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8.2%,表明在同业、非标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存款派生渠道受限。随着金融去杠杆的不断深入,在2018年中性货币政策方向下,M2目标增速仍将维持低位增长。
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和9.6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3.51万亿元,同比少增1.36万亿元;新增社融19.44万亿元,同比少增4860亿元,同比增速为9.2%,12月末社融余额同比增12%。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91%,比上月低0.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7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1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1个百分点和0.5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尽管受窗口指导新增信贷规模有所下降,但企業全年的信贷需求仍在逐渐改善。
2017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44亿元,同比环比均有明显回落,但全年信贷增长强劲,2017年前11个月,新增信贷达13.27万亿元,已超2017年年初的计划(12万亿-12.5万亿元),中银国际据此认为,12月新增信贷规模的回落主要是由于窗口指导所致。受此影响,12月新增企业与居民贷款量均有明显下降。其中,企业新增贷款同比下降2528亿元;居民新增贷款同比下降1679亿元。
尽管如此,企业信贷需求依然延续回暖趋势,12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2059亿元,占当月新增企业贷款比重较11月提升3个百分点至85%。而居民端消费贷在“双11”活动效应消退后明显回落,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占当月新增居民贷款比仅为5%。展望1月,预计在经济企稳背景下企业需求持续改善,1月新增信贷规模为1.8万亿-1.9万亿元。
2017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53万亿元,全年表内信贷表现超市场预期,表内信贷的强劲增长也反映出在2017年债市低迷、监管限制非标业务的背景下,表外融资向表内转移的趋势。从结构上来看,2017年,企业融资需求回暖,全年新增企业贷款6.71万亿元,票据业务受强监管的影响,新增融资规模为-1.57万亿元;从居民端看,全年新增居民贷款7.13万亿元,在楼市政策调控的背景下,新增中长期贷款较2016年下降3800亿元至5.30万亿元。考虑到2018年企业融资需求的持续改善,以及强监管环境下表外融资转表内趋势的延续,预计2018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14.5万亿元左右,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12.2%。
12月新增社融1.14万亿元,社融同比增速微降,较上月降低0.5个百分点至12.4%,加回地方债后广义社融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至12.4%。12月表内融资规模的下降是导致社融增速下行的主要因素。此外,表外融资整体表现走弱,尤其是委托贷款,12月新增规模为602亿元,同比下降3409亿元。在2018年表外融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新增规模将继续下行。
2017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9.4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9.2%。具体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13.53万亿元,新增贷款占社融比重较2016年进一步提升至71%。在表外融资方面,全年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分别为0.78万亿元、2.26万亿元、0.54万亿元。
近期,监管层陆续出台了关于资管业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的监管新规,预计2018年非标融资监管将持续趋严。展望2018年,预计全年新增社融规模将增至20.2万亿元左右,对应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为11.5%。
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为-7929亿元,当月新增居民与企业存款表现有所改善,分别新增7797亿元、1.33万亿元。新增存款规模的回落主要受非银存款的影响,12月新增非银存款规模为-9129亿元。12月M2增速再创新低,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8.2%。M2增速维持低位增长说明了在同业、非标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存款派生渠道受限。在2018年中性货币政策方向下,随着金融去杠杆的不断深入,预计M2目标增速约为9%。
从2017年全年来看,新增人民币存款13.52万亿元,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0%,存款整体增长乏力,新增居民存款、企业存款、非银存款分别为4.60万亿元、4.09万亿元、1.23万亿元。整体来看,企业存款增量的大幅减少是拖累存款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增规模较2016年减少3.16万亿元。在企业融资需求回暖且表外信贷向表内转移的趋势下,存款增长乏力主要的原因在于同业、非标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大,企业表外融资受限,从而导致了存款派生能力的下降,预计2018年存款余额同比增速约为9%。
12月金融数据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年末贷款投放放缓;二是非银存款下滑拖累存款增长。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44亿元,同比少增4556亿元,环比少增5356亿元。一方面,2017年监管的强化导致融资需求向表内回流,前期信贷投放较快,导致年末额度不足;另一方面,年末考核压力下银行减少投放。2017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展望2018年,在全球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伴随美联储加息三次的预期和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处于加息周期对中国有溢出效应。从内部来看,中国经济逐渐企稳、不断上升的通胀预期以及大量基建项目的后续开工都会使融资需求会进一步上升。
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7929亿元,同比少增9564亿元,环比大幅少增2.36万亿元。主要原因是非银存款环比大幅下滑,预计是受资管新规影响银行压缩了同业理财规模所致。2017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51万亿元,同比少增1.36万亿元。endprint
此外,贷款增长的亮点在于中长期贷款占比的环比回升,尤其是受财政支出的影响,企业与居民存中长期贷款占比环比回升。
从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仍然是主要投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实体经济融資需求不弱。从居民贷款端看,当月居民贷款增加3294亿元,环比少增2911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接近95%。从企业贷款端看,当月企业贷款增加2432亿元,环比少增2794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在80%以上。
从银行2018年年初的情况来看,银行信贷需求持续旺盛态势、项目储备充分,预计资产定价能力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此外,资管新规的推行导致非标回表、债券发行利率持续高于信贷均有助于信贷需求的强化。
