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不同于数学,有令人费解的题目,它的成效性往往不如数学来得直接明显,所以很多学生会感觉语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在课堂上也可以看到认真听课者寥寥无几,那么如何进行语文课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呢,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桂花雨》为例,谈谈小学语文课文的语文教学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文
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道:“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的确如此,语文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一个人的言谈,更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而说话是正常社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美的言语往往可以使我们收获意外的惊喜,所以,可以说语文是人生的基石之一,那么,小学语文的学习则更是基石之基石,做好课堂引导,把握文章情感节奏,以及细致研读是教好语文课程的关键。
一、 趣味导入、引发兴趣
课文导入是语文课的重要一步,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也是如此。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间的兴奋转移到课堂上来,更好更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接受语文课堂的熏陶。课文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悬念导入、复习导入、问题导入等,这里我将采取问题导入与复习导入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我预备的问题是:“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和《梅花魂》,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前两篇课文都与故乡有关,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在此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大家,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呢?你为什么还记得呢?”这样类似简单的问题是最好的开场白,首先,它没有对错之分,其次,可激发课堂氛围,使大家融入其中。此过程在五分钟左右即可。
二、 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任何一个人的个人行为都是有其社会根源的。因为,在解读课文时,千万不可忽略作者生平的重要性,了解作者,才能更好的读懂课文,但是,一个人的一生往往是多姿多彩,经历颇多的,所以在进行作者简介时,教师应充分注意择其益者而讲之。比如一生中的转折点、与课文有关的人事,这应该是必要的介绍,对于小学生,则更应该简而又简,一遍理解。如本文作者琦君,我对其简介如下:出生于浙江温州瓯海瞿溪镇,后迁居台湾,是宝岛台湾当代著名文学作家。她擅长写散文,她的许多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多国语言。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桂花雨》《读书与生活》等等。上世纪70年代随夫君留居美国。本文写于作者定居美国时期。十分简短的介绍,说了两件事:①中国人后定居国外,②本文是在异国他乡时写的。通过这样一个介绍,文章情感线索则不难把握。在此,有一个问题是教师不容忽略的,那就是课文不等于作者原文。课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有目的地修改了文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拿此文来说,教材内的课文的主题思想与作者原文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十分注意用词以及思想的传达,比如课标的某些思想并不一定是琦君作者本人的思想。
三、 进入课文、仔细研读
(一) 反复朗读,提高朗读能力,掌握课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在课堂上,语文则是一个口头学习书面文字的过程,那么,朗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中国也有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虽不是十分明智之举,但也却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尤其对于略读课文,重点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所以,反复的朗读是必要的措施之一。这里,可以适时地采取全班齐读、分段朗读、小组朗读等方式,教师可在此时传授朗读技巧,通过朗读来掌握课文内容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 问题先行,激发学生思考,体会文章细节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而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就在于文章细节的把握程度。精读课文十分重视细节的把握,教师一定要把一点一滴全面贯彻到才算好,而略读课文则不同,略读课文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故此,教师可通过几个问题,加以适当引导即可,点到为止。如这篇课文我设计的问题有:①课文标题是“桂花雨”那么什么是“桂花雨”?同学们是否见过“桂花雨”?(用课文中的话回答)②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③大家来思考一下,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通过引导正确答案,最后总结学生回答,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即可。
(三) 自由讨论,增长课外知识,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课文看似到此结束了,但是千万不能忘记语文课外知识的拓展这一环节。预留最后五分钟,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语文课外知识能力,同学彼此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环节。如本文,可以让学生讨论回答:古人写过哪些桂花的诗词。
四、 结束语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严格安排好教学环节,使每一环节达到应有的目标,同时,每一个环节都应考虑到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重要性,秉着一切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为原则进行语文教學。
作者简介:
杨淑凤,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四块石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