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编者:移民不仅是地理上的位移,带给人更多的是人文环境的变化。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拉近,新一代的移民和出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但无论是从农村移民到城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者是从一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实际上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在适应环境、学习经验和保持自己特色之间寻找平衡、求得发展。身在美国的顾百里和郭志苓一家的经历和感受会给我们以启发。
顾百里是德裔美国人,国际知名汉语教授。妻子郭志苓,结婚后从台湾移民美国。儿子顾皓元,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历史专业在读博士。
顾百里的遗憾
六十多年前,父母带着几个月大的顾百里从德国移民到美国,但他的父母始终没有接受美国文化。他们觉得欧洲文化要好太多了,所以常批评美国不好。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德国人,包括菜贩和牙医。平时百里也只跟两个妹妹玩,很少出去。
上学后,当美国小朋友拉着他一起打球时,父母却让他读书。因为他们认为打球容易受伤,又浪费时间,学不到什么。顾百里说:“我记得小学打球分队,别的小朋友说我是小纳粹,都不要我。我读书总是班里的第一名,但体育方面却是最后一名。美国社会很看重美式足球、篮球、棒球这些体育运动,如果不参与其中,就很不利于融入身边的朋友圈。我很高兴儿子皓元的社交和体育都比我好得多。”
郭志苓的纠结
郭志苓从小在台湾长大,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妈妈,同样认为读书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当儿子顾皓元频繁跟小朋友们一起出去踢球时,她非常纠结。但一则有关“香港和台湾华人召开记者招待会,指责哈佛大学歧视他们孩子”的新闻引起了她的思考。那些家长责问哈佛大学:为什么不要这些成绩更好的中国孩子,卻录取那些分数稍低的白人孩子。哈佛大学的答复是:我们不只是要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的是什么都好的孩子,包括你的领导能力、特殊才能、社会服务与合作精神等。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挣扎,郭志苓最终觉得:儿子皓元在美国出生和长大,他就是美国人,也必然要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如果皓元适应并认可这样的文化,每天都很快乐,并且有利于他的长期发展,父母就应该尊重他的兴趣,而不要过多干涉。虽然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必须是学习,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不能给孩子灌输“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妈妈放了手,顾皓元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幅增加。他还发起在校义务为同学补习数学和英语、替慈善组织募款、假期用自己募捐来的款项去国外做义工等活动。皓元的领导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先后被同学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和校报主编。同时,皓元常年参加学校的长跑、田径和滑雪队,不但运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施展的机会,还均被推选为队长。因为每天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皓元总是会非常投入。虽然忙碌与疲惫,但却乐在其中。
看着儿子因运动而强壮的身体(皓元从三岁到十八岁高中毕业从未感冒过)和从各种课外活动中得到的锻炼,郭志苓深感她的放手没有错。优异的学习成绩,特殊的美术才能,以及因参加各种竞赛而赢得的全州、全国及全球的各种奖项,使皓元元在申请大学时受到了特别青睐。
郭志苓和顾百里们愿望
郭志苓是个热情而有爱心的人,而且她与那个时代所有中国移民一样,有着赢得周围人和社会尊重的使命感。她说:“在美国,不管你是什么国籍,人家看你黄皮肤、黑头发,就认为是中国人。所以我样样都要尽力做好,特别在我们不太擅长的社交方面。”顾百里和郭志苓都认为:社交并不是仅指一起聊天,而应被当作培养人文素养与合作精神的过程。这些都是美国社会特别看重的基本素质,长远来看,也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让儿子皓元有更多的社交机会,交到更多朋友,志苓付出了很多努力。从皓元上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每年过生日,他们都会请全班同学来家里玩。郭志苓说:“我们会提前准备比萨、饺子、蛋糕、巧克力、冰淇淋、西瓜等,一大堆好吃的。孩子们就像吸尘器一样,全部都能吃下去。”
儿子上学以后,老师经常会布置小组研究课题。这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目的是训练孩子与人合作的精神。每到这个时候,郭志苓一定会给儿子同组的孩子家长打电话,邀请孩子们到自己家里来。功课结束后,也一定请他们吃中国饭。帮助皓元建立一个“小中国人”的积极形象和人际关系。
孩子的学校或班级搞活动时,经常邀请家长帮忙。每到这个时候,郭志苓总是很积极地参加。有时给其他孩子补习功课,有时帮老师准备上课要用的材料,有时帮孩子们做蛋糕。儿子皓元上高中时,志苓还在学校的“大学与就业办公室”做了四年的义工。郭志苓当初并没想到,她这四年所学的东西,在皓元申请大学时派上了大用场。
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喜爱,从儿子皓元上幼儿园起的每个学期,郭志苓都会被请到儿子的学校做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有这样的机会郭志苓很高兴,因为一方面可以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能帮皓元交朋友。她每次去之前都会做充分的准备。比如从市场上买些桔子(吉利)、柿子、花生(长生果)等有特色或有寓意的食物,从图书馆借来按古法印制的图书,准备好笔墨纸砚,还有包饺子用的馅料和饺子皮。她会现场给孩子们取中文名字,教他们写在纸上带回家;会把包金纸的巧克力放在红包里发给每个孩子;还会教他们包饺子,并在现场煮着吃。志苓的每次活动都受到孩子、家长和老师的特别欢迎,督学和校长也来听课,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欢声笑语一片。
在父母的影响和引导下,顾皓元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有合作精神,同时还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逐渐成为学校多个社团和运动队的核心人物。顾皓元的综合素质与他的学术潜力在申请博士的过程中显得非常突出,当他继本科后第二次婉拒哈佛大学以最优厚的奖学金和研究支持为条件发出的录取邀请时,顾百里和郭志苓都感觉到了儿子的成熟、自信与坚定。
由于血缘关系,顾皓元游走在中国、德国和美国文化之间。他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感到身份定位的困扰与迷茫。但由于父母的积极影响和自身努力,多民族的文化背景让他比同龄人有更多的选择、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