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星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泛。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生活。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创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们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地理环境等作为创作题材,通过思考、提炼、加工,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语言、饱满充实的人物造型,多视角、多面貌地展示了少数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审美内涵。
从人物画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人物与汉族人物的面部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民族服饰更是繁缛艳丽。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白裤瑶为例,男性头裹白色头巾,身穿蓝边黑衣,白色短裤;女性上身穿着由黑色方布缝制的上衣,下身穿着自制及膝百褶裙。人物面部特征也比较明显,颧骨较高、鼻骨较低、嘴唇较厚、嘴巴较宽。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经典作品,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这些作品被画家在形式、韵律、情感、色彩、造型等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内涵。
随着西方艺术的融入,工笔人物画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进入多元化发展,许多新思想、新形式、新理念被激发出来。在创作题材、形式、语言、观念、审美趣味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当代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既要继承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精华,又要体现现代审美情趣和美学法则,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气质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女性应该是勤劳善良、端庄温柔、宽容贤淑的。以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为例,其为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是繁衍、劳作、创造的力量。她们从外形和气质上传递着东方神韵,从秉性上传递着智慧和真善美。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少数民族女性的气质受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其后天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她们以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外在的显著特征深深地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以少数民族女性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以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生活百态为创作源泉,通过对少数民族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生活情境等外在表现的描绘,展现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和优良品质。要想创作出深入人心的作品,艺术家必须深入生活,并体验生活。各种表现少数民族女性劳作耕种、结庆社交、贺喜至祭、休憩闲聊、歌咏助兴等生活面貌的作品比比皆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真实性,挖掘出了少数民族女性的精神内涵和民族性格。
随着工笔画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们在少数民族女性绘画中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更加多元化。何家英是现代优秀的工笔画家之一,其作品不仅美在人物造型和意境上,用笔力度也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绣女》表现的是一位正在刺绣的苗族少女,画家对画面上的每一条线条都进行了严谨的提炼和推敲,线条的起笔、转折、变化、收笔都十分的考究。纵观何家英的所有作品,其线条用笔较宽,刚柔并济、轻重急缓相间。在人物的手臂、背部、腰部的线条简洁概括、疏密有度,将人体结构准确地表现出来。刘金贵作品中的线条也为他的作品增彩不少。他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线条单纯质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装饰性,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他的作品《节日》中,用概括的线条表现了人物的服饰,用密集排列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上衣与鞋子的复杂图案,用平行排列的长线条表现人物的裙摆,虽然线条平均没有变化,但重复就是力量,使得画面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在少数民族女性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陈孟昕、刘金贵等在线条、人物形象上进行创新,蒋彩萍、孔紫等在色彩运用上进行创新。他们在借鉴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尝试与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现代少数民族女性题材的工笔画在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成长飞快,但是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新的形式语言,而忽略了“情感深度”。在创作中,笔者认为人物情感的传达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在少数民族女性题材工笔人物画中强调情感的体现,使人物神形兼备,从而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我们在少数民族女性题材工笔人物画多元化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应避开偏激、片面、以丑为美的误区,重视绘画内涵与情感。在学习传统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开阔艺术视野,努力创作更多、更优秀的符合当代精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