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琳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中国朝鲜族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境内的历史大致有三百年之久,始于17世纪初,数量于19世纪后半期达到巅峰,过程一直持续到1945年抗战结束为止。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一时期,朝鲜也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尽管长期以来,清朝政府和朝鲜统治者在边疆实行封禁政策,严禁朝鲜人民越境私垦,但朝鲜北部的贫苦农民冒险越境的行为却从未间断过。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山东等地农民不堪忍受连年战争和饥荒的负担,纷纷涌入东北。长白山区、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等封禁地区在关内汉民涌入东北的浪潮中受到了冲击,流民在封禁地区内挖参伐木,追捕猎物,逐渐发展到开垦造屋,朝鲜边民经常越过边境,与流民一起牟利,或进行商贸交易。
19世纪60年代朝鲜国内局势非常混乱,朝鲜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系列政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混乱。另外,法国和美国舰队入侵江华岛的丙寅洋扰和辛未洋扰等事件使得人心惶惶,整个朝鲜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再则,朝鲜北关地区连年发生灾害,农村已经处于崩溃的状态,朝鲜政府只好放任自流,而清政府在1883年废除了封禁制度,推行民族同化政策。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实行殖民统治,更多不愿当亡国奴的朝鲜人民迁居中国东北、北京及上海地区,把中国当做展开反日独立运动的基地。
无论是17世纪初,还是19世纪后半期,朝鲜移民大量移居东北的原因,综合来看,共有四点,一:自然条件恶劣,连年灾害使贫苦农民冒险越境,寻求活路。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朝鲜封建统治者的行为使朝鲜社会动荡不安,产生了大量逃向东北边境的流民。三:各时期政策的影响。四: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和当时移居东北的中国人民一样,朝鲜移民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极度渴望来到东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与各族人民并肩战斗,相互依存,共同开拓东北疆域,各民族在生活中的文化交流,使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产生了变化,而朝鲜移民所带来的其自身的文化也影响着当时生活在东北的满族,汉族,蒙古族等各族人民。
东北地区土地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自然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战事频发的地域,彪悍尚武之风渗透在东北地区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清初以前,东北的人口一直很少,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移民高潮,但是没有对东北的原生民族产生特别多的影响,赫哲、鄂伦春等族采用传统的耕种技术,方式简单,没有规划,农作物大多早熟低产。相较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方面都是落后的状态,各民族之间的发展也并不平衡,清末开禁以后,大量的关内汉族和朝鲜移民的到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东北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朝鲜移民和关内汉民大量移入东北之前,东北地区的原生民族的耕种文化是比较落后的。锡伯族人早期以狩猎捕鱼为生,后来开始种植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赫哲族以捕鱼为生;鄂伦春人以鹿、熊等野生动物为主食;蒙古族早期以狩猎为生,后来发展出畜牧业,饮食以牛、羊等家畜和奶制品为主。这些民族大多不擅长于种植蔬菜和农作物,烹饪方式也十分简单,而移居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和朝鲜移民都是农耕民族,他们以粮食为主食,善于种植蔬菜和农作物。受到这些移民的影响,东北原生各族的饮食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赫哲族开始种植萝卜、白菜、葱蒜、马铃薯等蔬菜,满族逐渐从以肉食为主食的饮食结构改变为以粮食为主食。蒙古人大批从事农业生产后,小米、黄米成为他们喜爱的食物,发明了多种烹饪和储存方式,同时,饮茶也成为了蒙古族人民的普遍习惯。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东北地区各个原生民族中,朝鲜移民在迁居东北以后,饮食习惯也发生改变。朝鲜族的先民生活在山多而且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因此野果、野菜以及海鱼类食物在他们的传统饮食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文献记载朝鲜族的祖先于公元前2-3世纪开始种植水稻,1-2世纪熟练掌握水稻种植技术并大量推广并于公元3-4世纪普遍种植水稻,因此稻米是朝鲜移民不可替代的主食。移居到东北地区以后,朝鲜移民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东北地区都是旱田,没有可以种植水稻的水田,因此朝鲜移民于1846年开始在浑江流域开发水田种植水稻,并在1875年于通化下甸子试种水稻成功,由此将水稻栽培顺利推广到各个朝鲜族居住地区,朝鲜族农民开始在东北地区大量开发水田种植水稻。