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丽彩
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烈士公墓、遗存物品、历史文献、文艺作品等物化形态,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丰功伟绩,见证了民族解放和发展的沧桑巨变,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展示了革命前辈们的高尚品德与优良作风。
剑川是一片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热土,1921年,剑川白族优秀青年张伯简投身革命,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1950年,中共剑川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滇西工委、中共剑川县委相继在剑川成立;1949年,剑川“四二”武装暴动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滇西革命斗争在剑川打响了武装推翻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放了滇西第一座县城、建立了滇西第一支人民武装、成立了滇西第一个人民政府......。1999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剑川县为革命老区县。
剑川县革命遗址总数31个,其中:(一)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7个;(二)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15个;(三)革命领导人故居3个;(四)烈士墓2个。(五)纪念设施4个;(六)损毁遗址5个。现已完成设立革命遗址标识立碑、4个革命遗址保护性修缮项目。全县共有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立有8座革命纪念碑。建立革命史实陈列室和红色传承基地。剑川县红色传承教育资源非常丰富。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载体。历史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最好的教科书。时刻牢记历史和不忘初心。因此,增强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挖掘好红色文化资源宝库。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党性教育最宝贵的题材库。扩展党性教育内容、丰富党性教育形式,必须要立足于对党性教育资源的开掘。不断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水平,这是提升党性教育成效和筑牢党性教育根基的重要保障。
(三)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无论哪个时代都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因此,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也是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领域。
红色文化档案真实纪录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我们从中看到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历史画面,以及先烈们在战斗中永生的过程。真实的红色文化档案的震撼力是其它档案材料无法代替的。
(一)凭证作用。红色文化档案是从当时当事人使用的文件材料等转化而来的,属于第一手原始材料,具有原始的证据作用,成为工作查考和处理有关历史问题可靠的依据。如剑川县落实地下党政策时,当时的地下党党员登记表等材料,为落实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参考作用。红色文化档案不仅真实地记录过去中国革命活动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凝结了当时共产党人的成果和经验教训,便于我们了解历史原貌,解决当今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三)开发作用。档案发挥作用具有时效律和扩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结束,它的行政作用价值越来越小,而社会幅射作用价值越来越大。如当时颁布的政令以及印发的文件,值得我们多角度开发利用,更好的服务于现实。
(一)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模式
保护历史和传承记忆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剑川县档案馆紧扣时代主题,将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国梦与剑川强县梦紧紧整合在一起,创新征集方法,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模式,搭建红色文化资源宣传的立体平台。我们把征集到的红色文化档案,让它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使之变成“活思想”。用这些宝贵精神、优良传统,教育群众、激励群众,形成为加快剑川县发展的正能量。
(二)举办陈列展览和充实爱国主义基地内容模式
剑川县档案馆将这些鲜活教材用于举办陈列展览和充实爱国主义基地内容,积极向全社会宣传,使人们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认识革命历史,从而更好的发挥档案教育的功能。
(三)整理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征集工作取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截止2016年12月,共征集到有价值的书籍62本、光盘8张、照片228张、实物13件,播放专题记录片2集、刊发《红色档案》系列报道3期。我们将红色口述材料、采访的照片、拍摄的影像资料以及征集来的实物进行整理,形成红色档案,永久保管在档案馆。弥补了馆藏的不足。
红色文化档案的保管保护工作,要根据档案来源、档案形式的多样性特点以及时代发展需要,对红色文化档案采用多种形式,妥善保管。
(一)纸质档案。1.收集到的纸质文献资料发生损坏和老化现象,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去污、封塑、杀虫等手段,恢复其健康状态。2.收集到的材料已发生变形或变质,通过修裱、加固、字迹恢复等修复方法,恢复其原有形态或性质。3.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延长档案使用寿命,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者可通过网络访问档案信息库而不需要查看原件。
(二)电子档案。用好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的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利用文字图片、电子文本和音像制品等形式,转化好、保存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如我们在采访原中国共产党第七支队人员时,就把访谈环境、访谈情形和老人的声像拍录下来,便于将来整理和研究。
(三)实物档案。1.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物理维护技术如封膜、修复等方法,复制严重老化或特别珍贵的实物。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实物档案的数字化保护,以免实物档案因频繁展出、使用而缩短寿命。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其价值的根本途径。为利用者做好提供文献材料、情报信息的工作,档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主动服务。1.主动了解社会需求。我们档案工作者应主动深入有关单位,及时了解对红色文化档案的利用需求。2.主动开展咨询服务。社会各界对于馆藏档案情况了解甚少,档案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3.主动对外展示。不仅要在档案馆开展陈列室,还要到有关单位,公共场所等举办展览,让群众大开眼界,从而增强兴趣。同时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积极参与编纂和著述工作。剑川县档案馆参与剑川县党史办编撰的资料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剑川县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国共产党剑川县历史(第二卷)》(1950—1978)、《中国共产党剑川县党史大事记》(1919—1990)、《剑川“四·二”武装暴动》、《抗战中的剑川人》、《建国初期剑川县支援进军西藏概况》、《剑川“四·二”武装起义五十周年纪念册》、《张伯简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专辑》等。参与剑川景风诗社编撰《剑川“四·二”武装暴动》专辑。剑川县档案馆独立编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支队31团—36团概况、沙溪战斗(战役)阵亡烈士、欧根传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第七支队黄平谈话纪要、战斗历程、后勤工作资料》等大量的史料。
(三)增强合作意识。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档案工作者更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与有关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合作。剑川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干剑川跨越发展实事,建设全面小康剑川,中共剑川县委党史研究室和档案馆共同合作在《剑川时讯》周报上开辟《永远的记念》宣传专栏。聚焦民主革命时期在剑川这片红色根据地上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滇西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历程,弘扬和传承革命传统。
剑川县是革命老区县地处高寒山区,是大理州的贫困地区,也是“十一五”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剑川县甸南镇龙门村有“石龙古寺”、“剑川西湖人民革命纪念碑”、“剑川自卫团整编扩军遗址碑”。“四·二”武装起义时,“石龙古寺”是起义队伍的第一个营地,还在这里设过指挥部。寺前的革命烈士陵园里还安葬着6位革命烈士。
剑川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围绕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针对该村实际精准施策,在该村实施“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926.97万元,在整个示范区建设中,将进行革命历史展馆放映厅及附属设施项目、滇西北革命雕塑群、红色文化陈列室建设、革命纪念碑建设等十一项建设项目。通过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项目,古老的龙门邑一定会散发新的魅力,走上幸福大道。
红色文化档案,记录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留住了一段岁月里的无言感动。作为档案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会议的精神,更加注重深化红色档案的研究,弘扬红色文化,努力推出档案文化精品,在提高资政育人上下功夫,在建设红色强县中作出贡献。
《剑川县志》.剑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