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政
场景广播:声音本位下广播的“分众进化”
郭 政1,2
(1.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广播是声音媒体,也是“人本”媒体。广播在百年发展中,坚守声音本位,实现了从听众细分到频率细分、再到时段细分的频率类型化、编排板块化的“分众进化”。分众现象是广播进化的内生动力源。满足听众个性化需求的人本主义考量,一直推动着广播内源式的创新建构。在跨媒体环境下,探讨广播的进化与发展,应注重广播的声音本位和人本特质。场景广播的开发实践,将成为广播的再一次“分众进化”。
分众;人本主义;声音本位;场景广播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进化,传统广播向着新媒体、多媒体广播形式不断演进。在广播“进化”过程中,很多对广播内容和形式进行所谓“互联网+”、“广播+”的创新,都忽略了“+”号之前的主体部分——以声音为架构的广播主体。这使得本可以“解放双眼”、“解放双手”通过轻松聆听方式获取信息的听众,被过渡调动眼睛和双手,身体器官不断加负。因为声音的传播特征和认知特性,广播比起其他媒体更具有“私享”性,也更加人本。探讨广播的进化与发展,应特别注重广播的声音本位和人本特质。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场景广播的开发与实践,将成为在声音本位下,广播的再一次“分众进化”。
广播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分众进化”。第一次是根据听众细分,所进行的广播频率细分——这使得类型化广播频率得以发展。各个电台都将频率专业化作为分众时代的对策,我国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的相对格局业已形成,频率的专业特色日益鲜明,广播专业化正朝着强化频率定位,细分受众市场,确立目标听众的方向不断深入[1]。
广播的第二次“分众进化”则是根据听众细分所进行的时段细分——这使得广播频率开始进入板块化编排时代。我国的广播频率编排方式大多区分工作日和双休日,以“5+2”的方式编排两张节目表。以“深度时段细分”著称的日本广播多采用一周三到四张节目表的编排模式[2]。当今很多电台频率,会根据每日周期节律做到具有时段细分特征的板块化编排。
广播根据受众细分所完成的两次“分众进化”,都是为了满足不同听众的不同收听需求和习惯。但是,广播仍没有做到听众或用户的生活化细分。广播应该从听众、用户的生活碎片中找到突破口,开发听众或用户在具体生活场景下的听觉空闲,并让声音成为该场景下的背景和填充。
广播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细分化、精准化的过程。其目的是要满足具有不同需求的听众群和用户群。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需求和习惯,人群的分众成为了广播进化的内生动力源,而分众现象是在人们的自由认知和审美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这在对广播进化的观察中不可忽视。
1.工业流水线的劳动力细分使认知与审美出现分众。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分工细化及工作者技能的娴熟、精细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线特征。而由此带来的则是生产过程中不同工种间的交流减少。这就导致了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个体按照流水线上的某一环节的相似劳动和对相似劳动效率的评判,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又通过同样的劳动不断实践和强化,进一步使得具有共同价值标准的个体集群,进而形成了集群与集群间的区隔。最终,这种区隔的边界越来越清晰,特征越来越明确,导致了群体中人们的心理甚至人格的集群和分众。而认知选择和审美评判,也因此分众,出现多样化、区隔化、网格化特征。这是人类劳动过程中必然形成的局面,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2.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人的需求层次分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需求层次。从其中的第三个层次“爱与归属的需要”开始,即上升到了人的意识层次。人的认知和审美活动都属于人的意识层次,而对于人的意识中的最高层次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层次在认知和审美方面可被解读为:个体在环境中所获得的对自己认知结构、自我意识和审美价值的实在认同。此种需求是偏向主观、个性化的。人的此种需求,也成为了人们在不断的认知和审美实践中出现取向分化、窄化的原因,最终使得人的认知选择和审美评判出现区隔。而人的自我需求,是生而不同且与生俱来的,不同人群所具有的不同取向也便成为必然。
3.广播传播过程中的分众形态:“个性节点”和“群体涟漪”。当代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社会学中的“交往行为理论”,他在其交往行动的论述中提出,交往行动是行动者个人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行动者使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其相互状态和各自行动计划的工具,以期在行动上达成一致[3]。广播传递的声音信息,从传者到受者完成一个节点的传递,并通过影响其认知和情感,引起其行为,受者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具有同样个性需求与价值观的受众,完成不同“个性节点”间的传递和积累。而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对于“个人”为基本社会传播单位的赋权与“激活”是互联网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大改变[4]。信息流通过一个又一个节点被循环传递呈现指数型的输出和积累——这便形成了“群体涟漪”,这也是广播传播过程中的“分众”形态。
