地制宜建设的水利工程设施。洗马潭四周遍布高大的冷杉和高山杜鹃灌木林,每当春夏之交,杜鹃花盛开,斑斓似锦,灿若云霞。而七八月间,一种红茎绿叶开满艳丽紫色小花的野菜在洗马潭周围恣意生长。不畏艰险的人们采下野菜,腌制加工后口感辛辣香脆,具有开胃、健脾、清神的功效,这就是大理人所钟爱的名贵野生菜肴——高河菜。将高河菜洗净焯水用盐腌制,食用时拌以炒熟的芝麻和油辣子用以佐餐,其味甘香辛辣,回味无穷,是一份独属于苍山的味道。

和洗马潭一样,花甸坝也是受大理冰期冰川影响而形成的断层带高山峡谷盆地。花甸坝位于云弄峰和沧浪峰之间的一处高山草甸,仿佛世外桃源般隐匿于苍山之巅,开阔的草地上遍布色彩缤纷的野花,一丛丛的马缨花和杜鹃花争奇斗艳,远处山岗上密林森森,林间小溪湍湍,许多名贵的中草药材在这里生长,一群群牛羊漫步其间,构成一幅美好的草原景象。花甸坝是苍山深处的一块处女地,1955年才有规模地组织人员开垦,1958年建立花甸坝农场,如今成为户外旅行的好去处。

苍山气候变化剧烈,每逢寒流,不分四季,苍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总会降雪。雪后初晴,蔚蓝的天空映衬着苍山闪耀的雪线,更显苍山巍峨壮丽,成为大理天际独特靓丽的一道风景线。相较于苍山雪的端庄秀丽,苍山的云显得灵巧妩媚,变幻万千。每年冬春季节出现在玉局峰上的望夫云,因为传说而神秘莫测。每当它出现,整个苍洱大地便狂风肆虐,洱海更是掀起惊涛骇浪,渔船无渡。“有雨山戴帽,无雨山系腰”,雨过天晴后出现的玉带云横系山腰,不但温婉灵秀,更被人们奉为丰收的祥瑞之兆,成为苍洱景致的一大奇观。

苍山在史书中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3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中八郡志》,这是一座终年被白雪覆盖的神山,在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被称为熊苍山,唐樊绰的《蛮书》中又称为玷苍山。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之后,点苍山、苍山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

公元8世纪初,南诏崛起,统一六诏,定都于苍山脚下,以山海为屏,城池固若金汤。第六代诏王异牟寻仿照中原规制,在南诏境内册封四渎五岳,苍山被封为中岳,拥有了中原泰山般的地位。大理国盛德五年(1180年)大理国宫廷画师张胜温所绘《大理国梵像卷》就以苍山为背景,烘托出规模宏大的帝王礼佛场景。据云南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书——成书于明景泰年六年(1455年)的《云南图经志》——记载:“点苍山高千余仞,山有十九峰”,首次将十九峰的古雅名称依次列出。明代大理文人李元阳于嘉靖年间编纂的《大理府志》和民国周宗麟纂修的《大理县志稿》中均有提及,民间则将十九峰名称概括总结为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云弄沧浪洱水西,五台莲花白云迷。鹤云共舞三阳上,兰峰之右雪人居。应乐观音中和峙,龙泉玉局马龙随。圣应佛顶兼马耳,斜阳十九永不移。”流传至今。

山水相依,与苍山十九峰相伴的是十八溪,早在元代郭松年就在《大理行记》中写道:“点苍山上有高河窦海,泉源喷涌,水镜澄澈,纤芥不容;派为十八溪,悬流飞瀑,泻于群峰之间,雷霆砰轰,功利布散,皆可灌溉。”《大理县志稿》非常翔实地记载了每一条溪流的流域,可见溪水之于农业民生的重要意义。同样,民间也将十八溪的名称编为歌谣传唱“霞移万花与阳溪,茫涌锦溪灵泉齐。白石双鸳隐仙至,梅桃二处并中溪。绿玉龙溪清碧涧,莫残葶溟阳南居。”虽然各个时期十九峰十八溪的名称略有差异,但流传至今基本定型,而这些通俗易懂的歌谣更令人们将苍山十九峰十八溪深刻地铭记。

十八溪从苍山十九峰间一路欢歌,奔流而下,汇入洱海,每一条溪水都给苍山增添了无尽的景致和故事。其中,尤以清碧溪最为人称道。清碧溪位于马龙峰和圣应峰之间,因溪水四季长流不断泽被四方,又被人们赞为“德溪”。在山谷深处,清碧溪三潭叠翠的景致最为引人入胜。明代大理文豪李元阳痴心于此,曾三次流连清碧溪,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所作的《清溪三潭记》描绘道:“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鸭绿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清碧溪三潭南边的摩崖上,刻有嘉靖年间大理知府杨仲琼手书“禹穴”二字,至今可见。此后,清碧溪三潭便成为人们求雨之地,后世留下了诸多的摩崖题刻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十二日,徐霞客慕名前往清碧溪游览,被眼前美景震撼,一时忘我不慎落入溪中,幸而有惊无险,在日记中留下对清碧溪三潭“其色纯绿,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荡,光怪得未曾有”的赞美。1943年,西南联大教授罗常培、历史学家李霖灿和画家徐悲鸿先后游览清碧溪,留下佳作,徐悲鸿写下“乞食妙香国,销魂清碧溪”的楹联盛赞清碧溪,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而与清碧溪一山之隔的龙溪深涧处,也有七个清泉幽潭,与清碧溪三潭美景不分伯仲。深谷溪涧中,七潭流瀑,好似白纱挂于石壁之上,潭深水清,碧绿如玉,叠瀑流泉声好似环佩叮当,这一意境被人们赋予龙女沐浴景致的美好想象而称为“七龙女池”,成为深藏苍山秘境的神奇景致。