其次,猪肉、牛肉、禽类等食物替代了海鱼类产品在朝鲜移民的饮食结构中的位置,同时,朝鲜移民在与关内汉族移民杂居生活过程中学习了种植蔬菜的技术,还学会了汉民族的煎、炒、熘、炸等烹饪方法和面食的制作方法。传统的朝鲜移民饮食比较单调,一日三餐,大多数时间只有米饭、汤和泡菜,与东北地区各民族接触后,朝鲜移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泡菜和汤之外也能看到各类炒菜和肉食料理,并且在逢年过节时,他们也会包饺子吃元宵。另外,朝鲜移民对汤类料理的重视也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其它民族,如今牛肉汤、大酱汤、海带汤等营养丰富的饮食深受东北人民喜爱。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朝鲜移民移居东北地区的过程中,他们为东北地区带来了水稻和具有朝鲜传统特征的饮食文化,而朝鲜移民的饮食也在当地自然条件和东北地区各族的影响下变得更丰富。
近代以前,东北地区的居住方式和风格都各不相同。鄂伦春人将白桦原木摆放成圆锥形状,上面覆盖兽皮或者树皮,围绕着中间的火炉起卧。满族先民早期穴居,到了清代,多数居住于以木头为骨架,外覆泥土,坐北朝南的“口袋房”。清代蒙古人居住在传统的蒙古包中,锡伯族居住在帐篷和草房中,赫哲族早期居住的是尖顶窝棚和圆顶草房。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都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朝鲜移民在开垦荒地种植水稻成功,举家搬迁到东北地区后,为了节俭生活,利用水稻的稻草来搭建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作泥草房。
泥草房在构造和材料上都比较特别,朝鲜移民居住的泥草房只有门而没有窗户,用稻草一层层覆盖在屋顶,盖好后房顶呈“人”字形,两边的坡度较平缓,能防止稻草和雨水的滑落。泥草房的卧室主要以炕为床,并且火炕占据屋内大部分面积,因此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由于泥草房没有窗户,再加上稻草本身的隔热功效,阳光无法直射到屋内,相对较凉爽。在朝鲜移民大面积开发种植水稻成功后,其它各民族逐渐接触到水稻文化,也逐渐将稻草大量利用到他们自己的建筑中。
在冬季漫长而严寒的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御寒功能的火炕是必不可少的,生存需要使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不断改善居住条件,逐渐形成了火炕并流传下来,火炕在金代就已经基本成型,到了近代,变成东北满族民俗的独特标志。满族民居内南、北、西三面砌炕,这就是“万字炕”,除此之外,还有“一面炕”和“对面炕”,这些都是满族民居中的火炕形态,后来被朝鲜移民吸收并加以改进,形成了新的类型。
随着时代的进步,朝鲜族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他们的民居建筑逐渐从泥草房过渡到由桦木搭建,由稻草和泥土填满缝隙的木愣子房,又逐渐发展为更高级的砖瓦房。砖瓦房的外观与朝鲜半岛的“韩屋”非常相似,但是也受到了周边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建筑的影响,例如厨房的位置、火炕的形状、门窗的样式等都不拘泥于传统的朝鲜半岛样式。
这段时期东北地区教育事业最主要的特点是反日和传播马列主义。各类朝鲜族学校都以反日作为教育宗旨,通过教学及其他活动给学生灌输民族解放思想;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特别是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各级学校成为宜传近代文化,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阵地。各级学校的师生在马列主义思想影响下,掀起反对封建迷信、信仰自由运动,废除了学校内的宗教仪式。各马克思主义团体及先进青年被分派到农村开办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使朝鲜族居住地区的农村文化启蒙运动生机勃勃地开展起来。
十九世纪中叶,中朝两国国门被迫打开,为数众多的朝鲜贫苦农民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纷纷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迁入中国东北地区。此次迁徙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而朝鲜移民流入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开发基本是同步的,在开发东北的过程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原生民族以及同一时期迁入东北地区的关内汉族人民一起,通过辛勤的劳动开拓了大量的土地,共同生活,互相影响,一同抵抗封建统治,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
近代东北朝鲜族移民的历史是一段充满着血与泪的历史,他们是绝望饥饿的难民,是勤劳的拓荒者,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传播者,也曾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地区的借口和工具,然而他们未曾停止过对于压迫的反抗,更未曾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鲜移民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活跃在东北地区,在与其他各族人民辛苦奋斗,反抗压迫,共同开拓东北疆域的过程中建立了紧密,开放,具有强大包容性的联系,在政治、文化、经济和生活等方面互相影响。面对着同样的自然环境,吸收彼此民族中对生存有益的生活方式或习俗,互相学习,相互扶持。最终,朝鲜移民及其后代被中国政府承认,成为了具有公民权的中国朝鲜族,他们为东北地区的多元化文化发展带来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