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德万
【摘要】随着我国实行教学改革以来,体育院校系的相关毕业生的市场供需结构在逐渐的改变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较为险峻,对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核心竞争能力是工作的重点,对此本文是探究了体育院系大学生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关键词】体育院系 大学生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核心竞争能力是体育院系工作的重点。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尚未完善,处于改革时期,对此体育院系的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任重而道远。对此,本文对如何完善体育院系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一、增强全程化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就是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执行就业指导相关理念,并不是在学生毕业期间,开展临时的集中指导工作。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形成与塑造期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可以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以及学生职业道德的构建,虽然大学生就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功能,但是因为在校生活与社会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指导,学生自身的自我评价缺乏精准性,在其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无法做出与自己相符合的抉择,一般会呈现较为消极的、片面的、过于负面的情绪,学生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没有明确的目标,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顺利就业。对此,教师在大学时期,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就业指导,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就业意识。例如,在大一阶段,可以有针对的开展相关职业生涯规划,优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体育院系的主要教学课程、项目、素质要求以及相关就业趋势等。这样可以在大学生初始阶段,让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发展有着充分的认识,提前做出相应的职业计划,为学生大学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明确目标与方向。
其次,就业竞争的本质就是学生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竞争,但是内在的核心竞争能力实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累积形成的,是在一种长期的训练与指导工作中形成的。对此,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要正确的认识到到现有就业指导系统存在的弊端与不足,要立足于当代,完善就业指导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通过大胆的创新改革,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在大学阶段的提前介入,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征的分析与了解,明确重点,确立培养目标与方式,在四年的大学教学阶段构建一个系统的就业指导
体系,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指导力度,要做一个长期的教学转变。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明确设立一定的培养目标与规划,真正的做到未雨绸缪,使学生对自己、以及职场进行全面的了解,加强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知识构造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综合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内在特点,有针对的构建科学的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保障学生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系统的指导,进而加强体育院系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提高其整体就业率。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进而为社会提供更为优秀的专业体育人才。
二、基于市场导向,有效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就是满足社会中不同领域与范围内的实际需求。这与社会因素、就业人才以及用人单位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社会需求的供需关系平衡程度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体育院系要基于实际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合理的進行人才培养,对于一些稀缺专业要起到足够的重视,明确体育人才的培养防线,避免在一个专业中出现过多的人才,要基于市场对专业进行系统有效的完善与调整。
其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体育院系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实践能力,这对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种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专业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等,加强与相关体育事业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实习机会,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构建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队伍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较为关键的就是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高效要完善自身的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水平,进而树立专业的就业指导系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专业师资队伍的构建,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水平,有效的强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现阶段,我国体育院系的专业指导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尚待完善,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学校要通过各种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完善其职能。例如,加强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相关资讯学相关素质能力,教师通过系统的培训与提升,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状态、人才就业趋势的掌握与了解,进而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通过专业职业指导、职业咨询以及专业的职业测评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指导效率。高校也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招聘工作的重视,通过专业的指导人才的聘请,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教师、辅导员以及相关学生干部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为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优化素质能力
首先,加强相关专业课程优化,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素质能力的高低,学生是否具有较为优质的身体素质能力以及专业的技术动作与学生的教学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教师要通过优化专业课程,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要通过公共课程与选修课的完善,加强学生自身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素质,通过各种团队合作、互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其次,构建系统的网络化就业指导框架。网络化指导在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就是在大学生现阶段就业指导的相关信息基础上,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就业咨询以及相关就业服务等内容,有效的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化,实现社会相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实践中,就业指导网络化主要包含了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的就业指导与基于相关用人单位构建的互选信息平台。
第一,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的就业指导模式。可以有效的完善传统就业指导中的不足与缺点,提高指导效果;明确具体的指导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网络,完善教学内容,有效补充教学观念与范围。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与兴趣,根据学生自身的就业倾向明确学习方向,为学生提供自我升值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综合信息进行掌握,为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第二,其中基于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构建的互选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便于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信息的选择,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有效的规避了全程化就业指导存在的弊端,使得现有的就业指导系统变得更加全面、有效。
结束语:
体育院系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以凸显,而通过完善全过程就业指导模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的开展,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构建基于市场的培养目标与方向,为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的明确了具体的方向,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素质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