苍山的溪水不但有美景,更有造福民生的巨大潜力。万花溪发源于花甸坝,流经喜洲古镇。1939年,华中大学西迁喜洲办学,带来了新思想和新机遇。喜洲五台中学校长杨白仑(仓)聘请华中大学的几位物理系教授,对苍山万花溪、阳溪等水力资源进行勘察后,提交了《大理喜洲万花溪水力发电报告》,以喜洲的商业资本家、商号、五台中学为主要股东,成立了喜洲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购置水力发电机筹建万花溪发电厂,于1946年1月建成营业。从此,喜洲古城率先进入了光明的时代,万花溪发电厂也成为云南省历史上继昆明石龙坝电站之后建成的第二个水电站。

有溪必有泉,苍山云弄峰神摩山脚下,闻名遐迩的蝴蝶泉深藏于参天古木间。蝴蝶泉原名无底潭,因每年春夏之交成千上万的蝴蝶在此聚集蔚为壮观而得名。此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附近的白族男女青年便相约到此观看蝴蝶,谈情说爱,渐成蝴蝶会的民俗。在游览清碧溪的头一天,徐霞客也慕名到此探访。在蝴蝶泉清冽可鉴的泉水边,因为时节关系,徐霞客没能观赏到蝴蝶会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的奇景,但也留下了关于蝴蝶泉的美妙记录。1960年,随着反映大理白族生活的爱情喜剧电影《五朵金花》在全国的热映,一首《蝴蝶泉边》的情歌唱响全国,蝴蝶泉成为了浪漫爱情的圣地,为无数中外游客所向往,至今是苍山乃至大理最有知名度的景点之一。而苍山兰峰下无为寺边,也有一眼清澈的泉水,古老的寺院和传说赋予了它浓厚的传奇色彩。救疫泉,于岩石缝中徐徐渗出的泉水,清凉甘甜。相传,南诏国时期,瘟疫横行,人们用这泉水煮香杉树叶服用,化解了灾难,特命名为“救疫泉”。时至今日,每逢路过此处,人们一定要饮用救疫泉水,那是苍山清新甘甜的滋味。除了蝴蝶泉、救疫泉,苍山脚下的泉眼多得数不胜数,尤其是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大理古城的生活用水基本来自苍山的泉水、井水和溪水。大理城周围银箔泉、石马井、玉蕴泉、城心井等数不清的泉眼水井,水质甘甜清凉,一年四季长流不断。而如今,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很多泉水溪流已经干涸,只有那些对生活认真执着的人们还依旧喜欢到苍山上的救疫泉、银箔泉取水饮用。

高山流水相互依存,造就了绝世的奇景。苍山马龙峰西坡断岩峡谷内,两峰对峙,壁立千仞,清溪流瀑奔涌其间,远望好像是两扇微开的巨大石门,越发凸显苍山的神奇俊秀,神秘莫测。尤其是雨季,时常上演雾锁石门的奇观。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李元阳就在《游石门山记》中记录了这一天开石门的奇观。1693年,徐霞客也慕名前往石门关,面对“插天拔地,骈立对峙”如青芙蓉般的山崖和其内“重峦叠映、云影出没”的景致,徐霞客忍不住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奔向石门,在两天之间两入石门探险,到达玉峰寺遗址和玉皇阁。俯瞰石崖崩裂,倾听山涧溪流轰鸣种种令人精神焕发的奇观之后,徐霞客不惜以身犯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攀树登顶,终于一览石门雄奇,探查到了苍山的重峦叠嶂及四方山峦的地脉走向。苍山之雄奇令徐霞客叹为观止。早在天宝战争期间,唐朝大将王天运曾率一队骁骑,秘密绕道苍山西坡,奇袭南诏。然而却棋差一招,低估了苍山这道屏障,在石门关一带遭到南诏的狙击,王天运战死,唐军惨败,首战失利,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和石门关一样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的还有苍山斜阳峰下的天生桥。天生桥位于苍山与者摩山对峙的峡谷间,两山绝壁万仞,谷底仅一线相连。一座巨石连通两山,形成一座天然石桥,桥下是西洱河奔涌西去的惊涛骇浪,巨大的落差产生水花四溅,宛如一树晶莹剔透的白梅四季常开,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不谢梅”。相传这里曾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当年徐霞客从这里走过,道路险窄狂风呼啸,俯身下瞰峡底激流涌荡,见多识广的徐霞客也不禁毛骨悚然。天生桥由于位处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的山谷出口,被伟岸苍山遮挡的季风便从此缺口涌入,形成风口,一年四季大风不断,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中的下关风便由此而来。

神奇的苍山在大理人眼中更是神圣的,如同洱海像母亲一样滋养孕育大理文明,苍山更是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是大理厚重的文化根基和命脉。

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国立中央博物馆筹备处联合组成的苍洱古迹考察团在吴金鼎、王介忱和曾昭燏三位考古学家组织指挥下,在大理苍山一线发现21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第一次运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对马龙遗址、佛顶甲乙二址、白云遗址、龙泉遗址四处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发布的《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首次揭开了大理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神秘面纱。早在史前时期,苍洱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这块土地最早的居民在苍山上穴居,使用磨制的石刀、石斧,用纺轮织布,用缀有网坠的渔网捕鱼,依靠狩猎、捕鱼和种植农作物生活,点燃了苍洱文明的曙光。苍山西坡一块天然岩石上,用赤铁矿粉和动物血液调和的染料绘制的200多个土黄色和赭红色线条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各式图案,就以写实的手法生动地记录和描绘了当年人们的生活图像。这些古朴而形象的图画,向今人讲述了几千年前苍山的故事,也是苍山文明的缘起。

