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政 任芊潓 张慧弛 刘姜宇涵 王雨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022)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丝绸贸易的桥梁。在丝绸之路的两千年历史中,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与碰撞。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战略。“一带一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各国和平发展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今天,中国的丝路文化被再次提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一带一路”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追求共赢的目标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大国气度。今天的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不断深化,这一政策的落实与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播与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工艺丰富,独具特色,是民间手工艺人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间传统手艺人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祖辈传承,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那份“匠心”。手工艺人的心血成就了工艺精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当下我国的刺绣服饰品已经走出国门,服装和配饰上的刺绣工艺设计,其针法多样、形态不一,富有立体感,宣扬着中国传统文化。
但目前的传统刺绣工艺传播存在诸多问题,传统工艺严重萎缩,原有的工艺技法随时代的发展渐而消失,手法单一、粗制滥造的图案绣制取而代之。与此同时,刺绣渐而多用于商业化、批量化的服装生产。机绣化的时代里,传统刺绣更是颇为罕见,效果乏味且新意欠佳。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刺绣工艺传播有了新的机遇。继承与创新,就是让丝路历史进程中象征着时代与历史的元素复活,在新思潮中获得启迪和新生。我国打开一扇对外交流的窗口,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引领着世界优秀文化走进国门。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多边机制,打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让传统工艺与新时代的创新思路相结合,从而实现传统工艺——刺绣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与创新。
时代变迁与工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大量中国传统手工艺濒临消失。新时代如何唤醒“工匠精神”,让传统工艺重获生机,不仅仅是传承的问题,也是文化如何创新的问题。现如今,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刺绣这这一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也有了更好地发扬、传播的机会。当代的刺绣,其传播目的从实用价值的创造转变为文化价值的创造,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创新。
1.刺绣针法的创新
从刺绣来讲,这项艺术由丰富多变的针法而构成的。刺绣从最初的辫子股绣法到近代乱针绣,针法的创造与革新向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层出不穷的创作题材又是推动针法革新的动力来源之一,吴冠中在《我看苏绣》一文当中指出:“传统针法只适合表现传统题材,转换新的题材就必须创造新的针法。”
就这一点来说,目前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如刺绣艺术大师王丽华发明的“八工针法”和苏州刺绣艺术家邹英姿首创的“滴滴绣”,前者由“八”字与“工”字形绣迹上下组合而成,丝理质感细腻柔和,艺术效果独特,后者则采用较短针法呈现点状离散的光影变化感,使作品气韵内敛古朴又不失新意。
除创新针法之外,当代苏绣艺术家也致力于研究传统针法的创新运用。如苏绣艺术家郁丽琴在多年绣制传统水墨花卉的经验中发现了一种“水墨绣法”,这是一种对传统针法的创新运用:在绣制中国传统水墨花卉题材时,不同于以往按照对象的肌理和阴阳项背来用针的原理,而是全部垂直运针,缜密的而垂直的丝线效果在表现写意花卉上较过去更胜一筹,使传统苏绣针法在表现力上有了较大突破。
2.刺绣材料的创新与混合运用
传统刺绣大多使用彩色绣线在丝绸或棉布上绣制,效果相对单一,质感变化表现欠缺。因此除了针法与题材,要创新刺绣艺术,必然面临新材料的引进和开发,由于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外观与形象,如今刺绣材料的创新也受到许多民间艺术家的重视。代替普通绣线的丝带、亮片、布条或毛线等多种材料混合使用,或在不同材料如棉、麻、丝、毛制品上进行刺绣,配合传统的蜡扎染、蓝印花或现代喷色、丝网印等其他工艺共同运用,这些使蕴含刺绣元素的现代服饰更加惊艳和与众不同,配合普通平绣,丰富服装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增添华丽感,创造新颖的视觉效果。
上述工艺方法也灵活运用在如泳衣、帽子、内衣等这类平时使用刺绣装饰较少的产品中,在肩部、侧臀、腰部等部位加以适当装饰,使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对传统工艺的新鲜感。
传统刺绣在服饰上的图案装饰较为单一、缺乏变化。随着现代人生活与审美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者的穿衣目的多样化,有些人喜欢“与众不同”,而有些人则青睐“简单低调”,有人喜欢跟随潮流,有人却长期拥有自己的固定风格,因此,传统刺绣中的固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如此多变的服装心理需要,传统刺绣装饰的局限性便显而易见。
为了让传统刺绣更具生命力、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继承传统刺绣工艺技法的同时,还可采用符合现代流行趋势的题材、配色和纹样等,为传统的刺绣工艺带来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刺绣工艺的传承与传播,更能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相互融合。
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非将传统元素原封不动的应用于现代的产品之中,而是要将现代设计思想带入到传统工艺的设计中,无论是在造型色彩的搭配还是形态的塑造方面,都要用现代设计思想去改造设计,要做到将传统的元素自然的融入进去,并非刻意为之,两者之间能做到相互呼应、相互衬托,才更有利于把民族感和现代感完美融合。在如今我国经济文化各方面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歌颂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赞美祖国江山等题材层出不穷。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蓬勃发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国外文化进行融会贯通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我国的本土品牌NETIGER,三十多年来始终秉承“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设计理念,其推出的礼服看似模仿的是传统中式旗袍,实则在款式和图案的装饰方面都对传统的中式服装作出了改变。是以更广阔的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其中刺绣工艺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精华所在,但图案线条又蕴涵现代西方服饰的简约流畅特点。
因此将刺绣题材与服装款式、色彩、工艺等方面的相互调整,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走下去,走出去。
