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训练时常见的人犬受伤种类和处理措施

2018-01-25 03:45李松蔚
中国工作犬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蝮蛇蚂蟥蛇毒

吕 磊 李松蔚

根据不完全统计,训导员及工作犬的受伤大多数发生在训练中,尤其是在野外环境下开展训练,受伤的几率更高。本文结合个人在开展户外追踪训练中经常遇到的几种常见的受伤类型分别展开简述,希望可以提高训导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人犬在训练时受伤的概率。

一、蛇咬伤

在进行追踪、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被咬伤后,在处理伤口的同时,一定要及时送医院,尤其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三甲医院都会有抗蛇毒血清,平时一定要了解清楚,以免耽误最佳救治时间,比如广东省中山市就只有市中医院才有抗蛇毒血清。

(一)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

1.出血性蛇毒

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

2.神经性蛇毒

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会逐渐呈现。

(二)被咬后应急处理

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绑在伤口的向心一侧,但务必注意每15分钟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用嘴吸毒并不是好方法,吸毒的人也可能因此中毒),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但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哪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注意:这里只是告诉大家就医前应做的事情,并不是说你这样做了之后就可以不去医院。

(三) 防蛇基础知识

特别提醒:毒蛇有青竹蛇、蝮蛇、眼镜蛇等,尤其是眼镜蛇,动作敏捷,一不小心碰触,就会被咬伤,伤口剧痛发肿,必须赶快到医院打血清。大多数蛇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人不小心踩或要抓它,才会咬人。在山野中追踪,不要随便把手插入树洞或岩石空隙。蛇通常是在气温达到十八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沿江以南地区,五月至十月份是蛇伤高发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喜欢出洞活动觅食。雨前、雨后、洪水过后,训导员在山野丛林中要特别注意防蛇。毒蛇的活动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的眼镜蛇喜欢白天活动,银环蛇则喜欢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而蛇伤主要集中在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左右,晚上六点至十点左右。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在有蝮蛇分布的地区,夜间用明火照亮时,要防蝮蛇咬伤。

装备须知:在毒蛇分布较多的丛林进行追踪,必须穿高帮鞋(皮靴),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并尽量避免在草丛里休息,助训员如必须穿越草丛灌木林时,手中要拿一根小棍子,行走时“打草惊蛇”也是方法之一。

二、蚂蟥咬伤

蚂蟥分为旱地蚂蟥和水蚂蟥,蚂蟥吸血的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素,使伤口血流不止,其实蚂蟥并不可怕,发现有蚂蟥叮上时,可用手沾上唾液把它拍下来或用烟头烫,切记不可手扯,伤口用创可贴贴上即可,行至蚂蟥出没的地带,应将裤脚扎紧,脚上、手上涂一些有刺激气味的药品,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蚂蟥叮咬。

(一)蚂蟥介绍

蚂蟥生活在水中,我国南方多于北方。追踪在稻田、池塘、湖沼等处,蚂蟥头部有一吸盘,当遇到人体的皮肤粘膜处如阴道、肛门、尿道之处,即钻进去吸血,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物质,阻碍血液凝固。它吸血时,很难自动放弃。

(二)蚂蟥咬伤处理

1.判断:追踪过程中有下水,被咬者的创口疼痛、流血不止、溃疡等。

2.急救:发现蚂蟥叮咬,不要强行拉它,以防拉断而吸盘仍留于创口,加重伤情。

采用以下办法使它自动脱离伤口:

①用食醋、酒精或饱和盐水,半棉球浸湿放在蚂蟥的头部。

②用手拍打或针刺,或烟油刺激其头部,使其自动脱开皮肤。

③如喉、鼻腔、消化道、泌尿道被咬时,可用1%~2%丁卡因溶液,或2%~4%得多卡因溶液涂于蚂蟥头部使其麻醉,然后用镊子取下。

④如有出血,可用2%麻黄素溶液浸湿棉球压迫止血。

⑤伤口用盐水冲洗。

三、毒蜘蛛蛰伤

毒蜘蛛蜇伤,局部可见二个小红点,周围红肿、疼痛、麻木感,继而出现红斑、水泡,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寒战、肾衰、呼吸窘迫等。被毒蜘蛛蜇伤后,如果伤口在四肢,应马上在伤口上端扎上布带或止血带,以免毒液扩散,布带或止血带每隔15分钟应放松1分钟,防止肢体缺血坏死。伤口局部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数次,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消过毒的针或刀片将伤口扩大一些,用手从伤口四周向中心推挤,尽量挤出毒液,也可用拔火罐的方式吸出毒液,然后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需注意的是止血带一定要隔15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送达医院后要向接诊医生说明最后一次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免因疏忽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坏死。

四、毒蜂蛰伤

如果追踪到草丛和灌木丛,一定要警惕蜂类的出现。发现蜂巢应绕行,一定不要做出与它“亲近”的表现。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如果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被毒蜂蜇伤后,可用双手将折断在伤口中的毒刺挤出来,或用酒精消毒过的针或小刀把毒刺挑出来,然后用肥皂水、5%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毒液。受伤人应大量喝水,以加速毒素从尿中排出。对大面积蜇伤的,最好马上送附近医院抢救。如一时条件不具备,可先按上述方法紧急处理。如对毒液产生过敏反应,有气喘等症状,可使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

五、脚踝扭伤

在野外环境下训练,由于对地形存在未知性,容易造成在行走过程中,因为足部受力不稳,导致踝关节过度内翻或者外翻造成扭伤。当出现脚踝扭伤时,应立即停止训练,等待其他人员帮助,切不可强行移动。同时采取冰敷或者冷喷的方法紧急控制皮下血管扩张,然后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同时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便于淤血消散。

在野外环境下行走,为避免脚踝扭伤,应全脚掌触地,踏稳脚步再移动重心,尽量保持匀速。 遇到较斜的上坡道时,最重要的是脚要采用外八字步走,即脚尖向外打开走。山地下行时,身体重心切莫注于下行的前脚。同时穿着高帮的训练鞋,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脚踝,避免扭伤。

追踪的过程充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尤其是犬兴奋或快要接近嫌疑人的时候。犬和人兴奋会使人暂时忽略掉许多困难,这时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需要仔细观察犬(正确解读犬的身体语言),对每个细节进行斟酌,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制定计划,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对于预计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胆大心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同时,户外追踪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自觉地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光凭兴趣办事。当然在整个户外追踪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希望本文可以给读者一些警示和启发。

猜你喜欢
蝮蛇蚂蟥蛇毒
蚂蟥“出狱”啦!
40年坚守只为2万条蝮蛇有个家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快乐的发现
万蛇之岛
蚂蟥
刺蛙的营救
好恐怖,被蚂蟥咬了
身家50亿的精神坚守
蚂蟥逃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