公元739年,苍山佛顶峰与五指山之间的巨大缓坡上,一个新兴政权的王都在此诞生,位于蒙舍的南诏经过连年征战后统一六诏,迁都太和城,将其作为南诏国的第一个王都。太和城以河蛮城邑为基础,以苍山为屏,洱海为障,利用地势修筑坚固的南北城墙,又以溪水为濠,在核桃山顶修筑金刚城为内城,居高临下,固若金汤。著名的《南诏德化碑》就矗立于太和城门前。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将都城向北迁至苍山中和峰下位于缓坡地带的羊苴咩城,开启了羊苴咩城作为南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和元代大理总管府驻地500多年的辉煌历史。

为拱卫政权,南诏在苍山洱海间修筑了“九重城”,除了太和城、羊苴咩城,至今仍有迹可循的还有龙首城、龙尾城、大厘城和三阳城。龙首城又称龙首关、龙口城和上关,地处苍山洱海相连之处,是为大理坝子的咽喉之地。古人因山就势修建关隘,作为南诏、大理国的北大门,也是南诏、大理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古城址。与龙首城相对的龙尾城位于苍山最南边的斜阳峰下,南诏之前,居住在大理坝区的河蛮就已在天生桥附近修建石桥城,南诏国建立后迁都太和城,在石桥城的基础上修筑龙尾城,城墙沿西洱河从天生关绵延至锁水阁。城外三条大路,向东通往白崖(弥渡),向南至蒙舍(巍山),向西前往永昌(保山)。龙尾关据河为险,在天宝战争中,致使唐军“三军溃衄,元帅沉江”,是与龙首关一起拱卫王都的重要关隘。龙尾关前的西洱河上建有黑龙桥,历代多次修葺,清光绪三年改为5孔石拱桥,1979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曾经是沟通下关南北两城区的重要桥梁。围绕龙尾关形成的龙尾城至今保留着古老的建筑格局和古朴的历史风貌,2007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展示着岁月从苍山脚下流淌而过的痕迹。

苍山沧浪峰南麓缓坡顺东南蜿蜒而下至阁洞塝村北,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城墙遗址,曾经拱卫着沧浪峰以北、五台峰以南万花溪两岸繁华的大厘城。这里相传为汉代叶榆县的治所,后为隋代史万岁率兵攻破,也曾是邓赕诏属地。南诏时期,异牟寻曾迁都大厘城,打造了太和城、羊苴咩城以北的另一座具有闲逸气息的华丽都城。离大厘城不远的三阳峰麓,灵泉溪畔,依稀可见一道残高约3-4米的夯土城墙,其间散落着大量的南诏有字瓦,这就是羊苴咩城的卫城,南诏抵御北面侵略的第二条城墙——三阳城遗址。史书记载,大理国定安元年(1195年)大理国主段智兴还对三阳城进行了重修。时至今日,城虽不在,却还有城外村、西城尾这些村庄的名称提醒着这道防御城墙曾经存在的历史。

苍山中和峰下的缓坡地带,曾是南诏、大理国500年国都羊苴咩城的所在。1997年大理古城西葱园村大理州中心变电站施工现场发现的建筑遗迹和出土的瓦当、滴水、鸱吻、有字瓦等建筑材料成为我们怀想羊苴咩城历史过往的零星线索。作为南诏、大理国政权统治的核心所在,羊苴咩城的功能多样,《元史·地理志》中记载“大理路中有五华楼。唐大中十年,南诏王劝丰祐所建,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三年尝赐金重修焉。”可惜,岁月沧桑,五华楼在明初战乱中烧毁,羊苴咩城也被废弃,如今只剩桃溪南岸临溪而建的夯土城墙在默默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与羊苴咩城命运相同的还有佛顶峰下南诏统一后的第一座都城——太和城。太和城原为河蛮所建城邑,公元739年南诏统一六诏后定都于此,西以苍山险峰屏障,东临洱海波涛自成天堑,易守难攻。太和城的内城位于核桃山顶,曾建有南诏王的避暑行宫,因珍藏唐王朝所赐《金刚经》又名金刚城。南北城墙顺山势延伸至洱海边,葶溟溪穿城而过,作为天然的城壕,整个太和城形如洪钟,又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极具战略意义。公元766年,取得两次天宝战争的胜利之后,阁罗凤刻碑立于太和城国门之外,除了歌功颂德之意,更是将不得已叛唐的心意昭告天下,哀婉的言辞深怀对中原王朝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与唐尽释前嫌,重修旧好的愿望真挚而强烈,南诏渴望民族团结和统一的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令人动容。2001年,太和城遗址出土的《仓贮碑》记录了负责收缴、保管粮食的仓库管理人员在负责分管粮食缴库封仓的高级官员的监督下,收到并封存谷粮九千五百四十九石九斗四升二十四钱一事,反映出南诏王室和朝廷机构消耗或拥有的粮食数量惊人,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洱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时移世易,百年沧桑,如今的太和城辉煌不复,只有太和城遗址公园中默默矗立的《南诏德化碑》成为那段辉煌历史的唯一见证。

苍山脚下,那些故事都好像一颗颗闪耀的明珠,折射着这片土地上曾经闪耀的历史过往,而更多散落的宗教建筑则如繁星点缀,照亮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灵,在苍山雄浑气韵的滋养下孕育出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灵魂。

