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丙林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音乐教学是初中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实施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了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心,通过音乐课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积极的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品质、完善综合素质教育。现阶段我国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普遍存在教育质量低、课堂效果差、学生参与程度低等情况,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方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与质量。
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材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情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理论的讲授和音乐技能的训练,缺乏对学生应用情况与消化情况的了解,课堂学习气氛凝重,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改下的音乐教材已经开始逐步重视教材内容的递进性与科学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对新教材内容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新教材的良好思维模式进行充分应用,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缺乏对音乐知识连惯性的组织与整合,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教学模式上许多学校的教师仍然延续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的目标片面的理解为教学是唱歌,缺乏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思想观念上并不成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可以通过音乐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欣赏美德能力,有助于其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思维想象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往往会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严重影响音乐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不利于音乐教学对学生德育、美育工作的培养。
初中音乐课程相对较少,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确保备课内容涉及到课堂学习的各个方面,从而有效保障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音乐备课工作中教师首先应该对该章节课程内容熟悉掌握,避免由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不熟悉浪费课堂时间,只有教师做好了充足的备课准备,才能确保音乐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对学生的知识喜好及兴趣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的时候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曲目进行讲解,这样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中普及开来。在音乐课堂教学工作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可以节约大量的备课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不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与课外知识的拓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现代化的教学工作所淘汰,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与时俱进的对教学方法与理念进行创新与改进,以满足现代化教育工作的需要。
在音乐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缺乏兴趣,教师投入再多的教学热情与精力也无济于事。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多种教学方式共同作用的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学中尝试增加学生小组训练、课堂评价等多种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性,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综上,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增加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配合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辅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