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钰涵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日渐普及化、大众化,更多的青年学子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客观上增加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群体的比例。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1]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生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促进教育教学保持长久性健康发展的态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群体的经济问题。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国艺术类教育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招生并轨和学费制度的改革都使艺术类专业招生人数迅速扩张[2],这一群体贫困生的比例也同步增长,而艺术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生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心理困境、发展困境更加突出和复杂。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资助政策是保证艺术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生就学需求、发展需求的根本。
我国对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的发展史较长,自1952年开始实行“免费高等教育加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模式发展至今,历经几十年的摸索研究,目前已经建立成为相对完善的困难资助体系。
2004年,中央颁发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资助经济困难生完成学业”。[3]
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确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内专项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基础上,近几年,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的力度,资助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了“奖、贷、勤、助、补、减、缓”,从政策上制度上进一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受教育问题。
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特殊性、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与其他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生相比,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困境、心理困境、发展困境。如何让这部分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是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中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生在就读艺术类专业期间的经济困境主要由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造成,其中高昂的学习费用是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
全国大部分高校,就读人文社科及理工专业的学生,学费标准约为每年5000元左右,而由于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模式及对教学、实践资源有较高的需求,就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费标准约为每年10000元甚至更高。
按照当前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分析,对于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生来说,助学贷款的最高限额是每年8000元,还不足以解决该生全部的学费问题。而受限于各类原因,未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生,人均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远不能解决高昂的学费问题,而国家励志奖学金也只能解决少数品学兼优学生的学费问题。同时,因艺术类专业教学方式及实践方式的特殊性,学生往往要配备与专业学习相关的配套设备,以学习影视专业的学生为例,需要购买用于视频剪辑的高配电脑、摄影摄像相关器材,如单反相机、摄影机、不同型号的镜头及其他辅助设备等,而这类设备往往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却又价格不菲,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经济压力。
艺术类专业院校,尤其是生源、师资、教学质量较好的艺术类院校相对集中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消费水平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生活成本。
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困境和经济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部分是由学业困难引发,也有部分是由因生活环境引发的。
学业方面,前文已经提到艺术类专业学习成本偏高,对于勉强能够支付学费而无力配备相关学习设备的学生来说,按时完成教学内容显得力不从心,虽然大部分专业学院可以提供免费的设备供学生使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容易影响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学习上的压力慢慢地转换成了心理压力,造成了不尽人意的后果。
生活方面,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往往比较优越,部分学生追求高品质高消费的生活,互相攀比、模仿的不良风气较为严重。而家庭经济困难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消费结构单一,消费能力有限,长期身处这样的环境,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来说容易带来心理落差,导致学生自尊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该生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
由经济困境引发的心理困境,如果不加以调节和引导,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不良的生活环境中,家庭经济困难生感受到的心理压力甚于经济压力,而且更加难以承受。由于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贫困生”这个称号带给他们更多的是自尊心上的伤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卑、自闭、孤僻、忧郁、焦虑、敏感、嫉妒等不良心理,更有甚者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生受经济能力、家庭环境、成长氛围、人际关系、社会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制约。
在大学四年中,艺术类专业会伴随教学内容增加许多专业实践活动,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外出采风,音乐专业的学生观看音乐会,影视专业的学生拍摄影视作品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专业相关的对外交流项目,这些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而言,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实践活动也只能望而却步。
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取向。学生的就业率、升学率、起始工资和家庭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家庭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越丰富,社会地位越高,其子女在就业时能够利用的资源就越丰富。因此,家庭经济困难生面临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签约率较低、签约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往往还牵扯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高校资助部门仍然遵循传统的助学理念,不随之调整这部分学生资助模式的话,高校的资助工作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其它方面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通过分析艺术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资助工作。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的重要任务。政府作为资助工作中的主导部门,不仅是资助政策的制定者,而且是主要的资助经费投入者,因此不断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政府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4]
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发展出了“奖、贷、勤、助、补、减、缓”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从政策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受教育问题,但对于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关注度还不够高,未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及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受助比例和范围;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完善教育教学资源,使广大青年学子充分享受各类教育资源,维护和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现状,为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资助工作。如设立资助额度较高的艺术类专项奖学金、助学金;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设立海外交流奖学金、助学金;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针对艺术类学生适当增加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额度等。
总之,政府要高度重视艺术类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意识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和完善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政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支持。
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绝大部分高校而言,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基本惠及到了每位学生,但截止目前,还未能普及针对就读艺术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生的专项资助。前文提到,艺术类学生的学习成本远高于非艺术类专业,如何缓解艺术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生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在不影响学习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学习成本,高校的资助工作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如学习设备方面,部分艺术类专业院校虽然配备了专业学习的设备供学生免费试用,但设备借用程序繁琐,设备老化、损坏的情况较为严重,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校作为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一方面要有效落实国家的各项资助工作,同时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生中的特殊群体,要加强与政府的联动,加强与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校友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多方面的争取社会捐助,设立专项奖学金、助学金,从而提升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力度,提高资助覆盖面和个人受助比例。
艺术类专业因其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常规的课堂学习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生安心学习,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除学费以外的其他学习费用给就读艺术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高校资助部门要联动专业学院切实改善这一问题,如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专业学院要配备完善的学习设备供学生免费试用,精简借用流程,保证设备定期的维修和更新。除此之外,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机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培养学生自主脱贫的意识。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学校还要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关注和帮扶,给予沟通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成才。
艺术类家庭经济困难生是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中的容易忽视的特殊群体,如何切实改善这一群体在就读期间存在的经济困境、心理困境、发展困境,是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的重要工作环节,也关乎社会公平、民生惠及等重大政策性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将会为我国人才培养、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