苍山脚下最为著名的崇圣寺位于小岑峰下,高耸入云的三座白塔在苍山延绵山脉的映衬下格外令人瞩目,成为大理妙香佛国的标志性建筑。崇圣寺始建于唐代,主塔千寻塔为十六级密檐式空心方形砖塔,高69.13米,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824—859年),大理国时期于千寻塔左右再建两座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42.19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前塔后寺,相得益彰。作为南诏、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崇圣寺在元代得到统治者的护持,延续了香火的兴旺。元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颁发圣旨,对崇圣寺财产进行保护。泰定二年(1325年),段氏第六代总管段隆请著名书法家圆护书丹,由翰林国史大学士云南省参政知事李源道撰写《大崇圣寺碑铭并序》记载了段隆先祖段实笃信佛教,发愿重修崇圣寺的经过,同时镌刻元武宗颁发的《大崇圣寺圣旨碑》于碑阴,详细记载了崇圣寺在元代的发展情况。明代,崇圣寺逐渐式微,尤其是明正德十年(1515年)的大理地震,塔虽未倒,寺亦倾颓。尽管嘉靖年间有李元阳等有志之士尽捐家资,历时30年修缮崇圣寺和三塔,并写下《崇圣寺略记》《崇圣寺可宝者记》等文章。杨慎来游大理,在《游点苍山记》一文中称崇圣寺七殿八楼,李元阳修复功不可没。然而,待到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来访之时,崇圣寺已岌岌可危,人去寺空,唯有三塔巍然屹立于雪影月色间,令人神思悄然。清末,一代佛都崇圣寺毁于咸同兵燹,只有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过的三塔得以独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塔和崇圣寺的文化价值得到珍视,如今,以三塔、恢复重建的崇圣寺为主体的佛教旅游文化景观成为大理唯一的5A景区,让苍山脚下的这片妙香秘境再次迎来辉煌,也成为苍山历史人文故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塔与苍山顶上的皑皑白雪交相辉映,与日月同辉。放眼延绵的苍山山脉下,还有两座宝塔巍然耸立,和三塔一起永镇大理山川。大理古为泽国,洱海水难以驯服,建造佛塔,除了弘扬佛法,还有震慑蛟龙,清除水患之愿。三塔之南不远处的弘圣寺塔,亦为十六级密檐式空心方形砖塔,通高43.87米,据塔中出土文物推断始建于大理国早期。塔下先后建有王舍寺、弘圣寺。相传,大理国皇帝段正淳就于弘圣寺禅位出家。明初,弘圣寺曾是被流放安置到大理的日本僧人主要寓居地,不知道这一方安宁的居所抚慰了多少客居他乡的日本僧侣。明清以来,弘圣寺塔下先后建有孔明祠、关帝庙、苍麓书院、大观堂等建筑,年深日久均废弃,唯有弘圣寺塔千年独立,现存有聚仙楼、玉皇阁和老君殿等道观建筑,于闹市中独守一方寂静,充满神秘幽远的气息。

高温对体外唾液链球菌clpP基因表达的影响 … ……………………………… 朱铭慧,等(12):1396

耸立于苍山南端马耳峰下的佛图寺塔与三塔和弘圣寺塔形制相差无几,同为密檐式方形砖塔,仅十三级,高30.7米,建于南诏时期,外形秀丽与中原唐塔极为接近,被著名古建筑学家刘敦桢赞为“滇省诸塔之冠”。佛图寺塔民间俗称“蛇骨塔”,相传为纪念与巨蟒同归于尽的斩蟒英雄段赤城而修建,塔后曾建有佛图寺而得名“佛图寺塔”。如今,跨越历史的沧桑岁月,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佛图寺塔都已跻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巍然屹立于苍山之麓,展示着这片土地曾经回荡不息的妙香梵音。

与醒目的高塔不同,妙香大理更多的古寺偏居于苍山的千峰万壑之中。崇圣寺北,兰峰之下双鸳溪畔,隐匿于密林间的无为寺虽无宝塔,但却延续了千年的历史。相传无为寺与崇圣寺同为南诏、大理国皇家寺院,皇族多于此出家修行。山峦环抱的无为寺,景致秀丽,厚重的历史涵养了幽深的文化,《大理县志稿》曾记载了无为八景:寺门楼名翠华楼;寺前有月衔桥,因夜晚明月初升,衔于桥上而得名;寺后救疫泉,泉水清甜甘冽,是苍山名泉之一;寺前巨大的香杉树种于唐,距今千年;不远处的驻跸台,相传忽必烈南征大理曾驻跸于此;西南有峭壁险峻之上的修行密室阁老岩;西北有巨石为晒经坡,相传为唐僧玄奘取经时晒经之处;明太祖朱元璋五子朱橚的第二子汝南王朱有爋,被发配到大理时游苍山无为寺后,写下《汝南王游山记》刻于石碑,此碑被杨慎形容为“声如玉磬,清越可听”而得名玉磬碑。民国邑人杨荣升所作长联将其全部概括:日晒经坡,风敲玉磬,趁日暖风和快过月桥登驻跸;泉名救疫,树列香杉,爱泉清树古闲邀阁老步楼华。元末明初,大理总管段功之女段宝姬曾在无为寺旁建兰苑隐居,与苍山七贤诗文唱和留下《兰苑诗稿》,还写下大理历史上的第一部描写兰花的著作——《南中幽芳录》,传为一段佳话,给苍山古寺增添了一份美丽动人的情怀。清光绪年间,太和县令刘安科游无为寺时,曾留下一副对联“边城劫火曾经,此间楼滴翠华,驻跸争传元世祖;树色溪声无恙,何处碑寻玉磬,挥毫空忆汝南王。”将这座深山古寺的曾经娓娓道来。