新媒体时代,广播能够清晰身份定位,是因其为广众至分众再至用户提供个性服务。用户成为被充分尊重的“上帝”,而广播提供了对个性用户收听需求无微不至地了解、互动和用户参与的全息、有效的服务保证。麦克卢汉曾指出:电台在每天的不同时候为各种不同的人的需求提供着服务,收音机也用在不同的场景之中,比如卧室、卫生间、厨房、汽车里,在节目内容方面甚至有对潜水者提供的各种不同的节目,从集体收听的形式逆转为具有隐私、分众的形式[5]。
人本主义理论学派对人的心理和认知过程的探讨,在如今分众化的媒介社会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意义。人本主义探讨“完整的人”,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探讨人的认知、心理过程,及其相关的内源性的因素——比如情感、信念和意图,并关注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场景广播建构的基础就是人本主义下分众化的自我实现。场景广播的构建关注人在接受声音信息时的情感、信念和意图,关注是否具备一个环境场景,可以使得听众真正内源式地主动发起对声音信息的内化。如果从个体实用的层面来表述,自我实现就是听众能够生活得更美好,场景广播服务于“美好生活”,就是开发生活化碎片场景中的听觉空闲。听众双手、眼睛可能被占用,但耳朵是空闲的。以此打造一个声音背景,让生活中的某些习惯性动作迅速触发声音,以填充生活化场景中的听觉空闲。
可被开发的声音场景就是目标听众所处的无声或没有对听众有益的声音的环境。如若此时传来新的声音,便可以为听众营造新的环境氛围。从听众的认知角度出发,听众此时正处在听觉空闲的状态,因此听众具有收听声音的动机、情绪与需求。我们便可在这基础上创设场景广播。
场景广播要锁定社会活动中的活跃人群,他们对物质产品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对精神生活有着丰富的需求。因此,除了车上场景以外,这些受众也拥有更丰富的生活场景、物联场景和情绪场景。我们应坚持用声音作为架构传播内容的主要手段,而不是让声音成为图像、视频等信号的辅助。
保罗·莱文森提出新旧媒体关系的“补偿性理论”:人在媒体演化过程中进行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体都是一种补救性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体的功能补救和补偿。换言之,人类的技术将越来越完美。新媒体时代广播与传统广播相比,突出的“补偿性潜能”集中表现在“场景广播”这一新理念。
1.生活场景广播。人们在散步、运动、健身、购物、做饭、洗澡、入睡时……在听觉空闲的任何一个生活场景,哪怕是极其有限的碎片化时间段——工作中的短暂休息和窗外眺望、等公交车的5分钟空闲、敷上护肤品或面膜的15分钟,都是收听广播声音的契机。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工作,其它时间都可能需要广播伴随,尤其在移动状态和需要“省下”眼睛的状态,或是“边……边……”的状态下。比如,等公交车时“无可奈何”的几分钟碎片时间,这时人们心情焦急,又出于安全考虑,眼睛要时刻环视四周,此时是无法同时开启去做一件相对完整或复杂的事情的。而此时,人们的耳朵是空闲的,手机中简便地设定几分钟,刚好可以有应景的声音充盈听觉。再如,贴上面膜后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有声音出现,并提醒用户适时取下面膜,这将是面膜场景下有益的广播融入。
2.物联场景广播。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智能物联网系统已经被很多普通家庭所选择。广播也可以融入家居物联网环境。比如,水龙头、微波炉的开关可以触发广播,智能播放早间节目;油烟机可以触发广播播放娱乐节目;浴池花洒可以触发广播播放轻音乐……家居物联网成为了广播又一个重要的可融入平台。实现其所需要的前提要素已经渐渐齐备,移动设备、传感器、社交网络、定位系统这四者制造出许多数据,后台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反馈回来给移动设备、传感器、社交网络、定位系统或者其他的人与系统,以提供你当下所需要的“服务”[6]。
3.情绪场景广播。在更加重视精神生活品质的时代,情绪场景更值得我们关注。比如人在失恋、失眠、生病、极端天气、压力大时……这些情景下人们的情感需求也不尽相同。听众需要不同情绪感受的声音内容以缓解压力、恢复心情。由于通过心跳速度等生理指标可以判断心情状况,那么通过穿戴设备的感应便可触发相应音频。再比如,广播电台往往在整点、半点报时前后播报新闻、实用生活资讯等快节奏内容。但往往这时正是在听众上班打卡或开会等事项的时间节点上。如果在此前后,听众是通过车载广播或移动终端收听广播,很有可能是因为交通拥堵或其他特殊情况已经造成迟到,此时听众是焦急的。整点半点的快节奏播报在此时就显得不合时宜。如果打破思维惯性,将节目的播出轮盘旋转九十度,整点、半点前后的快节奏播报向一刻和三刻时间点旋转,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广播节目与听众在情绪上的对冲。
[1] 曹璐.广播新闻理论与创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6:203.
[2] 张彩.论广播“黄金0.5时段”的精细化开发.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11:53.
[3] 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6.
[4] 喻国明.互联网是高维媒介——一种社会传播构造的全新范式[EB/OL].2015-8-13.http://mp.weixin.qq.com/s/o1rMFJMUU0nl4bU1F5JvOg.
[5]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378.
[6] (美)罗伯特·斯考伯,(美)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6.
[责任编辑:东方绪]
2018-05-26
郭政,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播学研究。
G22
A
1672-8122(2018)06-0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