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 彭怡彬
中华文明自古以爱国忠君为贵。其中便有这样一位英雄,令人闻之肃然起敬。
他,汉朝老臣,旄节在身;他,侍君如父,赤胆忠心。他被困匈奴十九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他就是苏武。
留胡之时,他以慷慨赴死的从容来坚定誓死不降的信念。国家大义面前,他宁受千刀万剐,也决不妥协,只求国威不丧,旄节不倒。
匈奴欣赏他的气节,试图劝降,不料却被他破口大骂。这一骂,他就被断粮草,关进了地窖。
北风凛冽,白雪茫茫。胡塞的地窖里,囚禁着大汉使节。他浑身充满军人不怕牺牲的气概,但他告诉自己:旄节在身,我还不能死,因为我要和旄节一起重回汉地!他一口一口地吞咽着毡毛,能活着告诉匈奴汉人不会被轻易打倒,这就是他最有力的反抗。
他不畏惧死亡,也丝毫不畏惧比死亡更可怕的折磨。他的信念来自手中那微热的旄节,代表汉朝子民的旄节。他彰显了军人的不屈,也体现了人臣的忠义。他以民族气节正告匈奴:不怕牺牲,只怕辱命,生为汉臣,死为汉鬼!
匈奴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将苏武流放至北海,令其牧羊,只有等公羊产崽,方能归还。
在人迹罕至的北海,苏武手持旄节,于羊群中高歌汉曲。夕阳下,手中的旄节依旧闪着犀利的暗光,那个背影伴着血红的晚霞越走越远……
虽与汉相隔万水千山,但只要旄节在手,双腿在身,无论等多久,他都会等,等待回朝复命的那一刻。
饮冰十载难凉胸中赤血,极目远眺仿佛已近家乡。这一程,他等了足足十九年。
十九年的沧桑岁月,改变了他的飒爽英姿,染白了他的浓黑发髻。十九年的坚持,为的是有朝一日重归故土,回国复命。十九年,他与旄节共枕;十九年,他以汉使立身。他的忠贞,感天动地,为万世传颂。他几乎经历炼狱之苦,仍矢志不渝,华夏之尊,尽可现于此。这是大汉铸造的铁骨,是中华的魂魄,其忠义坚贞之名,将和他手中的旄节一起,嵌入华夏大地,为后世所瞻仰。
昔日的旄节,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仿佛依然竖立,伟岸多姿……
作者结合史实,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于文中大致描绘了苏武这十九年既艰苦又壮阔的岁月,再现了一个忠贞、爱国的英雄形象。全文用词简洁、有力、古雅,彰显了作者较强的文字功底。作者还特意选用旄节这一事物作为气节的象征,为文章添加了些许寓意。(张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