从大理古城远望苍山中和峰半山腰,一座殿阁在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这里就是著名的仙都——中和寺。中和寺,由李元阳所建玄真观发展而来,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云南提督偏图奉命入京,受到康熙皇帝的亲自接见。在听闻平定三藩之乱二十四年之后,云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不由龙颜大悦,写下“滇云拱极”四个大字,偏图将御笔刊石敬悬于苍山中和寺,以示皇权威严,居高临下俯瞰着整个大理府城和苍洱大地。如今的中和寺既是道观也是寺院,同时供奉玉皇大帝和观音弥勒,人们进山朝拜时也可在中和寺一览大理坝子的美好景致,体会一下近代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所题“磅礴排奡”和东亚老人周霞所赞的“山海大观”之意境。

中和寺南的山涧里,密林掩映着一座更为古老的寺庙,这座祭祀苍山神灵的神祠,曾见证了南诏和大唐重修于好的神圣誓言。唐贞元十年(794年)一月,南诏王异牟寻与大唐剑南节度使韦皋派来的节度巡官崔佐时在此庄严盟誓,南诏从此归附唐朝,永不叛唐,将天宝战争的干戈化为玉帛,留下了一段民族和睦团结的传奇佳话,也引得历代文人骚客到此探幽访古。现存大殿走廊东西两壁的碑刻就是岭南才子宋湘和云南提督罗思举的墨迹。宋湘游苍山,挥笔写就“西南雄阔地,苍洱大名垂。众壑雪同古,此峰云更奇。神灵趋白帝,风雨下金支。莫问劫尘事,仙人方弈棋”的豪迈诗句,与他出神入化的书法完美结合,被后人刻成诗碑流芳后世,为苍山的雄奇美丽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景致。

位于苍山圣应峰麓的感通寺又名荡山、班山,也是一座与无为寺、中和寺齐名的古刹。据明景泰年间《云南图经志》记载,感通寺始建于唐,李元阳在《重修感通禅寺记》里详细记载了感通寺的历史由来,虽有诸多传说,但仍不失为记载感通寺历史最为原始翔实的资料。明初,感通寺僧人无极法师进京朝拜明太祖朱元璋,献上白马和山茶时,白马嘶鸣和茶花盛放的奇异景象令朱元璋欣喜万分,授予无极大理僧纲司都纲的职位,负责大理地区的宗教管理事务,感通寺由此成为大理佛教中心,迎来了最为辉煌鼎盛的时期。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李元阳陪同杨慎游点苍山,夜宿感通寺,听僧人诵经,字音多讹,杨慎于是校注《六书》并转注千字音韵,后人将此地称为“写韵楼”,成为凭吊杨慎的一处胜迹。崇祯末年,徐霞客在大理,也到感通寺游览,寺前宏伟宽敞的山门、盛放的杜鹃、高大的苍松、修长的翠竹,还有掺杂其间的茶树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最为难得的是徐霞客还仔细观察记录了感通寺里的龙女树,证实了这一传奇的花朵在明末的感通寺依旧盛放着。康熙六年(1667年),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滇西的高僧担当入主感通寺,主持重修写韵楼,将其作为自己的住所,留下“龙女奇花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的传奇佳话。担当大师圆寂后便葬于寺后,永远留在了他笔下“寺古松深,西南鉴胜无双地;马嘶花放,苍洱驰名第一山”。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在公务之余特意前往感通寺,凭吊写韵楼,留下《由榆郡班师东归登写韵楼》的长诗。可惜咸同年间,感通寺惨遭兵燹荼毒,日渐破败,但毕竟是名山古刹,历史底蕴深厚,民国年间仍有徐悲鸿、李根源、游国恩等文化名人前往寻古探幽。至今,感通寺依旧是感受苍山雄奇秀丽的好去处,正如感通寺大殿长联所云“古刹何奇,状元写韵,才子参禅,总督题壁,霞客记游,名士名僧名官名流登临览胜;班山独秀,龙女献花,无极观帝,波罗正果,悲鸿好马,有文有赋有诗有画荟萃云堂。”苍山的雄奇孕育了感通寺,而感通寺的悠远更让苍山多了人文之美。

无独有偶,苍山莲花峰麓北坡,也有一块巨石,高6米,宽16米,名为戮魔石。传说,观音为拯救苍洱众生,用法力将专食人眼的恶魔罗刹囚禁于石缝之中,后人建阁于石上,称为罗刹阁或观音阁。登阁远望,洱海波平如镜,四周田坝沃野千里,村庄点缀其间,山间溪流欢唱,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景象,使得“罗刹封石”成大理的名胜古迹之一。罗刹阁后的苍山莲花峰形似鸡足,又称小鸡足山,与佛教圣地鸡足山遥遥相望,一幅“小鸡足对大鸡足足足景致壮观,保和寺对祝盛寺寺寺金碧辉煌”的楹联将其密切联系在一起。保和寺曾是大理国时期的名胜,现院内还留有1933年的《名山胜景碑》,概况介绍了保和寺二十四景。相传,保和寺是为纪念南诏蒙舍诏诏主细奴逻而修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都要举办朝山节,又称“小鸡足歌会”,从三月初一便盛装游行于保和寺,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而要说到苍山脚下最热闹壮观的游行集会,非“绕三灵”莫属。“绕三灵”活动的中心场所圣源寺,原名圣元寺,始建于隋末,大理国时期成为香火旺盛的佛寺,一旁的观音阁,原为圣元寺钟楼,具有典型的元末明初建筑风格,是大理地区较为久远的古代建筑。清康熙年间重修圣元寺时改为观音阁。阁内立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的《重理圣元西山记》一碑记载了寺院的历史变迁,碑阴刻有明代大理白族著名隐逸学者杨黼所作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至今传唱不息。圣元寺北,就是白族地区中央本主“灵镇五峰建国皇帝”段宗榜的本主庙,俗称“神都”。本主是白族信仰的本境福主,起源于原始宗教,大理村村寨寨都有本村信仰的本主,这是一片众神守护的土地,在这些神灵当中,又以神都的中央本主段宗榜为至尊,得到整个地区的普遍信仰。

