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POC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

2018-01-25 03:28:02李月
现代计算机 2017年36期
关键词:限制性学习效果学习者

李月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广州 510650)

1 SPOC模式的特点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近两年来随着MOOC教育模式发展沉淀后产生的新概念。SPOC概念最早由加州大学伯克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并使用[1],主要对于MOOC中的“Massive”(大规模)和“Open”(开放性)特征做出了改进。在MOOC教育模式下,遵循的理念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可面向全球招募学习者,不设置学习准入门槛,数百、数千甚至上万的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上共同学习和讨论。该模式的产生,打破了以往“围墙”式的传统教育模式,但同时也出现了课程低完成率、高辍学率、教育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通过MOOC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和反思也表明,虽然MOOC教育模式扩大了大学教育的受惠范围,但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这种模式还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因此,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模式——SPOC因时而生。在SPOC模式中,S主要指“Small”,也就是小规模,既学生规模相较于MOOC中的大规模而言,人数做出了限制,一般限定在几十到几百之间[2]。P主要指“Private”,是相对于MOOC中的“Open”概念做出的改进,主要指对学习者进入学习的条件作出限定,取消了随意的开放性进入标准,改为一定条件的限制性准则,达到标准的申请者才允许并被纳入SPOC学习课程中来。这一改进,使得MOOC教育模式更加适应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能提升学习效率。

2 在线学习系统

在线学习(E-Learning)是随着网络技术普及所带来的学习行为变化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广义的在线学习指运用电子技术进行的学习行为,包括基于电视会议、CDROM和网络的学习行为,而目前的在线学习概念,则专指基于网络的学习[3]。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在线学习具有不受空间限制、学习时间更加灵活、更能营造一对一教学情境、能容纳更多学习者等诸多优势。在信息化时代,在线学习无疑将成为越来越普及的学习方式。

“在线学习行为”不单单指发生学习的行为和动作,而是包含了学习情境外在因素及学习目的内在因素的综合概念。学习情境是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及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四位一体统一构成的,简单来说,特定学习者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进行特定内容的学习,既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一般划分为课堂内及课堂外两部分,而在线学习的学习时间大部分发生在课堂学习之外。学习环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教室、图书馆、寝室、甚至是公交车都可能成为学习发生的环境,而对于在线学习而言,学习环境又根据在线学习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使用PC端设备进行在线学习的用户而言,学习环境多为家里、办公室、实验室等固定场所;而对于使用移动端设备进行在线学习的用户而言,学习环境多为沙发/床、公共交通工具、咖啡馆/餐厅等位置分散、不固定的场所。从在线学习的学习内容来看,不同年龄层学习者关注在线学习的内容也存在差别。

3 SPOC模式下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

3.1 系统平台

据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移动互联网设备大力发展的现代,近七成的用户表示在线学习一般都是通过移动设备,比例高达69.3%,其使用方便,携带更为便捷,并且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仅30.7%的用户表示会使用电脑进行在线学习,学习地点更加固定[4]。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能硬件设备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更加青睐通过移动设备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在移动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占比上,安卓操作系统占有绝对优势,大部分的在线学习者会选用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端设备进行学习,且据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学习者一旦安装了移动学习App,则不会轻易将其卸载,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见图1)。因此,在开发基于SPOC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时,应优先开发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在线学习系统。

图1 APP用户卸载率

3.2 在线学习内容设定

据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与教师/同学互动和提问答疑功能是用户在线学习产品中最想要的功能,比例分别为16.6%和23.17%,大部分用户使用在线学习产品是因为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将知识吸收,需要在课后更加巩固,因此他们需要跟老师或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用户还希望获得与教材配套的信息资源,获得知识点辅导等。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线学习系统需求最大的内容为互动答疑及资源获取、知识辅导功能,因此在线学习系统的建设也应该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3.3 系统中的SPOC限制性设计

SPOC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加入了“Private”的限制性特征。相对于MOOC体系下的开放性而言,SPOC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出了更多要求。MOOC体系下不论学习者的准入环节还是学习过程监督环节都几乎不存在强制性要求,属于“宽进宽出”普惠性教学模式。但正因为此模式不存在限制性要求,完全依靠学习者的自我约束来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学习者不珍惜学习机会造成对学习资源的浪费。SPOC模式更具有“严进严出”的特点,从准入环节即加入限制性措施,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学习评价的改进给予学习者更大的限制性压力,虽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习资源受惠群体范围,但从资源利用率及学习效率上来看,更利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基于SPOC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整体架构包含后台管理及前端展示两部分。限制性策略的实现逻辑主要在后台管理部分实现。在线学习系统中主要用户包含系统管理员、教学组织者以及学习参与者三方面,其中SPOC模式下的限制性特性主要由教学者组织实施。教学者Actor在系统功能性需求上的用例图如下图所示。

