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世公司拥有成熟的产品线、优化的制造工艺以及娴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我院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院挑选一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实施学徒制试点,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特点相符的教学体系,以便今后推广到其它专业,使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区域特色 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039-01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等精神指导下,许多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我院亦与德国博世公司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并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建立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围绕建立体现学徒制特点的教学管理、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方法等进行实践。
一、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符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校企协同;开放的管理过程和方式;灵活的时空、身份、教学安排;培养形式、考核方式体现实践性;在灵活、开放的基础上,必须系统的培养学生,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1.建立弹性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
现代学徒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跨界教育。因此,教学管理应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建立学生管理系统,引入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企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2.重构实践管理体系
实践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点和精髓,对实践体系的管理就显的十分重要。实践课程体系在原有单一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研讨实践目标和实践环节,做好实践环节的具体计划安排。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管理由单一的校内实训管理,转化为时间交错的校企交替管理,在形式上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开发专门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企业“学徒”的监督、指导、考核。
3.健全师傅认定机制和教师职业能力提高机制
现代学徒制中,学校内有教师教学,企业有师傅指导,对教师、师傅的考核与管理更加复杂。首先,明确企业师傅的认定标准,企业师傅的工作内容,注重企业师傅的教育能力培养。其次,提高校内教师职业能力,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对教师实行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
二、改革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顺利进行的突破口是改革课程体系,要依据相关专业情况重新建构课程体系,从而适应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学校和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进行课程设置,体现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的交替,依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开发,需要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交互学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打破学科界限,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观,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课程内容与结构布局的关联性,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注重与真实岗位的衔接,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建立“双标准”的评价体系,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注重职业认同感的培育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变革教学评价模式
学校改革以往学生评价内容和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管理,因此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教学评价机制,参照行业标准,对每门课程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采用自评、互评、师(教师、师傅)评相结合,以学生能力为中心,学校、企业一起参与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构建评价体系
构建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内容的评价体系。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培养目标为“面向生产一线,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机械、电气技术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能从事产品和设备的制造、装调及维护的高技能人才”。从事岗位主要是设备操作员、安装、调试和维修技术和管理人员。因此应以企业制造、维修岗位为基础,解决学生学习内容和企业工作岗位需求间的矛盾,构建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2.以师评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的评价体系的主体应该是师评(师傅和教师),企业派出师傅和学校的指导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形成自评和互评,此外引入家长评价。不同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方面对学徒制的教学效果给出不同的评价,互相印证,从而得到公平客观的结果。
3.侧重岗位評价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现代学徒制师傅和徒弟的关系是在企业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是基于工作岗位的技能,所以对该技能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内容,对多个工作岗位技能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学徒制学习效果,判定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我院与德国博世(BOSCH)汽车柴油系统股份公司校企合作,以区域特色现代学徒制为抓手,探索校企共同培养,完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兼结合、互聘共用的双导师队伍,在改革教学管理、重建学习载体、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推广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婷,张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2):15-16
[2]白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234,254
[3]顾宏亮. 基于“校企双制、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27):100
[4]徐芬.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7,(24):80-83
作者简介:
范文宇(1981.07-),男,江苏无锡人,本科学历,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现有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