除了中央本主,大理地区知名度最高的本主还有斜阳峰的将军老爷,因为庙南侧的山涧里涌出一股清泉,又被称为利济将军。这位将军老爷正是天宝战争中败于阁罗凤的唐将李宓,“唐李公之庙”由李氏后人修建于明成化年间,作为家族宗祠祭祀李宓将军。门前一棵树龄达600多年的大青树见证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嘉靖至万历年间,李氏家族兄弟李嘉猷、李嘉言、李嘉模三人连中进士,被誉为“一椿三桂”并得朝廷敕建牌坊的褒奖,将军庙的香火也由此鼎盛,绵延至今。

明弘治二年(1489年),将军庙一侧一位法号玄觉的僧人首次在此开山建寺。1563年,世居龙尾关的御史中丞大夫赵汝廉归乡后以此为基础建觉真庵,结庐静心读书育人,现在的灵瑞庵就建于觉真庵旧址上,庙内还可见赵汝廉亲笔所题“觉真庵”三字。赵汝廉,字敦夫,世人尊称雪屏公,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出生。嘉靖元年(1522年)以云贵两省乡试易经魁首入仕。在任山东道御史期间,为曲阜孔庙儒学庄严所感,回乡后致力于儒学教育的推广,在斜阳峰下的山坡上兴建文庙,成为大理地区继府、州、县三级文庙之后又一规制完整的文庙,在宣扬儒家人伦教化的同时又为龙尾关增添一处盛景,也是曾经苍山斜阳峰的标志性建筑。离文庙不远处还有一处人文胜景“玉龙书院”。玉龙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大理府太和县学宫,嘉靖年间同知汪应昂改建为龙关书院,同治十一年(1872年),云南巡抚岑毓英定名为玉龙书院,历经百年积淀终为大理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玉龙书院改为大理府太和县下关高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先后更名数次,为现今下关二小的前身。从明朝洪武学宫开始至今,从书院到小学校,玉龙书院历经600多年的风霜雨雪,战乱兴衰,桃李满天下,为大理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社会精英,实为苍山上的文脉之所在。

绵延的苍山如巨龙静卧,和洱海一起营造了一片神奇美丽的家园,并以其伟岸的身躯承载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生灵的生居死葬,成为接纳包容的魂栖之所。

斜阳峰下,一个名叫大展屯的村落,来自中原的汉族移民就生活在这里,谱写了民族交融的史实。这些历史过往,于上世纪80年代,由三座大型汉代墓葬出土器物一一展示。长方形矮足铜案、双龙衔柱摇钱树、龙首铜灯、残铜镜和各种陶器,还有墓葬的形制与滇东北汉墓相差无几,尤其是大理制药厂汉墓里发现的隶书“熹平年十二月造”的纪年铭文砖更将时间牢牢锁定。“熹平”为东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年号,即公元172—178年,相当于东汉晚期,由此推断这一时期,落籍边疆的汉代移民已在苍洱地区生活繁衍,并以内地传统的丧葬习俗终老于此。自汉代墓葬之后,斜阳峰下的荷花村和五台峰下的喜洲文阁村、凤阳村先后发现了西晋的石室墓,墓内铺地砖分别印有“大康十年造吉羊”和“大康六年正月赵氏作吉羊”的铭文。“大”与“太”同义,“大康”即“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公元280—289年),大康六年即公元285年,大康十年即公元289年,相当于西晋初年。这些纪年砖的发现充分说明,西晋初年,苍山脚下已是晋武帝的统治范围,中原的姓氏如“赵”“杨”“李”“董”等也随之在大理地区出现并繁衍兴盛,在苍山脚下奏出一曲民族交融的欢歌。

弘圭山是苍山五台峰下一片向东延伸的缓坡,民间习惯以此为界,将苍山分为南北两段。这里有着苍山脚下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1942年,两位西南联大的学生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碑上的文字让他们惊喜讶异,继而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这个古墓群中,通过碑文与这些长眠于苍山间的先祖对话,静静地端详和感受一个时代的背影。这就是著名历史学家石钟健先生年轻时的一段访古经历,对弘圭山上的这批碑刻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他白族文化研究的基础。从此,白族密宗文化和白文碑刻进入人们的视野,为白族祖源的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除了这些梵文、白文墓碑之外,弘圭山还聚集了密如春笋的火葬墓幢,1959年发现于弘圭山的大理国彦贲赵兴明为其母造墓幢立于大理国元亨十一年(1195年),除铭文和陀罗尼神咒梵文外,墓幢上还雕有遍体璎珞,飘带缭绕的四臂尊胜佛母坐像浮雕,法相庄严,工艺超群,是遍布于苍山的火葬墓幢的经典代表。弘圭山古墓群从蜀汉延熙十年(247年)的砖室墓到明清时期的梵文火葬墓,一部近两千年的历史画卷缓缓在苍山脚下展开,被专家学者们称为一座“白族历史的山野博物馆”。

民间墓群之外,南诏、大理国王陵是否也存在于苍山的群峦叠嶂中无疑是考古界的一个巨大谜团,苍山雪人峰麓的白王洞也因此猜想引发世人的极大关注。早在1938年,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曾两次到白王洞遗址考察并称其“规模雄壮几与南京中山陵无别”,通过调勘“颇疑此墓乃南诏王或大理国王陵地”。然而,1993年和1999年文物管理部门的两次考古发掘结果显示,这里只是一座大型明代券顶砖室墓,太多的民间传说赋予了其神秘莫测的色彩,不知道起伏绵延的苍山还埋藏了多少世人不知的秘密和宝藏。

