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拜』
——谈《孔子拜师》的教学导入

2018-01-25 04:11:15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拜师语感识字

王 冬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汉字蕴含的文化信息丰富而全面。教师应将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文化信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教材中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点,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彼此关联,让识字教学更加丰富,让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孔子拜师》一文的题目中,“拜”是关键字,因此笔者通过扣住“拜”字进行专项训练,导入课堂教学。

一、辨形释意,识记生字

“拜”是会意字。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大多数学生能从字形上联想到这是正在行拱手礼的两只手。有的学生还联想到“拜”的左半边是文中正在行鞠躬礼的孔子,右半边是和蔼的老子。之后,让学生描红、书写,巩固练习。

二、丰富词串,加深理解

生自由组词:

拜访拜见 拜堂 拜年拜师拜佛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辨析词义:

拜访:访问他人的敬辞。

拜见:从客人方面说是会见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

拜堂:也称“拜天地”。古代婚礼仪式之一。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师:新从业或学艺者通过仪式与授技授艺者结成师徒关系,谓之“拜师学艺”。

拜佛:到寺院对佛像虔诚跪拜。

这样一系列的词串教学,拓展并深化了对“拜”的本义的理解,为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来表达奠定了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汉语强大的组合能力。

三、实践运用,习得方法

“在上述的六个词语中,哪些可以运用到课文里去?”学生很轻松地找出“拜访、拜见、拜师”这三个词语。然后让学生在三个词中任选一个结合课文,说话练习。

孔子拜访老子,学习知识。

孔子拜见老子,学习知识。

孔子拜老子为师,学习知识。

“看看文章题目,再看看咱们说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对照,不难发现,上述句子就是文章题目的“扩句版”。换言之,学生也可以通过品读、品析文章的题目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照目录,看看本学期还有哪些课文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经过比较,学生发现《爬天都峰》《盘古开天地》等文章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同时,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学生也可以采用这样直观的拟题方法。

四、品读结合,训练语感

语感,是指语言所给予人的感受。本文的题目《孔子拜师》由“孔子”和“拜师”两个词语组成,朗读的侧重点不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利用课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训练,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师范读课题《孔子拜师》,第一遍重音在“孔子”,第二遍重音在“拜师”。然后让学生模仿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很明显,第一遍朗读突出事件的主人公,第二遍朗读的重点在于凸显事件的内容。这样一题两读,区区四字,仿佛有了立体感,语感的训练水到渠成。

学生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种语言素材,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蓝本,也是学习语言的起点。没有语言的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积累。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既识记了“拜”的音、形、义,又复习了含有“拜”的词语;既习得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又进行了语感训练,使题文有机结合,促进了词语的转化。

记住汉字并不意味着识字任务的完成,在阅读与习作中应用,才是识字的目的。我们的识字教学就是要在识字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拜师语感识字
拜师
幼儿画刊(2023年3期)2023-05-26 05:39:48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湍河之畔拜师记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08
湍河之畔拜师记
公民与法治(2020年3期)2020-05-30 12:29:50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识字
启蒙(3-7岁)(2018年8期)2018-08-13 09:31:10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