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跃东 新疆喀什大学艺术学院
声乐艺术的综合性和不确定性,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诸多方面的活动因素所确立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探讨声乐,除了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方法、技术外,还需要根据我们的要求和目的,来定位自己的声乐发展思路和模式。这就需要声乐研究从实践探索到理论相互依从,通过具体梳理、归纳到进一步开创、拓展,最后又回归于实践的提高、飞跃,回到我们的审美要求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格局中去。
我们现在提及的声乐学科大多会从中国的说唱、戏曲、民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整理、总结,加以改变、创新,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演唱水平和技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我们的审美视觉不尽相同,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等都会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体验其喜欢的“习惯性声音”走向。
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是多元化的地域分块。在农村传统思想和地方语言影响下,民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演唱方面也没有统一的声乐理论基石,大多数的演唱者只停留在原始的模仿阶段。而改良的民族声乐歌唱方法,则大多数是在城市的歌舞团、音乐院校等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在提高和改编民歌的过程中,破坏了纯朴的、原始的“乡土气息”;另一方面,又使民歌系统化、整体化的形成有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推动、提高、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做出巨大贡献。另外,在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情况下,一些偏远的农村、山寨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古老的“声音”,为我们研究民歌的渊源提供了活的依据。这种“包裹”和封闭,无意中成为保护民歌的有效工具。从音乐审美观点来看,改良的民歌与原始的民歌从旋律到演唱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原始的音调是历史足迹的自然延续,而改良后的民歌既有借鉴又有创新,从创作到演唱都增加了难度、表现力,使之更加丰满、结实,富有表现力。两者声音虽然存在千差万别,但在风格上属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鱼和熊掌”必须兼而有之。
从中国民歌旋律到民歌演唱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分析,我们从不同角度领略到当地的精神风貌与人文素养,以及自然流露出来的朴素、敦厚的乡土气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这些带着浓郁的乡土味道的民歌正逐步走向消亡。音乐工作者有必要采取大的措施,抢救和挖掘、发现那些濒临失传、灭绝的乡土原始音乐文化,从中收集、整理、提炼有重要价值的音乐资料供我们研究和探讨。
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人群(歌者)思维方式、习惯的影响。在民间,大多数演唱者不识谱,也没有确切的歌谱,大多属于口头传唱,在传唱中又有了许多误传,导致一首作品出现众多版本。这些类似于欧洲人的即兴演唱,特别是音调里又糅合进一些自己习惯的衬词、方言,个性化特点突出,更显一番味道。民间歌手由于没有受到训练,每个人的演唱也各具特色,声音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凭着自己的感觉任意发挥。而音乐院校所遵循的方法受到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影响,把它作为一种固定不变的定式学习,形成既定声乐理论的演唱模式。
西洋歌剧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伴随教皇和教堂应运而生,是属于最高统治阶级的产物。它等同于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逐渐平民化,在老百姓眼中是一种异端。而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外来声音的介入,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发声技术,拓宽了我们的音域,美化了我们的声音,增加了声音表现的形式和技巧。通过一代声乐教育家的努力,比如沈湘、周小燕、金铁霖、郭淑珍、吴启辉等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声乐道路,形成中国风格的“美声”唱法,在声乐发展道路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在它的引领下,声乐界的声音思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风格的作品也应运而生。各种借鉴、模仿交流、汇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罗万象的格局。这一现象也被作曲家捕捉到,出现了如刘炽、吕远、吕其明、施光南、谷建芬、王立平、徐沛东、张千一、赵季平等植根于中国民族风格的作曲家。特别是在歌曲创作的同时,既考虑到作品的民族性和旋律性,更突出了它的交响性与歌曲演唱难度系数的增强。在整个民族声乐演唱中,糅合了演唱技术的高度驾驭、作品的时效可塑、歌唱者音乐理念融合交织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
声乐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作曲方向的进程,而作曲的大手笔也要求歌者必须掌握歌唱技巧才能担当作品的演唱。在西方人眼里,把人声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甚至还可以细化,这在中国传统声乐中是有的。它的传播给了我们以很大的启发,使我国的多声部不再是单一、简单的大齐唱,也不再局限于近似白声的歌唱。另外,通过比对,民歌的音区大多停留在中、低声区(我们平时说话的音区)。在这个声区,不需要任何声乐技巧就可以唱出声音,但是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声音的表现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山歌特别是男生在演唱时整体上是属于高亢的假声,某种程度上又显得很单薄,表现力只停留在情感宣泄上,没有充分的提升空间,声音的表现力还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古老的传统声乐演唱简单、朴素,改良过的声音有深度、有广度,表达得更加富有韵味,就和我们住惯了高楼大厦以后又想起农家庄园、民土风情。“多种声音”的共存,会使我们的民族声乐更加光彩照人,绚丽多姿,而单一的音调只能让声乐空间更加狭小、阴暗,失去光泽。
声乐表演既然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它就理所当然地具备音乐美学的特点——心理学、物理学、历史学、文学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声乐学习中,感知的、理性的思维方式都不可缺少。声乐研究所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是很直接的。其演唱方法、音色把握以及声音处理等,都要受到客观的、主观的限制和制约。声乐工作者之间应该打造优势互补、共同借鉴、共同协作的研究氛围,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探讨。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会议和学术专题讲座等形式,促使不同地区专业领域的声乐工作者相互了解,激发兴趣,提升和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开阔思路。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受学术思维、学术观念、学术习惯的影响,也受到学术体制、学术资源、学术环境的影响。国内声乐表演研究一方面应该不断保持开放性的学术眼光,积极吸取国际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方法,拓宽研究思路,不断加强自身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在民族声乐教学和科研上应该有意识地转变观念,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切实改变和打破一些封闭保守的思想,扭转一些似乎权威所把持的怪圈,有效增强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声乐环境。声乐艺术在发展、继承中有创新和变异,有融会贯通,也有色彩斑斓,在发展过程中,民族根基始终要放到首位,离开它将缺少生存空间。在声乐界,一些所谓的专家把界限分得格外耀眼,似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间有很大的隔阂,其实唱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歌唱发声的表现形式。换言之,只是一种发声方法,代表不了其表现的内容和思想。而声乐表现的不仅仅是声学问题,而是旋律、歌词、声音三者的组合体。我们只单纯地分析某一方面,并不能证明其风格和艺术特点。例如,《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声音去唱,始终不能改变它的中国风格,即使使用外文演唱也是如此。《三套车》不是翻译成中文,唱了很久吗?但是无论如何唱,也是俄罗斯风格的作品。声乐的发展离不开其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必定和其所在的语言、文化等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之,民族声乐审美的多重性与单一性相互交织,我们应该本着吸收兼容、推崇个性与共性并举的原则,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不同音乐院校团体、民间音乐团体组织都应该进行交流、探讨。就像房屋设计构造一样,声乐艺术的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审美意识不同,没有绝对亘古不变的准则。
结 语
民族声乐的发展不仅需要艺术的高度,更具有学术的深度,从根本上走出一条理论来自实践并运用于实践的民族声乐艺术之路。只有通过不同的审美意识,才能出现不同的声音、风格。在民族声乐艺术道路上,我们必须从上述方面不断努力,从实践中不断摸索,从理论认知中不断总结,从科学的、社会的、人文的角度把握、感受、体验、思考,突破声音研究的层层壁垒,走出一条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民族声乐之路,着实打造、夯实民族声乐,使它的发展空间更广,发展道路更宽,发展水平更高,具有时代性、实效性、民族性的广阔前景。我们要不断提升民族声乐审美意识,为我国民族声乐的腾飞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