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Cites视角的我国十所一流高校临床医学论文产出分析

2018-01-25 09:43:24俞盼盼张建新郑轶李雁军戴慧芬
浙江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上海交通大学

俞盼盼 张建新 郑轶 李雁军 戴慧芬

科技论文是科研产出的重要形式,对其进行计量分析能有效评价机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1]。临床医学学科是ESI研究领域22个分科之一,亦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2]。目前,临床医学领域科技论文的计量研究,一般是针对国内外组织间[2-5]、某个具体的学科[6]、某个热点方向[7]、学科发展史[8]和评价体系优化[9]等主题,考量发文量和引文量等基本指标,分析国家、地区、机构或科研人员的研究实力。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科研重视程度的加强,科研产出的体量也急剧上升,简单的评价指标产生的导向作用日渐衰弱,多角度多样指标解读日渐丰富。

InCites数据库基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7大索引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出版物计数和指标计算,通过它可以从作者人员、组织机构、区域分布、研究方向和基金资助机构等6个维度进行自定义的论文产出分析,并可以生成本地期刊利用率、研究绩效、合作论文、机构简介和追踪技术热点系统的报告[10]。这种机器分析加上同行评议,能更加有效的帮助科研管理决策。笔者应用In-Cites数据库内一般指标及其全球化指标,对中国大陆十所临床医学学科一流的高校近5年的科学论文产出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估2011—2015年中国临床领域的科研发展趋势,为数据库的应用提供实例,也为进一步统筹临床学科的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提供借鉴。

1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学科排名前十的机构[11]: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除首都医科大学外,其余九所均是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本文研究该十所高校近5年医学科研人员发表的临床医学学科的研究型论文。

1.2 方法 采用InCites数据库,指标考量方向为论文数量、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国际合作论文及其百分比、横向合作论文及其百分比、引文影响力、学科规范化影响力、相对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

2 结果

2.1 SC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 十所高校2011—2015年在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SCI收录论文共51968篇,年平均增长率为17.79%。每年SCI收录论文数均有增长,但是年度同比增长率有下降趋势,详见图1。

2.1.1 各校SCI收录论文分布比较 2011—2015年十所高校中发表SCI收录论文总数最多的三所高校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为8 508篇、6 606篇和6 403篇。十所高校SCI收录论文数的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其中首都医科大学最高(21.03%),其次是浙江大学(20.38%)和上海交通大学(20.16%)。详见表1。2.1.2 各校国际合作论文分布 2011—2015年十所高校共发表国际合作SCI收录论文11 530篇,其中数量最多的3所高校为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为1 816篇、1 533篇和1 446篇。各校发表的国际合作SCI收录论文均占本校SCI收录总论文数的15%以上,其中北京大学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8.91%。年均增长率大多在10%以上,其中首都医科大学最高达19.59%,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为17.87%和浙江大学为16.25%。详见表2。

图1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SCI收录论文总体情况

表1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各年度发表SCI论文分布(篇)

表2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年度国际合作论文分布(篇)

2.1.3 各校横向合作论文分布 2011—2015年十所高校共发表横向合作SCI收录论文744篇,其中数最多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共744篇。横向合作论文占总SCI收录论文数的比例从3.62%~20.98%不等。各个机构的横向论文数除了第二军医大学均呈上升趋势。详见表3。

2.2 影响力总体情况 十所高校2011—2015年在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的51 968篇SCI收录论文截止2015年11月31日总被引频次为382 333次。由于论文的被引次数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增加,据统计一篇论文自发表后2~4年后达到一个较稳定的值。本文虽然对5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但只分析2011—2013年间的论文影响力。2011年均篇被引次数为14.07次,论文被引率为93.17%;2012年均篇被引次数为12.05次,论文被引率为91.65%;2013年均篇被引次数为8.66次,论文被引率为89.10%。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为11.59次,论文被引用率为91.31%。详见表4。

2.2.1 各个机构影响力分布情况 2011—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发表了4 313篇SCI收录论文,总被引频次达到53 054次,居于首位。均篇被引次数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最高,达到14.17次。而论文被引率则是中山大学为最高,达到93.79%。十所高校的论文被引率差距在5%以内,但是最高均篇被引次数和最低均篇被引次数相差达到6.2。详见表5。

表3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年度横向合作论文分布(篇)

表4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被引总体情况(篇)

表5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被引情况

2.2.2 引文影响力分析 2011年各机构的平均引文影响力都在10以上,而到了2012年除了首都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其他机构的平均引文影响力都有所下降;2013、2014和2015年的引文影响力因为出版年限的因素出现大幅度下降。详见表6。

大部分高校年度相对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均都>1,并且各机构的相对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总体来讲差距不是很大。就平均来讲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有优势,达到1.735;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为1.514和1.482。详见表7。

表6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论文的年度引文影响力情况

表7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

从平均值来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科规范化影响力最高,达到了1.40,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从纵向对比来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有下降的趋势,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都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浙江大学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详见表8。

