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的日子终会来到,集结的号角再度吹响。在担任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4年零5个月后,张丕杰踏上新的征程,一汽集团采购部部长、助力于红旗复兴更重要的使命已在等待着他。
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企业并没有举办欢送会,但对每一个一汽-大众人来说,心中都荡起不舍的涟漪,大家为他祝福,他身边的同事甚至有了为他解脱感到的一丝高兴:“过去4年多来,张总太不容易!”
2017年是张丕杰迈入汽车圈的第34个年头。基层技术人员出身的他,曾先后在一汽集团热处理厂、计划财务部、轻型车厂、进出口公司以及—汽轿车等不同岗位历练,并在技术、采购、财务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岗位不同,职责变了,但这么多年下来,张丕杰还是那个张丕杰,低调、谦逊、实干依然是他身上最明显的标签。
了解张的人知道,他不是一个外露的人,有了压力困难总是往自己肩上扛;他更是一个对汽车痴迷的人,这些年来全情投入,丝毫不在意白发已爬上双鬓,皱纹攀上了面容。
2013年,张丕杰高位接盘一汽-大众。按照惯性思维,从自主转战合资,会是一个“美差”,尤其对于一汽-大众这样的优质企业而言。但事实远非如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体量不断膨胀的过程中,张丕杰考慮的是如何避免风险“不犯错”,与数字目标相比,他面临的挑战更多是在于如何严控质量,尤其是在规模迅速扩大之后,每一个细微的质量问题,带来的都将是规模级的损失。
4年前,到一汽-大众不久,张丕杰告诉记者,一汽-大众最可贵的品质是“稳定重复的力量”,他不仅要给予企业稳定的支撑,更要带来宽广的视野,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如何在全价值产业链上实现体系再造,打造一个具有完整功能乃至百年老店的企业根基。
4年时间并不算长,但足以留下弥足珍贵的印记。从2014年的“挑战”、2015年的“夯实”,到2016年的“发轫”、2017年的“专注”,张丕杰每年都会给一汽-大众的发展定调。在冰冷的产品之外,用温度和人文关怀带动企业前行。
悉心浇灌终于灿烂花开,过去4年多时间里,以多维度体系衡量,一汽-大众已成为中国最卓越的汽车企业之一。
在经营业绩方面,连续刷新产销纪录,2013年产销突破150万辆,2014年突破175万辆,2016年产销突破190万辆;在基地布局方面,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华东基地以及华北基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性战略布局已经形成;在张丕杰任期内,一汽-大众发布“创·享 高品质”的企业品牌理念,并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高度,力求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典范;2014年,一汽-大众制定了“2020战略”,持续推动体系能力提升,这也是他将一汽-大众带到什么样高度的答案。
经过多年努力,一汽-大众已构建出面向2020乃至更久远未来的绿水青山,呈现出一片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前瞻布局 水滴石穿
旁人眼中温文尔雅的张丕杰,骨子里有着远超常人的果敢刚毅。
“一汽-大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但随着规模做大,遇到风险的可能性也不小,必须重新梳理风险管控。”4年前刚接盘一汽-大众时,张丕杰就意识到,百万辆庞大体系,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大方向决策上不出错,同时做好风险的评估和管控。
为了打造“高品质”的金字招牌,张丕杰“挂帅亲征”,亲自管理有着2100多人的质量保证部门,并提出“全员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他看来,质量是一汽-大众公司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质量二字最基础,但做好却也最难。”
在坚持高品质造车的同时,围绕着“2020战略”,张丕杰将当前经营工作与企业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齐头并进,推进实施。
在他的主导下,完成了一汽-大众合资合同延长25年的签约;完善了新基地布局,完成了一汽-大众华东基地青岛工厂的奠基,完成了华北基地的选址,预计到2020年,一汽-大众将形成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华南佛山、华东青岛和华北天津五大生产基地,具备300万量级的产销能力。
不久前,张丕杰还就“工业4.0背景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之路”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一汽-大众未来要在智能制造方面积极探索,倡导汽车制造的持续创新,致力于打造“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全面对接的范本,推动中德合作全面升级。
张丕杰认为,这些年来如果说一汽-大众的成功有什么奥秘的话,那就是“水滴石穿”。“水本身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是重复的力量,是稳定的力量,一汽-大众追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追求稳定的重复。”
责任担当 驱动未来
据统计,自企业成立至今,一汽-大众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约4000亿元,为4万余名员工提供了工作岗位,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近50万人就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汽车市场繁荣贡献突出。
