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又是实施语言文字“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山西省教育厅、省语委的统筹安排下,各市教育局、语委积极行动,周密部署,组织了轰轰烈烈的推普周活动。
9月10日上午,由太原市教育局、太原市语委办主办,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承办的“戏剧文化进校园——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在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华夏剧场举行启动仪式,省教育厅语工处处级调研员王淑芬,省语言文字测试培训中心副主任孙晋燕,太原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市语委副主任牛亮,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文明办、团市委等市语委委员单位的领导亲临现场,与孩子们共同参加了活动。在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欣赏健康、高雅艺术的同时,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普通话在舞台艺术中独特的语言魅力。
全省各市、县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与以往的推普周活动相比,今年各市、县在开展活动时,工作思路更加开阔,宣传渠道更加畅通,宣传手段不断创新,传统宣传形式与新媒体宣传方式有机结合,在全省上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推普宣传氛围。
(山西省教育厅)
8月31日至9月9日,省教育厅派出6名督学深入忻州市偏关县、静乐县,长治市武乡县、沁县、屯留县、黎城县、潞城市、平顺县,临汾市尧都区,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深入相关责任部门及学校进行实地印证等方式,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秋季开学条件保障、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教育系统“三基建设”、教育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等工作推进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实地督导。
通过综合实地督导,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秋季开学条件保障、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有效促进了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教育系统“三基建设”、教育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向纵深推进。
(山西省教育厅)
9月19日下午,山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北大学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级督学孙世新出席大会并讲话。来自全省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有关工作负责人和教师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教师教学发展骨干研修班。研修班为期2天,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原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捷教授和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作专题报告,并安排现场观摩中北大学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参研人员通过集中授课、专题报告、案例分享、经验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拓展能力。
山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联盟由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发起,由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等18所高校联合组成,秘书长单位设在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山西省教育厅)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 ESI)2018年 9月 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数据更新节点为2018年9月13日)显示,中北大学工程学(Engineering)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标志着该学科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具备了冲击国家一流学科的发展潜力,是该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突破性的标志性成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ESI是当今世界上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也是公认的衡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世界标准”之一。据统计,在本次ESI数据统计区间内,中北大学收录论文总数为3346篇,引文总数为17116次,篇均引文数5.12次,顶级论文数17篇,高被引论文17篇,热点论文数2篇。
近年来,中北大学积极主动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大力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坚持目标导向,加强政策引导,激励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着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山西教育在线)
10月9日上午,太原市2018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启动,市教育局将对全市4.9万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和4.1万名初中三年级学生进行语文、艺术学科及相关因素的抽样质量监测。
2017年起,太原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每三年为一个监测周期,每年监测两个年级的两个学科。2018年为第一周期的第二年,将对语文、艺术学科及相关因素进行抽样质量监测,参与监测的样本校共274所,监测时间定在11月15日。监测范围和内容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以及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此次监测的目的是,客观反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和艺术学业质量,深入分析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全市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太原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科学诊断和评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一个有力抓手,因此,既要重视监测,更要关注应用。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要组织教育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和校长、教师,认真学习监测报告,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确定具体的整改策略,抓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的良好契机,实现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同步升级。
(太原市教育局)
阳泉市大力推进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8年,阳泉市教育局、阳泉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阳教基字〔2018〕12号),积极做好适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会同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设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二是摸清底数。要求各县(区)教育局会同残联,以户籍所在地为准,摸清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适龄残疾学生数。
三是精准施策。各县(区)成立残疾儿童少年测查鉴定指导小组,为本县(区)内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否接受教育进行鉴定,按照鉴定结果合理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就学。
四是建立学籍。要求学籍管理部门督促学校为每一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送教服务的残疾学生建立学籍。
五是落实保障。加快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保障生均公用经费,落实特教教师待遇,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
六是加强督导。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做到适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工作“全覆盖,零拒绝”,并对2018年特殊教育招生工作进行总结,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阳泉市教育局)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校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30日上午,泽州县晋庙铺中学举行了以“让生命充满爱”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报告会。中国谦德教育集团·感恩励志教育演讲团专家讲师王康主讲,全体师生及家长共6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感恩励志教育专家王康老师以“感恩、励志”为主线,通过激情飞扬的语言、生动感人的故事、富有哲理的话语、催人泪下的实例,触发了大家对感恩的深思,激发了所有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内在动力。
在最精彩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鼓起勇气走上主席台,和老师、父母拥抱成一团,用最朴实而深情的语言向老师、父母表达谢意。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呼喊,一个个深情的拥抱……整个会场沉浸在感恩的海洋中。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会,触动了在场所有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灵,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
据了解,下一步,该校还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晋城市教育局)
10月8日上午,阳城县北留镇贾庄完小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争做四有教师,潜心立德树人”师德专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全体教师重温了习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标准——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此次教育活动倡议全体教师向身边的先进学习,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用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和指导,用自己的爱心培育学生的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随后,全体教师与校长签订了师德承诺书,学校师德考核小组组长宣布了教师师德考核办法。
广大教师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四有”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从教行为,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阳城县教育局)
为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9月11日至9月20日,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成立4个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组,对全区范围内的71所有证园的办园行为进行了督导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重点从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等五个方面,对照评估指标与要点的“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和193个采分点”内容进行认真评估。区教育局4个督导评估工作组在对每所幼儿园评估结束后,将每所幼儿园的评估结果分别录入“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系统”之中,并结合督导评估情况形成对每所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按照国家、省、市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结果的要求,此次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结果将作为幼儿园年检、确定级类和园长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整改后仍未达到基本要求的幼儿园,应依法予以取缔。对督导评估行为规范的薄弱幼儿园,政策上将给予更多的优惠和扶持。
(太原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