大理市博物馆历史文物展厅二楼陈列的《苍洱陶韵——大理明代陶俑精品展》就是出土于苍山的宝藏之一。这些精致的陶俑出土于苍山山麓的明代砖室墓,参观的人往往被这些形象逼真的陶俑所吸引:仪仗俑高一尺有余,双目圆睁、气势逼人;舞乐俑小巧玲珑,却又纤毫毕现,他们吹笛吹箫、击鼓弹筝姿态各异,动人的乐曲仿佛萦绕耳边;还有那一身戎装、握拳持缰的骑马武士俑,威风凛凛,胯下的马儿雄壮威武,举足欲奔;还有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些陶俑极具艺术感染力,无一不引得观众为之驻足惊叹。他们的主人多是落籍大理的中原汉族,世居要职,身世显赫,因深受中原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在其身后也将生前的繁华生活一并通过陶俑带到另外一个世界。这些姿态各异,神情生动的陶俑陪伴主人在幽冥的岁月里静静地度过了五百多年光阴,而今得以重见天日,作为向世人呈现明代大理风貌的文物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中,演绎着那个时代生活在苍山脚下的人们曾经拥有的故事和风采。

与这些陪葬丰富的墓葬相比,苍山中和峰下崇圣寺三塔后不远处的两座墓冢就显得格外低调。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十五日,正在大理考察的徐霞客于三塔寺后偶遇明代大理文化名人李元阳的坟冢,连忙下马祭拜。李元阳(1497-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大理文化巨擘。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监察御史、知荆州府事等职,为官清廉,政声卓著,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嘉靖二十年为父奔丧弃官回乡,闲居四十余年,寄情山水,热心桑梓,致力文化发展,造福百姓,七十多岁时在三塔寺后营建墓穴,表示皈依佛教,想必长眠于苍山正是他生之所愿,也深深地体现着他对故土的一片痴情。离李元阳墓不远还有一座高大的坟茔,据说是元代大理总管段功之墓。段功,字敏斋,元代第九代大理总管。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段功因镇压红巾军有功,被元朝在云南的当权者梁王封为云南平章政事,并将女儿阿盖公主嫁给段功。可惜好景不长,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梁王忌惮段功势力强大,授意阿盖公主毒杀段功。阿盖不肯,还将秘密告诉段功,可段功不信,最终为梁王所害,阿盖闻讯后悲愤自杀。段功死后归葬大理,长眠于苍山脚下。2005年,文物部门对民间所指的“段功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发现“段功墓”实为明代瑞鹤观祭坛遗址,段功魂归何处,也许只有苍山才知道这个悲情故事的男主人公和阿盖公主长眠之所吧!

而在苍山龙泉峰麓、白鹤溪畔一座由石块垒砌成纺锤状的佛塔里则安葬着客死他乡的异国僧侣。这座造型奇特的古塔,不知何年何月就独自矗立在苍山脚下的荒烟蔓草间,民间俗称“外国和尚塔”。由于年代久远,塔身上的碑刻已无迹可寻,然而据各种史料记载,这就是元末明初迁谪大理的逯光古、斗南等四位日本僧人在大理圆寂后合葬的佛塔。明代流寓大理的日本僧人不在少数,他们精通佛学,能诗善书,具有很高的汉文化水平。他们在这片包容的土地上参禅悟道,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深得大理人民的敬重。圆寂后,大理人民还为他们修建了许多合葬墓塔,其中的日本四僧塔历经600多年完整地保存至今,见证着苍山对于这些未能回归故里的异国友人的抚慰和接纳。

苍山的博大和包容给予无数逝去的生灵以灵魂的栖所,更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繁衍的家园,在这片乐土的万里良田间密布着一个个青瓦白墙的村庄,在一方水土的滋养哺育下安居乐业,世代居住和生活在苍山洱海间的人们热爱和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节庆的形式纪念和表达一份炽热的情感,上演着年年岁岁的狂欢!

苍山脚下,最富盛名的集会就是三月街。三月街古称观音市,相传观音降服罗刹后,人们建祠纪念,朝拜者众多,后逐渐形成集市。明嘉靖李元阳所编《大理府志》中就有“观音市在城西教场,以三月十五日集,至二十日散。十三省商贾咸至,昉于唐永徽,至今不改”的记载。徐霞客在大理的时候,也特意到观音市感受了一番各民族集会的盛况。据徐霞客记载,三月街设在城西演武场,由来已久,从三月十五日开始到十九日结束,不但有十三省物资,还有滇中各少数民族的特产。他看到演武场四处搭了棚子作为市场,环绕错杂,熙熙攘攘。集市北边是赛马场,成千的骑手交集在一起,几个人骑马奔驰在场中,分为几队轮番出赛以比试高低。此时男女交杂,交臂擦肩不能分辨。在市场上四处走走,看到各种货物,药材很多,还有许多毡布及铜器、木制器具,甚至还有徐霞客家乡刻印的乡村私塾中所用书籍和几种应景的图书售卖。可见,这是一次苍山脚下的盛大集会,由古及今,延续千年至今不衰。1991年,观音古市演化而成的三月街被定名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节”,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这片土地上人们年复一年的期待和向往。

除了三月的物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苍山脚下还会上演一场集体的狂欢,那就是白族“绕三灵”。“绕三灵”白语音为观上览,每年农忙开始之前举行。届时海西各村庄的白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以村为单位,结成歌舞长队,在苍洱大地间载歌载舞巡游三日。两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人手持柳树枝唱唱跳跳在前,引导着手执霸王鞭、八角鼓的男女舞者和以树叶为乐器且歌且舞的男女民众。游行队伍以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为起点,经佛都崇圣寺三塔,沿着苍山山麓一路向北,第一天到达庆洞圣源寺;第二天朝拜喜洲本主“九坛神”再向东到达洱海之滨的河矣城仙都;第三天沿洱海一路行进到离大理古城不远的马久邑村本主庙护国祠朝拜后相继散去。游行队伍晓行夜宿,载歌载舞,途径寺院都要祭拜神佛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而途经的村庄则万人空巷,迎接观看。“绕三灵”活动以苍山为舞台,一路吹吹打打,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白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个性,也抒发着澎湃的激情和对生命的热情。2006年“绕三灵”活动作为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火把节、本主节、蝴蝶会、观音会等等节日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激生命的形式,是对生命、家园的讴歌和礼赞。

