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凤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陶瓷绘画艺术,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载体。随着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陶瓷绘画艺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打破了传统的迷茫,但过于开放的发展模式,也使得其面临严重的本土文化迷失困境。因此,在当前陶瓷绘画教学中,积极运用传统的意象审美,使得其更加符合多元化高层次的审美要求,继续完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命。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我国陶瓷绘画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加入了更多的艺术形式、材料等元素,对于促进我国陶瓷绘画形式的多样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多元化的审美,也使得陶瓷绘画教学理念出现了一定的混乱,造成陶瓷绘画教学单纯重视对于视觉及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而逐渐忽略了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和内涵的使命。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教学中重新实现传统中国文化及精神的传承,就成了当前陶瓷绘画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将传统的意象审美引入陶瓷绘画教学中,能够使学生逐渐产生一种亲和感及使命感,使他们逐渐了解中国人对于陶瓷绘画特有的审美情怀,明确陶瓷绘画传承民族个性及民族文化的使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陶瓷绘画与中国画一样,都极其注重营造一定的意境。陶瓷绘画一般是利用笔墨、画面、材料等元素进行构造意境的不断探索,因此,陶瓷绘画才能够逐渐走向文化精神层面的审美的实现。意境是陶瓷绘画核心价值的体现,面对国际多元化的碰撞与冲击,只有坚持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才能够使陶瓷绘画在文化冲击的洪流中继续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免于被大众同化。
例如,在进行陶瓷绘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同时培养学生的绘画认知水平以及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荷”赋予了其和谐、和睦等美好寓意。教师可以针对汉字的谐音及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陶瓷绘画立意及构思的重要性,并强调意象审美是可以让作者的情感通过陶瓷绘画作品得以展示的重要方法,还能够促进作品以及文化内涵的统一。应用意象审美在陶瓷绘画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创作之路指明方向,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精神文化品格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画唯一审美情趣的表现媒介,笔墨不仅代表的是一种技法形式,更代表了一种意象审美的元素,其画面所具有的美感和丰富的变化,都是通过“五笔”“五墨”的浓淡层次及韵味得以产生实现的。这与陶瓷绘画中所讲的“料分五色”具有一定的互通之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笔墨技法所蕴含的审美元素积极引入并应用到具体的陶瓷绘画设计之中,从而实现更好的意境营造。例如,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陶瓷绘画与中国画笔墨技法运用的相同之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对不同运用的区分能力,比如说绘画的载体不同,笔墨技巧的运用自然不同,进而促进学生在进行陶瓷绘画设计时能够高效地选择笔墨运用技法。
陶瓷绘画教学应用意象审美,首先,能够引导学生在作品设计中充分借鉴与应用中国画符号元素;其次,还能够让学生逐渐通过创作设计,找到现代绘画形式与传统的写意绘画的完美契合点,促进其陶瓷绘画理念的创新;最后,通过运用意象审美在陶瓷绘画作品创作中,也有利于实现现代时尚生活观念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整合,进而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陶瓷绘画作品。
例如,教师在开展陶瓷绘画教学时,可以加强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中的一些抽象性和写意性元素符号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陶瓷绘画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勾、染、点、皴,以及如意、荷花、飞天、中国结等,这些都是中国意象审美的重要载体,合理地将这些载体运用到陶瓷绘画的创作中,必然能够增加陶瓷绘画的民族特性,获得人们的审美喜爱。
综上所述,应用传统的意象审美在当代的陶瓷绘画教学中,是促进陶瓷绘画教学理念实现推陈出新的重要途径。虽然,当前我国陶瓷绘画教学在具体运用意象审美元素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创新研究,逐渐解决应用的问题,就一定能够促进陶瓷绘画重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个性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