从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结构来看,受年末财政存款集中投放影响,当月财政存款净减少1.23万亿元,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分别新增1.33万亿元和7797亿元;受资管新规消除多层嵌套等规定的影响,非银存款当月净减少9129亿元。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2018年,约束银行信贷投放空间最大的因素来自于负债端存款相应的可投放资源,预计存款竞争在2018年将更加激烈,存款成本将出现上行,而银行间市场利率由于2017年监管强化导致上升幅度较大并维持在高位运行,后续同业负债压力将传导至存款端。而财政赤字率维持高位将继续提升政府及基建投资相关链条的资金来源占比,产业政策对大型企业的呵护也将强化大型银行的资金来源。
总体来看,银行存款增长结构将继续分化,具有渠道网点及政府关系优势的大型银行及具有零售护城河的银行将进一步受益于宽财政、强投资格局下的分配结构。预计该类银行资产端边际收益率上行的幅度将大于负债端成本边际上升幅度,息差存在较大改善的可能。而该类银行受益于产业政策对其客户的正面作用,预计在资产质量端也将继续受益。
12月末,M2同比增长8.2%,增速环比降低0.9%、同比降低3.1%; M1同比增长11.8%,增速环比降低0.9%、同比降低9.6%。M1和M2的剪刀差为3.6%,环比持平。M2增速创全年新低,主要原因是在去杠杆和金融监管逐步加强的背景下,资金空转减少,由此派生的存款减少。
12月社融增量1.14万亿元,环比少增4582亿元,同比少增4860亿元。主要是表内贷款增量下滑所致。表外融资环比多增1838亿元,其中,新增信托贷款、新增委托贷款以及未贴现承兑汇票环比分别多增322亿元、854亿元和622亿元,预计与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前银行理财抢投非标有关,随着委托贷款、银信合作等监管细则的落地实施,预计2018年表外融资向表内贷款回流的现象将会更加明显。直接融资依然低迷,环比基本持平,其中,当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621亿元、新增股票融资792亿元。
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深化以及后续资管新规的落地,未来将对银行业资产扩张(特别是中小银行)构成较大的压力。鉴于银行板块2018年不良反弹延续趋缓态势,部分银行息差有望改善,基本面企稳回升;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配置价值有所提升。
12月新增贷款骤减主要是持续高压调控政策所致。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贷款总额达到1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9%,增速回落56BP;短期贷款增速也回落69BP,达到9.53 %,但相比2016年高出5.43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至18.82%,略高于2016年同期值的18.72%。
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844亿元,同比下降43.81%,主要受额度限制银行暂缓放贷所致。各类贷款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值,新增贷款主要来自长贷,为5171亿元,占比超过88%,但环比减少3282亿元;新增短期贷款主要来自票据融资,年内首次突破1000亿元,环比增长1054亿元。
分贷款主体来看,居民户月度新增3294亿元,环比接近腰斩,同比少增1679亿元,其中长期贷款为3122亿元,同比和环分别少增1105亿元、1066亿元;短期贷款为181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少增523亿元、1847亿元;企业部门新增贷款2432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少增2528亿元、2794亿元,其中同比增速为50.97%。
2017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13.52万亿元,同比上涨6.94%,增速环比下降4.55个百分点,远低于预期(10%)。由于12月银行压贷,叠加2018年春节相比往年延后,预计2018年1月新增贷款或超预期。
存贷差降至43.97万亿元,同时存贷比上升至73.21%,创历史新高,这是由于存款增速下降幅度超过贷款增速降幅所致。
12月新增贷款在高压调控下出现骤减。银行业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2.69%,增速回落56BP。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44亿元,同比下降43.81%,主要受额度限制银行暂缓放贷所致。各类贷款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值。2017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13.52万亿元,同比上涨6.94%,增速环比下降4.55个百分点,远低于预期。
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存款规模达到164.10万亿元,同比增长8.97%,增速再度回落到9%以下,远低于同期贷款增速。
12月新增存款在两年后再次出现负值。银行业存款规模同比增长8.97%,增速再度回落到9%以下。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7929亿元,减少因素主要受到财政存款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的影响,其中,非银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出现非季节性大比例减少。
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7929亿元,这是继2015年 12月新增存款出现负值后,12月单月存款再次出现负值。新增存款的减少主要受到财政存款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的影响,其中,新增财政存款-12330亿元,基本与2016年持平,非银金融机构新增存款-9129 亿元, 同比减少10075亿元,预计是与金融机构资嵌套受限、去通道化有关。
2017年全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累计13.52万亿元,同比下降9.12 %,跌幅虽较上月扩大6.40个百分点,但好于预期。
12月市场利率季节性走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稳步上行,全线突破4%。1个月内期限预期收益率上涨幅度较大,超过20BP。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整体(加权平均)保持平稳,维持2.91%。但从其他期限来看,60天以上利率均上行破5%;90天期利率倒挂差异较大,达到5.59%。
12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稳步上行,全线突破4%。从月度均值来看,1个月内期限预期收益率上涨幅度较大,超过20BP,其中,2周的预期收益率上行接近40BP,长端的预期收益率上行幅度较窄,其中,9个月期限的预收益率上行仅7BP。从1月最新的数据来看,全部期限的预期收益率均出现回调,尤以短端为甚,其中,2周的预期收益率下行30BP,导致长短端利差迅速扩大。
实际上,从2017年年初银监会开展“三三四十”等专项治理活动以来,银行业就开始进入强力整顿规范阶段。进入2018年,监管层依旧保持强硬的监管高压态势,配套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监管层致力于将行业监管漏洞逐一补齐。
刚刚出炉的“4号文”附件2就明确了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上述文件共八个方面22条,明确2018年的监管重点是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案件与操作风险、行业廉洁等方面,基本涵盖了银行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2018年3月10日、6月10日、12月10日,监管文件中的一个时间节点给银行业经营念上了紧箍咒。“放弃幻想、回归本源、服务实体”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财富证券认为,行业监管规范有利于银行业长期向好发展,更看好资本相对殷实、资产结构符合监管层导向、净息差较高、资产质量转好、高分红率的优良银行标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