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文
开远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开远 661000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肌内效贴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疼痛肿胀的治疗效果,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32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肌内效贴布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326例脑卒中(肢体功能评定为Brunnstrom分期Ⅱ~Ⅲ期),且伴有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女各有176例和150例,现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63 例,年龄 37~80 岁,平均年龄(58.3±11.9)岁。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即良肢位摆放和运动治疗、康复易化技术使用,分别对患侧上肢(诸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指间关节等)进行无痛被动活动和本体感觉刺激训练等,20 min/次,1 次/d,5次/周,治疗3周,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对症和支持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有效控制其他基础疾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内效贴布治疗,具体治疗策略如下:①减轻肩部疼痛贴法。所采用的贴布为X型及Y型,以自然拉力为度,让患者保持站立或坐立位,自然下垂患肩,内旋位,肘屈90°,将前臂旋转到前面,患手需要用另一只健侧的手稳稳的拖住;中部锚将肩部的疼痛点固定住,尾向两端延展[1]。②手部肿胀减轻,收缩腕伸肌群贴法:所采用贴补为散状型及Y型,取患者的仰卧位或者坐位,将手臂旋前并在治疗床上放置,手腕悬于床缘,保持腕部的自然屈曲;在肱骨上髁固定锚,并沿着腕伸肌群进行延展,尾可以从手背经过延展可以从指间绕过。上述贴法治疗,每次持续3 d,休息1 d再进行下一次,连续治疗3周,贴扎总共进行6次。两组患者均不接受其他治疗,如针灸和激素、脱水治疗等,所受到的健康教育相同。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来评定肩关节被动运动到终末端发生的疼痛,即以患者自觉疼痛程度打分,0~10 分,正常无疼痛:0 分、轻度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评定手部肿胀程度的标准:显效:水肿现象完全消失,可以自由活动;有效:肿胀有所缓解,活动时会受到限制;无效:肿胀程度如同治疗前,无任何好转[2]。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取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分别采取χ2检验 (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尽管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V A S评分 治疗后V A S评分观察组(n=1 6 3)对照组(n=1 6 3)t P 9.7±0.9 9.5±0.7 1.0 3 7 7>0.0 5 3.2±0.9 7.1±1.2 1 5.3 8 1 8<0.0 5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9%(显效115例、40例、无效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7%(显效98例、26例、无效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肩手综合征在临床上的发生率比较高,大约控制在12.5%~70%之间,多发生在中风以后的1~3个月内,目前并不明确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与中枢损伤造成的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肩关节正常功能与结构改变、腕关节长时间受压和过度屈曲等众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该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上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妨碍康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临床上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受限、肩痛、同侧手指和手腕红肿热痛等,中期集中表现为皮肤手指肌群萎缩等,后期会加重手指关节痉挛、皮肤干燥发病且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该研究主要针对的是Ⅰ期患者。早期通过干预可以有效缓解Ⅰ期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手指肿胀的情况。
肌内效贴布相比较于传统贴布,伸缩性和透气性更好,致密性低,防水透气,厚度适宜,其背部贴有S型黏胶的透气弹性贴布,在拉力作用下弹性可达140%,在肢体运动和软组织的交互作用中,可以给软组织足够的支持与放松,水肿现象和炎症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微循环,降低疼痛。同时,采用爪形贴扎的方法可以将组织液滞留和血液淤积的区域充分包裹起来,持续自然的回缩力通过对淋巴的轻柔按摩,可以将淋巴水肿有效的消除掉;在有效的贴扎时间中对患者进行持续治疗,贴扎后不仅不会对治疗性活动产生干扰,而且还可以在消除肿胀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X形贴扎有助于循环痛点处的血液循环,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3]。另外,肌肉效贴有助于增加输入感觉和纠正身体力线,上肢功能的强化可以通过改善姿势来完成,在对肌肉和关节形成巨大支撑与稳定作用时,不会对身体的正常活动产生影响。在该次治疗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明显缓解,且肿胀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过程中,采用康复治疗联合肌内效贴布治疗的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疼痛,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实现对手功能的改善,缩短整个脑卒中的康复进程,促进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操作简单、应用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王芳,叶金波,赵仕蓉,等.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7,32(3):205-206.
[2]杨俊枝,郑凤莲,王志勇,等.中药离子导入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3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9):91-93.
[3]安鹏飞,王瑞辉.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1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