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佳
寓言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读来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寓言故事的文体特征,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悟其理,得其法。那么,在寓言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寓言具有文字简约、哲理深刻的特点,教师要注意避免让学生生硬接受寓言寓意的教学方式,而要注重文本情境的创设与营造,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水到渠成般的情境中领会寓言的道理。
如在教学《南辕北辙》一课时,笔者在创设的语境中与学生展开了这样的对话:
师: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看到他坐着马车向北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我想对他说:“朋友,楚国在南边,你往北走,越走只会离楚国越远啊,赶紧掉头吧!”
生:我想对他说:“朋友,不管你的马车再好,车夫驾驶技术再高,方向反了,是不可能走到楚国的。”
……
师:看来,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去,首先要搞清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即使准备得再充分,花费得再多也到不了目的地。
在上述教学中,对于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笔者并没有生硬地追问,仅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提供了恰当的语境,让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如此教学,学生对寓言的感悟会由浅入深,寓意的掌握也自然会水到渠成。
寓言中的语言大都具有生动形象等特点。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向对寓言中人物内心的体悟与揣摩上,从而使学生自然感悟到文本中语言的妙用。
如在教学《纪昌学射》一文中的“他用一根长头发……聚精会神地盯着它”这句话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多读几遍,并说说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绑住、吊在、每天站在、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由图7和图8可知:随着17次不完全预防性维修活动的进行,役龄回退因子不断减小,同时故障率递增因子逐渐增大。说明该设备经预防维修后其役龄恢复能力不断减弱,而老化耗损程度逐渐加剧。当预修周期数达到i=11时,役龄回退因子的减小速度和故障率递增因子值达到稳定状态,此时故障率的役龄恢复程度与老化递增速度均接近饱和。在图5中的维修策略(0.95,17)下本维护模型的故障率函数表现为:该设备在各预修周期内每次经维修后,起始故障率下降程度不断减小,而故障率递增速度逐渐增大,在第11次以后的设备预防维修中,其每次起始故障率的下降程度趋于稳定,同时各维修周期内的故障率老化增速放缓保持平稳。
师: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纪昌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我从“每天站在、聚精会神地、盯着它”感受到了纪昌在练眼力的时候非常用心。
师:如果是你呢?长时间这样盯着东西看会有什么感觉?大家做一做这个动作,而纪昌呢?此时,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
在上述教学中,笔者主要从文本语言入手引导学生体察品味,在体察感悟中学生可以真正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了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对于文本语言也有了更加透彻的感悟与把握。
由于学生受思维能力限制,在寓意的领悟上很容易受故事原有情境的局限,而不能洞察寓言故事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为了改变这种局限,教师可以采取链接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在对应类比中习得表达方法。
如在教学《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故事后,为了提高学生对寓言的感受能力,笔者结合学过的《亡羊补牢》展开了下面的教学:
生:人们如果发现自己身体上有些不舒服的话,应该及早就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师:《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呢?
生:我从《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中明白了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并且积极改正错误,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师:这两个小故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由此可以看出寓言在创作上的特点是什么呢?
……
在上述教学中,笔者主要引导学生对两则寓言进行联系对比,启发学生找到寓言的普遍规律,真正理解与掌握寓言故事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强化了学生对寓言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寓言故事时,教师应从其文体特征出发,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