基于SPOC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与传统学习系统的区别在于加入了限制性策略。“Private”的限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学习准入限制、资源获取限制以及互动交流限制几方面。

(1)准入限制性设计

MOOC模式下造成高辍学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习者准入门槛过低。提高学习准入标准,将资源合理分配给学习欲望强烈的学员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完成率。系统在设计时主要目标用户为在校大学生,因此学习者账号采用两种方式生成:第一种为系统管理员根据在校学生信息自动导入账号,不允许直接注册成为在线学习系统用户;第二种为系统提供给非教学管理班级以外的兴趣学习用户,该部分用户允许通过注册申请账号,但该部分用户在申请账号及申请学习课程时,需要首先完成课程资源教学者设置的“学习能力评估”环节,教学者通过“学习能力评估”判断学习者初始水平及学习欲望程度。该设计能有效筛除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控力差的用户,避免造成学习资源及教学者时间、精力的浪费。能力评估限制策略逻辑如图3所示。

图2 教学管理用例图

图3 准入限制

(2)资源限制性设计

学习过程中的有效监督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及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碎片化”学习是MOOC及SPOC诞生的一大特点,能充分分解知识,让学习者在即使等车的几分钟内也能完成某个小型知识点的学习。但知识点终归是存在逻辑联系及体系的,如果任由学习者漫无目的的在知识点里随机学习或随兴趣学习,可能无法实现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及融会贯通。因此,在SPOC学习模式下,还必须设定有效的学习限制策略,不允许学习者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学习,既学习中的部分“逆碎片化”。在SPOC限制性学习方式下,有必要加入知识点学习的准入限制策略。课程组织者应对知识系统有完整系统的了解,充分梳理出知识点体系中的“关键路径”,处于“关键路径”上的知识点,不允许随意进入,必须在完成该知识点必备前提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方能进入学习。这一策略的加入,能有效保证学习者学习体系的完整性,构建相对完成的学习路径,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具体系统设计上,对于单个的学习资源,教学者需对其设置“学习准入前序资源”或“学习准入积分”条件,学习者与学习资源间的类图关联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资源利用限制

对于存在明显前序及后继逻辑联系的知识点应设置“准入前序资源”限制约束,确保学习者完成关键路径上的学习任务,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对于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可由教学者自行选择是否设计“准入积分限制”措施,以激励学习者通过学习累计积分获得学习机会。

(3)交互限制性设计

在SPOC模式下,在线互动及讨论时也有必要加入限制性策略。例如,在SPOC系统里可以加入“学习积分”这一概念,达到课程组织者设定的积分要求方能进入特定问题的讨论,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课程资源学习获得积分。这些限制性策略的加入看似缩小了讨论者的范围,限制了学习者通过互动获取知识的渠道,但在在校大学生这一SPOC特定的学习者范围内,这一限定措施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竞争性和学习动力。“学习积分”及积分带来的特定功能就像游戏里的关卡或者装备,不仅不会限制学习者,反而会激发学习者挑战难度的愿望。在具体系统实现上,从信息传播及资源普及的角度考虑,所有学习者与教学者、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都应对全体成员可见,但对于学习疑问提出者而言,可设置回复限制条件,例如只允许学习积分达到一定数值的用户回复等。对于教学组织者,可依据互动交流表现给予用户“点赞”或增加学习积分的奖励措施。

通过以上三点限制性策略设计系统,能形成竞争性的学习机制及“严进严出”的学习过程监控,使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 系统可改进的方向

基于SPOC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吸取了MOOC建设大潮后的反思及经验总结,是对传统在线学习系统的改进,但SPOC概念诞生并进入中国至今也不过三年时间,许多概念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未经实验数据证实其具体效果。本系统还可在设计中加入更多数据采集环节,通过学习者行为数据及学习效果数据来论证SPOC模式的效果或者改进方向。如,对于SPOC模式而言,“Small”也是该模式下的一大特性,而学习者人数“Small”的控制范围却无定论。系统还可在设计中加入学习者人数自定义功能,通过教学者调整学习者范围并分析学习效果数据,得出最佳的“Small”数量范围等,这些方面都可成为系统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1.)

[2]崔玲玲,张媛.SP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5).

[3]杨为民.在线学习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4]2016在线教育市场调查报告[EB/OL].http://www.51diaocha.com/report/5701.htm?ruid=1000098.2016-09-01/2017-10-04.

猜你喜欢
限制性学习效果学习者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莲心宝宝有话说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