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亮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一页页旧皇历渐渐纸残影消。回首往事,咀嚼橄榄般的酸涩,给坎坷的人生路一些难言的回味,可也有丝丝甘甜久压舌底,似九曲黄河之中,有一段平直的顺流;如漫漫戈壁之上,出现的点点新绿。当年随文老师的一段求学路,就是一首快乐的歌。
文老师教我们那年都快60岁了,不高的身材结结实实,说话办事像年轻人一样,对学生充满了爱。
我们学校在焦枝铁路旁的山崖下。幽幽的山沟底部有一条不宽的溪流,四季水清草绿。沿着蜿蜒的溪流往上走,不远处就是溪水的源头,溪源处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无论冬夏站在我们校园里都可以看到那片竹林。半山腰有一块平整的空地,临沟边盖了几间青砖红瓦房,便是我们的教室;教室对面的山崖下,掏了几孔窑洞,便成了老师们的住所。文老师当时就住在最西边的窑洞里,那里是我们课后的天堂。
秋天刚开学,文老师带领我们整理教室,那时教室里的地面都是土地面,高低不平,甚至还有许多老鼠洞。文老师先把教室的地面铲平,然后让同学们往教室里泼水,等水快干时,让我们每人拿一块平整的砖,在教室里砸地面,并要求同学们把地面砸实砸平。经过一星期的劳作,教室里的地面终于像夏天的打麦场一样平整干净了,学校其他班的师生羡慕得不得了,于是纷纷效仿我们班,向我们班取经,当时我们可真是神气了一阵子。
文老师教我们五年级数学。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不太好学的。在后来的求学生涯中,有好几位仁兄提起小学时的数学都恨得咬牙切齿,特别是对五年级的分数、比例、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但对于我这个天生愚笨的人来说,却没有他们的切肤之痛,现在想来,主要原因是文老师教得好。
听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文老师自幼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困。有次去县上考试,他戴个破草帽,腰里系根稻草绳,吃的是渣窝窝馍(用红薯做的一种食品),很多学生都瞧不起他,但考后一张榜,文老师考了个全县第一,一时传为美谈。
文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他要求我们熟背。晨读课时其他班都只背语文、政治,而我们班还背数学。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点着煤油灯的早晨,我们背一会儿书,就不想背了,几个胆大的学生就在教室里胡闹(那时晨读课老师一般不在教室)。同学们疯得正野,忽然窗外传来一声低沉的咳嗽声,同学们又慌忙哇里哇啦地读起书来。原来,在微明的晨曦中,文老师头戴遮耳棉帽,一张清瘦的脸,已在窗外看我们多时。一直到现在,每当我想偷懒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文老师那生气的面容。
文老师不仅教我们书本知识,还教我们生活的本领。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一个星期天,文老师领我们到山坡上去捉蝎子,摘小枣,挖药材。蝎子是蜇人的,有毒。我们一想起来都害怕,怎么捉呢?文老师有办法。出发前一天,文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准备一个带盖的瓶子,一双筷子。等我们随文老师来到山沟里,只见老师随手掀起一块土坯,土坯深处窝着的蝎子受到惊吓,昂起毒尾,迈开长腿,四下逃命。同学们哪见过这阵势,纷纷叫着向后退,只见文老师双目有神,筷子飞动,像孩子们坐桌吃饭一样,眨眼间,坯缝中便干干净净。淘气的男生,老是拿装有蝎子的瓶子去吓女生,小姑娘们一片尖叫,文老师笑着收拾搞恶作剧的男生,让他们替女生背东西,分蝎子给女生。后来在文老师的悉心传授下,我们班的很多女生都学会了捉蝎子。把蝎子卖了,也是家里的一个收入。
白雪皑皑的冬天格外寒冷,而文老师的土窑里却温暖如春。窑里有一个小煤炉,整个冬天都散发着热气,同学们围在窑洞里,有问问题的,有请教生活知识的,好不热闹。不光我们班的同学来,其他年级的也来,我们班的同学俨然都成了文老师的助理,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文老师也是本村的,但他家离学校较远,有时不想回家吃饭,文老师就自己在窑洞里的小煤灶上做饭,家离校近的同学就跑回家拿点东西给文老师。文老师总是推辞,可越推辞,同学们拿得越多,家长们也支持孩子们把家里的好东西分享给文老师,于是文老师又把这些好东西拿到教室里,让我们过“共产主义”。
在明媚的春光里,同学们却迷恋野外,兴起了辍学风,像山沟里的野蝎子一样四处乱逛。文老师打心眼里着急,他不顾年老体弱,开始早出晚归,找同学、问家长、请同事帮忙,想方设法把同学们的心思拉回到学习上。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文老师自备奖品,组织了一次全校灯谜大赛,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同学们从收集灯谜、书写、制作、粘贴,到组织比赛、维护秩序、兑现奖品,都认真对待。灯谜比赛后同学们的心全收回来了,文老师却累得病了一场。
小学毕业前夕,文老师带领我们来到溪源处的竹林。面对一棵棵参天翠竹,同学们欢呼雀跃,喜不自胜。等我们疯够了,文老师把我们集合在竹林前,语重心长地给大伙讲了晋朝陶渊明的故事和清朝郑板桥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竹林里的竹子在一天天长大,同学们也在一天天长大,希望同学们像青青的翠竹一样茁壮成长!返校时,我们路过铁路,正好有一列开往北京的列车从眼前驶过,有同学问文老师:“北京啥样呀?”文老师眼望着列车远去的方向,慢慢地说道:“北京大着呢,有学问的人多着哩。孩子们,看看谁将来能到北京上大学!”我们都不说话了,静静地看着塑像一般挺立在高坡上的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