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保证温饱生活的基础上,人民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意识形态的塑造、思想道德的发展,以及文娱、审美等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如今我国对外海纳百川,一方面使大众汲取更多优秀外来文化、开拓眼界,另一方面也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遭遇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逐渐在大众视线里淡化,相当一部分面临失传甚至已经消失,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现状加以重视。
1.更好地传承刺绣工艺
刺绣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项传统工艺,能从古至今闪耀的重要原因是:它在传承过程中被人们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如我国唐朝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程度高,使刺绣针法得到创新,当时的针法主要采用平绣、打点绣等等,改变传统的辫绣针法,使图案的线条色阶分明,更具立体感,将此种技法运用到服装上也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和追捧,促进了当时纺织业的发展。此外,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对传统刺绣工艺做出的改变和创新,也是当今社会日渐推崇的一种传承方式。因为后继无人,或内涵无法与时俱进,我国传统工艺有相当一部分没落甚至失传。因此,要想让刺绣工艺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不褪色”,对于它的创新会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
2.提高我国文化影响力和我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一带一路”的建设与蓬勃发展使更多人在文化交流中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和融会贯通。在这种时刻,中华民族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自觉来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足够的文化自信来发扬我国先进文化思想,才能在激烈碰撞的文化浪潮中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并让世界都听到中国的声音。
我国刺绣工艺身处这个大环境之内,通过从古至今的不断发展到如今日新月异的创新,与原有的传统规则相比,打破了技法、表现方式的局限性。不仅在针法上有所创新,在绣线的材质、运用刺绣工艺的载体上等均有发展,使我国刺绣工艺被国内外更多的人所熟知。如夏姿·陈(Shiatzy Chen)的2016春夏系列中,设计师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获得灵感,通过精致刺绣描绘出带有东方传统韵味的花果山场景,再加上蕾丝、雕花、乌干纱等多重面料的组合,使艺术与传统完美结合,这不仅是设计团队对我国传统文化高度自觉、高度自信的体现,也提高了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影响力。如今有更多的设计师运用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风采,这不仅是我国刺绣工艺的发展单独造就的,而是我国众多如同刺绣工艺一样的传统文化共同良好发展的结果。
3.让中华文化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有众多国家,其众彩纷呈的文化也碰撞出多样的火花。我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兼容并蓄吸收他国文化的精髓。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引进国际时尚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创新,我国的刺绣工艺和传统文化得以与国外文化更多地融会贯通,中西文化通过刺绣工艺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使刺绣工艺在“一带一路”的环境下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使传统工艺更好地“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如今通过服装作为载体,扩大刺绣工艺影响格局,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神和内涵通过“一带一路”的包容性传递到沿线各国,更彰显了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发起国历经数千年岁月文明洗礼后,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一而终地珍视、弘扬着,不断为传统持续注入新鲜血液,使华夏大地的每一条河流里都汩汩流淌着永葆生机的活力。
由以上的资料和思考得出:传统刺绣有其特殊性的文化性。首先,传统刺绣特色产品之一,丝绸与刺绣的结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为恰当。
而一带一路的合作战略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一方面为其他民族文化的引进提供了途径,促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其意义重大,对多方文化的影响深远。
正如前文指出,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中,我们面临的重点问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比如刺绣工艺,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其中所蕴含的“匠心精神”,“匠心精神”作为传统手工艺人的内在灵魂,是赋予传统手工艺新活力的关键所在,而要将手工艺的文化价值更好体现,就需要创新。
拿刺绣来说,要与现代服装产业接轨,不光要在刺绣图案上创新,刺绣的针法上也需要创新,要的是突破传统工艺的一些局限性。一带一路使中国手工艺“走出去”,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比比皆是,完成了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蜕变。传统针法的题材创新,运用方式创新和材料创新都为刺绣这一传统工艺注入新生命。
一带一路的战略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中发挥了作用就体现在商品交易中手工艺品为适应市场的创新和其他文化的引入等方面。
从实际作用来谈,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可以避免优秀民族精神文明的遗失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传统工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传播和创新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提高民族自信心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的过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扎根也使中华文化得以流传千古,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益于我国的资本输出和贸易往来。
刺绣融入文化产品,丰富了文化内涵,展示劳动人民智慧,增加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自豪感。具体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彰显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对现代人民生活有指引作用,如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真善美的民资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带一路战略的互惠共赢的合作理念和我国对传统文化坚定不移的扬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