张丕杰认为,创造税收和解决就业固然不错,但对一个完整的企业而言这还不是全部。自到任开始他就提出,一汽-大众作为一个百万辆规模的庞大体系,它本身就是一个品牌,而且这个品牌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理念。不再是单纯追求速度和数字,转为讲究质量和效能,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成为一汽-大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早在2012年,一汽-大众率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国内第一个发布第三方验证报告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希望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张丕杰表示,“未来一汽-大众会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和今后工作的重心,惟有责任方可驱动和成就未来。”
张丕杰认为,一汽-大众作为年销售在30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_面向未来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追求全价值链的能力提升,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3年前,在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时,一汽-大众发布了全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正式将责任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不久前,站在1500万辆的新起点上,张丕杰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成果,依旧不谈业绩谈责任。endprint
做好基础责任的同时,社会责任方面,一汽-大众每年投入超过4600万元,努力实现“成为中国社会责任典范企业”的目标;环保项目启动以来,目前共有12个项目获得一汽-大众资助;“爱佑·一汽-大众奥迪宝贝之家”已经收治病患孤儿1168名,帮助11011名完成救助获得新生……
这些只是近年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冰山一角。张丕杰多次强调,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最重要的“责任”二字。“这两个字是骨架。就像人无骨架无法茁壮成长那样,一汽-大众也在成长过程中正脊梁、顺骨架,我们要做有担当的企业!”
情归自主 梦回红旗
不久前的一天,坐在长春赶赴北京的航班上,张丕杰观察到,机翼下没有雾霾的河流、山川是那么清晰。万家灯火、点点星光,犹如一道金色的银河,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风景。一向感情内敛的张丕杰不由得感叹:“中国很美。”
中国经济在疾风骤雨的30年高速发展后,繁荣表象下的问题开始一个个显现。某种程度上,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正是为了达成“山更青、水更秀”,没有雾霾下的自由呼吸。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方式换挡升级显得更加迫切。
作为目标300万辆级别、国内最大的合资企业之一,一汽-大众也将呈现不一样的新常态。特别是在合资企业未来的方向和定位上,张丕杰前瞻性地指出:合资企业也需要做百年老店。
张丕杰认为,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兴盛的时期都是开放的时代。而汽车工业的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合资企业需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张丕杰多次提出:后合资时代的合资车企,必须坚持是一个完整的企业理念,避免淪为代工厂。
虽然合资企业承接了股东方的诉求,但也要有自己的战略规划,要具有从研发、采购到营销、售后等完整的体系能力,有自己完善的供应商、经销商体系,有自己独立的企业文化。
“合资企业要做的,是大力提升本土化的开发能力”,这也是张丕杰提出合资车企必须全价值链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他说,“本土化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快速迭代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诉求。”
在打造出国内最成熟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体系能力基础上,张丕杰进一步指明方向:后合资时代的合资企业,需要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本地化能力,布局好新兴业务领域并做好体制、机制与人才的配套,更要做好面向新能源的技术储备。
早在2017年年首,远不知道自己将要调任红旗的时候,张丕杰再次真情流露,再度谈起魂牵梦绕的红旗隋结。“其实我也一直在想红旗的未来,一汽这几年来在红旗的制造技术上还是有很多积累,品质也有了很大提升。”至于未来,张丕杰建议:这些年来国家在新能源有了工业积累,动力电池了很大突破,另外,互联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如果能够将这两种技术方向结合起来,我想红旗会成功的。”那一天,张丕杰关于红旗说了很多,谈兴甚浓,意犹未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