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波
【摘要】企业投资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投资效益和投资风险属于正相关关系,所以,企业想要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必须加强对项目风险的有效控制。据此,本文主要对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企业 投资项目 风险控制
一、影响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因素
(一)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
企业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与约束机制,这是致使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发生的关键原因。其中,大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是单纯从企业会计核算中了解相关信息,但是对于日常经营管理却缺乏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只是遵循领导的意愿进行管理,并没有贯彻落实财务监督,从而使得企业对资金使用失去控制。
(二)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分析
错误的投资决策,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而且,还有一些企业在投资前,只是单纯凭借个人经验,且不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过于追求多元化经营,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以此使得投资项目后续资金不充足,只能使用企业主营业务资金,从而直接影响了主营业务的经营,最终导致资金链中断。
(三)对投资客体的分析不够充分
企业投资的直接性原因就是从投资客体中获取利润,因此,投资客体的经营管理状况将会对企业的投资风险造成直接影响。部分投资者太过重视投资客体的财务报表,只是根据对方的财务报表状况,做出投资决策。财务报表虽然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财务报表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误差,甚至有可能是经营者完善过的报表,并不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四)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较差
部分企业投资人员只能看到市场热点,并没有意识到市场环境的变化,看到别人挣钱就盲目跟风,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经营能力,缺乏对投资风险的有效估计,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无法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的投资风险意识相对较差,在内部控制中,并没有设定风险管理的专门负责人,在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的限制设定上也不够完善,从而导致难以真正落实到企业实践中去,风险管理过于形式化。
二、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投资项目风险的识别
1、分析法。分析法主要是应用于分解原则,分解原则即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容易认识的事物,把大系统分解成若干小系统的方法,也是人们在分析风险问题的时候,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于采取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
2、调查法。调查法主要是专家调查法,在一些情况下,风险识别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或经验相对不足的时候,分解原则和其他识别方法的效果并不够好,那么就选用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3、幕景分析法。幕景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描绘各种变量影响和决定的诸多幕景,以此识别出多种风险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的方法。幕景分析法的研究重点是,在某种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整个情况是怎样的,会发生何种风险,幕景分析的结果都是通过一种比较容易懂的方式体现出来,以便于为决策者提供有效依据。
(二)投资项目风险的衡量
衡量风险就是指对某种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范围和程度进行测算、预估,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概率统计知识,其主要包括对风险大小的定量估计、风险危害基准的设计等。在投资时,因为知识与信息之间的差异,存在着整体风险评估与个体风险評估、不同个体风险评估之间存在的差异。但是,对投资家而言,其所选择的投资对象一般都会比社会认定的风险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所拥有的信息更多,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信息量的提高将会进一步修正投资者对投资对象风险的评估,从而淘汰高于社会认定风险的投资项目。而同一投资项目,因为相同的原因,不同的投资家在评估风险时,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具体的风险衡量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合成估计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合成估计法,其可以促使估计值更加客观和准确,从而实现主观估计转向客观估计。
(三)投资项目风险的控制
1、完全回避法。完全回避法主要就是远离风险因素,从高风险环境中撤出,以此完全避免风险损失的效果。完全回避法是一种非常消极的风险处理方法,而且没有任何直接成本,但是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获取利益的机会。完全回避法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即发生风险损失的概率极大;风险损失的概率和发生损失后果的严重性都很大;选择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成本都高于可能发生的损失。
2、风险控制型方法。风险控制型方法不仅有损前的风险处理,还有损后的风险处理。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其一,个别或局部治理法。此方法是风险处理方法中最为直接的方法,其是根据风险识别和衡量分析之后,发现的主要风险分布环节或局域,并对症下药,采取直接的整治和纠正,可以划分为事先预防和事中治理。个别或者局部风险治理从损前预防开始,始终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以此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确保企业能够低风险运行,这是风险处理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方法。其二,风险转移法。此方法主要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风险转移到企业外部的一种方法,风险承担人从企业转变成其他企业、个人、社会或其他经济组织。经济风险一般不能通过购置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移,但是,还有一些是能够购置特别保险的方式,例如,向银行购置保理业务,将应收账款风险转架给银行,代价是支付一定的保理业务佣金。就投资企业而言,这是最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其三,降低损失法。在损失发生之前,或者损失发生过程中,采取各种风险处理措施,依旧不能消除或者减弱风险的时候,只有采用降低损失法,也就是将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到最小,自身承担风险责任。就风险企业而言,主要采用的是应急措施方案。
结语
总而言之,投资风险是伴随着投资活动而衍生的,而企业投资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分析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强化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可以进一步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在企业经营中,风险与收益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时,必须充分掌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性,科学分析投资项目,有效规避高风险项目,健全内部风险控制结构,把风险严格控制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以内,从而确保投资项目获得良好的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