广袤的苍山物产丰富,三月街以本地土特产与外地物资为主要交易商品,而葛根会则单以葛根为主角进行交易。一种健脾开胃、壮阳生津的藤本植物葛根就是大理的特产。苍山野生葛根根茎形似树根,体型硕大,形状各异,富含大豆黄酮、淀粉、异黄、葛素等成分,是大理地区民间流行的养生佳品。葛根入药具有解酒醒脾、开胃化滞、生津壮阳、疗伤寒、治呕逆的功效,也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曾经,还作为粮食充饥。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人们就在城西三塔附近举办葛根的交易盛会,这就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五的葛根会。葛根会现于三塔南的三文笔村举行,集会以葛根交易为主要内容,兼有各类特色小吃销售。葛根会上人们沿袭古老的传统,将葛根切成薄片,蘸着土碱,慢慢咀嚼,微苦之后又有甘甜的回味,仿佛生活的滋味。人们在葛根会上可以尽情选购来自苍山深处的葛根,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份来自山野的馈赠。与葛根会类似,苍山马耳峰下的太和城边,还有一条以草帽闻名的集市——草帽街。草编是大理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大理麦秸秆编织制作的草帽、草帘、草垫、草扇等草编制品,花样繁多经济实用,尤其是草帽,质地细腻,柔软光洁,轻巧舒适,成为白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太和村西的草帽街集中了大理地区的草编制品,每六天集会一次,交易各式各样的草帽和草编工艺品,形成历史悠久的贸易集会。与葛根会、草帽街不同的是苍山中和寺的松花会,松花会办于每年正月九日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圣诞日,届时,苍山中和寺内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朝山者经过苍山脚下密集的松林时顺带采集松针带回家,铺撒室内,祛病消灾。提到苍山上的松树,还有一段佳话。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的宋湘嘉庆年间在大理为官。在任期间,他同情劳苦百姓,致力地方公益事业实施惠政,曾用俸禄购买松子三石发给百姓种于三塔寺后。六年过去,已调任永昌的宋湘听闻松树已有一丈多高,郁郁葱葱蔚然成林,喜不自禁,感怀之情油然而生,欣然提笔写下种松诗:“不见苍山已六年,旧游如梦事如烟。多情竹报平安在,浪水桃花一悯然。古雪神云看风回,十围柳大白头催。才知万里滇南走,天遣苍山种树来。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何时再买三千石,种遍云中十九峰。”如今,苍山上树木葱茏葳蕤,尤其是中和峰下遍布松林,得益于前人的保护和治理。宋湘的诗被后人镌刻成石碑,闪耀着前人保护苍山的智慧,也对现今的环境保护治理颇有启示意义。

如今的苍山拥有中国山地保存最完整的植被,具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特征,许多苍山特有、珍稀和濒危的植物在这里被发现。云南八大名花,山茶、杜鹃、玉兰、报春、百合、龙胆、兰花、绿绒蒿都可在苍山寻到踪迹,多达40余种类型的杜鹃花遍布群山,可谓天然的杜鹃花园。与杜鹃相伴的苍山冷杉雄踞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悬崖绝壁,苍翠劲秀不畏严寒,形成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而苍山巨大的高差、陡峭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为各类型的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许多保护动物如云豹、黑熊、小熊猫、羚牛等都在苍山深处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还有苍山的雪、苍山的云、苍山的日与月,这一道道的靓丽风景,为苍山增添了无限的神奇魅力,吸引着万千世人跋山涉水一睹苍山风采。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苍山地质构造、动植物研究、名胜古迹保护等等认识的日渐深入,苍山作为大理具有丰富内涵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深度的开发。1982年苍山洱海被定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1994年国务院批准为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9月国土资源部批准苍山为国家地质公园,201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地质公园大会一致通过苍山为世界地质公园,证明苍山已拥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为世人所向往和关注。上个世纪80年代,一条苍山玉带云游路横贯山腰,为人们提供了了解苍山美景的途径,直到中和索道、感通索道和苍山大索道的相继开通,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借助索道登临苍山秘境,感受苍山的美景和神奇的魅力,苍山已经成为大理一张闪亮的名片,成为大理人民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财富。苍山之雄奇,不仅在于自然景观,更在于其博大浩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文化传承,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值得我们保护、热爱和敬畏,让苍山万古长青,让苍山深厚的历史文化永世长存!

编辑手记:

面对苍山,可以轻易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以及宗教故事都以地为母天为父,因为苍山诞生于大地,而在后来的成长中又不断得到天空中那些威严的风火雷电的塑造。同样的,自大理这片土地上有人类开始,他们在苍山和洱海的抚育下不断成长,他们不断地从洱海以及它所灌溉的农田中得到食物与养分,也在苍山中得到灵感与性格。苍山的故事也就是这里的人们的故事,在苍山里,我们能看到丰富的物产、多彩的艺术、盛大的节日,能看到多种信仰的虔诚与和睦,能看到或美丽或悲壮或勇敢或善良的传说,能看到政通人和与铁血刚毅,因此也必然的能看到历代文人游客的赞叹与羡慕。

猜你喜欢
苍山大理
两只蝴蝶在大理
大理游记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苍山
请叫我党员
想念大理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