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洋 张红艳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党性修养理论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党性修养思想的基础上,立足国情,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系统全面、逻辑严密的党性修养思想,具有继往开来的创新性、理论向度的系统性、实践方法的整体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等基本特征。
习近平党性修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性修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浩瀚的论著中,虽未出现“党性”概念,却包含了丰富的党性修养思想,特别是《共产党宣言》是集党性修养思想的代表作。而列宁在《对民粹主义社会学的批判》一文中谈到了党性,他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1]表明党性问题就是立场问题。同时,列宁还对党员党性提出严格要求“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2]凡是要求入党的,一定要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这是入党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党性原则。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党性修养思想。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使用“党性”概念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指出“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才能巩固党性,只有在坚强党性的保证下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刘少奇在抗战初期,党员队伍迅速扩张的情况下,为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创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党性修养的概念、内容与方法,向全体党员提出了明确的党性要求。邓小平围绕改革开放,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情况下,提出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员加强党性修养需要在改革开放中进行,要积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来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胡锦涛强调,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在前人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他明确提出:“党性说到底是立场问题”[4]的新观点。党员干部无论是想问题、干工作,都必须自觉按照党的整体意志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行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同时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党“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5]的新内容。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锤炼党性,才能提高承担使命、履职尽责、检视言行、加强德行的能力。此外,习近平将我国古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观点与党性修养思想结合起来,提出加强党性修养的新要求:“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6]就是说每个党员要努力用党性原则改造主观世界,以实际举措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最后,他提出了加强党性修养的新目标,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党性必须要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在时代发展的现实中不断增强,确保我们党始终屹立时代潮头。
习近平党性修养思想是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通过一系列充分实践检验得出的真理。归纳起来它主要是六个方面的内容,各个方面互相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是政治修养的“开关论”,习近平曾提出“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就表明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全党都要拧紧这个“总开关”。二是理论修养的“补钙论”,习近平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7]要补理想信念之“钙”,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三是能力修养的“心学论”,“心学”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共产党人要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行。四是纪律修养的“打铁论”,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打铁必须自身硬”,就是说我党要推动全面提高党员党性修养,自身必须始终要过硬。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五是道德修养的“三德论”,习近平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8]明大德,就是要深明大义,对党忠诚。守公德,就是要践行党员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私德,就是要安守本分,遵纪守法,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六是作风修养的“形象论”,习近平曾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9]当前,我党面临着各种考验和危险,为了战胜这些考验,解除这些危险,我党必须不断优化政治生态、改进党的作风,维护党的形象,巩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习近平党性修养思想在他基层锻炼时生根发芽,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他担任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时,就坚持从严治吏的观点,开启了抓“关键少数”的尝试。习近平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创新党性修养培养方式,将整个目标细化,从“关键少数”抓起,再到全体党员,层层推进,全面覆盖,将各个阶段性理论和实践成果串联,汇集成一个时代的整体成果。2013年6月率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在全党深入开展。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举措,它使党员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随后2015年4月中央正式下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次专题教育重点仍是在“关键少数”,聚焦“三严三实”,突出问题导向,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三严三实”体现了我们党在当前对党员干部在“为人”“用权”“谋事”方面的高要求高标准,将个人修养、公权责任、谋事创业之间的逻辑必然进行了完整的关联,为党员干部找到了在党的事业中的基本遵循:‘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10]2016年2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丰富成果的基础上,由“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发展,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党性修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重要举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全体党员学习党章党规融入日常工作,逐步引导广大党员身心回归党章,回归“初心”。
习近平党性修养思想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认为党开展一切工作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总而言之就是人民至上。首先,为了人民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出发点。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出发的原点、立党的初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这一命题作了更深层次的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处理好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从而进一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其次,依靠人民是加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一方面,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人民群众满意是检验党性修养的基本标准,也是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汲取群众的智慧,毛泽东认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看家本领。最后,服务人民是加强党性修养的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未改变的根本宗旨。加强党性修养,就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把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深深扎根在头脑里、体现在行动中,“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1],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