表8 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年度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情况

3 讨论

2011—2015年,十所机构在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总数稳步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7.79%。各个机构的产出以上海交通大学最多,其次是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对比2012年学科评估的结果,可以发现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名次有所上升,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四川大学的名次略有下降。从年均增长率和名次的变化可以看到,5年间各个机构在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是有目可见的,并且各机构的竞争很激烈,部分机构获得了突破。据统计,政府对工科院校投入偏多,对医药院校投入偏少[13]。以上机构的名次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所提出的“医工信结合”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医学临床医学科的投入,促进临床领域科研产出量和质的提升。

随着国际化共同体的发展,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发展势头良好[14]。总体上看,国际合作论文在论文总数中的占比最高达到了28.91%,说明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大。各机构国际合作论文的年均增长率也在稳步提升,且增速趋势明显。国际合作论文产出增多,机构间的国际合作会更快地推动科技的发展。

在横向合作论文产出方面,各项数据显示各机构的横向论文数占比偏低,北京协和医学院比例最高,占论文总数的3.21%。这说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的程度较为突出。另外,从近年的国家政策指导来看,倡导创新,以创新带动技术和成果转化,科研机构向社会输出科技成果的需求越来越明显[15]。例如创新券的出现、成果转化的激励措施等。因此,各机构如能加强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提供激励措施,切实提高科技向社会的转入率。

在论文影响力方面,本文运用了被引频次、引文影响力、相对于全球的引文影响力、学科规范化影响力等指标去评价各个机构所发论文的影响力。总体看来,对于临床医学这个学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引文影响力最大,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这个排名与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存在着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其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四川大学的论文影响力有较多下降。结合各机构的论文数,可以看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产出论文的质量较好,而上海交通大学产出论文的质量和数量都名列前茅。科研成果已经过了只要求数量而不比拼质量的时代,高校的激励政策也正在向适时激励引导科研人员向高质量的成果方面进

行[16] 。

纵观这十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近5年SCI收录论文的发展,我国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是可观的,在数量上稳步提升,同时又有质量上的提高。但是从相对全球水平的影响力来看,我国尚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国际合作水平虽比以往要密切,但是其力度、深度和广度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校企合作一直是临床医学发展的要点和难点,临床医学的难以转化已经成了限制医学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高校应该加大对临床医学的投入,完善论文奖励制度和职称晋升机制,确保临床医学的健康、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临床医学的发展也要“医带医路”。做好与国内外高校的对标和合作,创造双赢的局面,使得影响力从国内辐射到国外。重视校企间的合作,形成基-医-企的科研联动体系,让临床研究即有基础研究的支撑,又有转化研究的释放。

[1] 孙会军,周群,陈仕吉,等.国内外6所涉农高校的科研绩效研究——基于WOS论文视角的比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1):231-240.

[2] 陈汐敏,丁贵鹏,接稚俐,等.我国临床医学研究领域论文产出状况国际比较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7):45-50.

[3] 王煜,邓诺,吴建国,等.中国部分高校2008—2012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SCI论文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6,32(5):716-720.

[4] 宋英杰,王晓民.中美两国最佳医院科研产出现状及对策[J] .医学教育管理,2017,3(2):108-113.

[5] 姜红,贾泽军,金菁,等.基于华东地区某三甲医院NSFC资助项目科研论文产出的实证研究[J] .中国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7,30(2):128-131.

[6] 孔双蕾,张焕萍.2008—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学领域资助项目SCI论文产出情况分析[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7,30(1):42-47.

[7] 边亚彬,张景艳,王磊,等.基于Web of ScienceTM的“树突状细胞”研究论文产出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2016,42(3):423-430.

[8] 尚丽丽,唐于平,殷忠勇,等.基于ESI及SCI-E的中医药院校学科发展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4):482-487.

[9] 马路,刘玉婷,孙文莺歌,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校临床医学科研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24(11):37-40.

[10] 汤森路透.InCites使用技巧[EB/OL] .[2016-11-25] .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searchtips/ICsearchtips/.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EB/OL] [2016-3-15]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

[12] 王利敏,黄幼民,闫军堂,等.SCI收录2000-201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论文计量分析[J] .情报探索,2013,4:67-79.

[13] 赵庆年,刘君.我国不同科类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特点研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6,16:101-107.

[14] 余新丽.上海市高校20012012年国际合作论文分析 [J] .复旦教育论坛,2015,13(3):66-89.

[15] 樊霞,陈丽明,杨小婉.985高校SCIE论文中的校企合作现象——规模、强度与国际影响力变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67-71.

[16] 张想玲.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合理构建[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29(4):67-70.

猜你喜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自动化(2022年2期)2023-01-07 03:51:56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机器人比赛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组建“协和队” 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年第36卷文题索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年第35卷文题索引
《疾风图》
人民交通(2012年6期)2012-10-26 05:31: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