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邵利敏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整体物资贫乏且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加快工业化建设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制度,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在严格的经济计划的部署下进行,政府在社会生产和建设中拥有绝对权力。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才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开始了我国对市场经济的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得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在国家层面上获得了认可。之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突破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可以看出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中,政府逐渐让渡出部分权利,给予市场发挥其作用的空间。政府和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共同发挥作用,并在资源配置体系中各自发挥其职能。其中,政府职能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上,通过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引导经济发展方向,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同时通过对个别行业的补贴、减税等扶持政策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事项做出规划与安排;市场的职能主要表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有效性方面,通过价值规律实现优胜劣汰以提高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不断创新,提高经济效率。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较大,过去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需求侧管理表现出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一方面是传统门类下的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另一方面是大量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还依赖进口,供需矛盾凸显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的结构失衡问题表现出改革的迫切性,供给侧改革顺势而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界定为“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
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来看,无论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还是优化重组产业结构,也无论是降低企业成本负担、防范金融风险,还是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都对新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需要更大程度地精简审批程序,同时下放权力以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避免政策执行中的“一刀切”现象,给予企业更多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供给,注重产权保护,以营造社会创新生态;动态化产业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指导。而企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则应紧跟经济发展大势,通过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加快实现自主创新,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加快生产经验整合以形成可以广泛适用的知识,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在落实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具体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并没有落到实处,这就涉及到政府与市场在改革中职能承担的博弈,也是下面希望解决的问题。
1950年,图克(Tucker)最早提出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模型构造简单,但是其本质特征却很好地解释了众多经济现象。模型主要内容如下:由于证据不足以指认两个共同犯罪的罪犯的罪行,警察在他们提供口供之前进行了设置。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每组数字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囚徒甲的支付,第二个数字表示囚徒乙的支付。
表1 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
分析两人的策略选择,由于分开关押且博弈中两人地位对等,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两人的最优选择将会一致,因此,我们只要分析出囚徒甲的最优选择,乙的选择也就确定了。对于甲来说,无论乙如何选择,其最优策略都是坦白(因为-5>-8,0>-1);同理,乙也会选择坦白。于是该博弈的均衡结果为(坦白,坦白)。很明显,在信息不对称且不确信对方有合作精神的情况下,个体理性的选择并没有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集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应是两者都不坦白)。
上述的两人静态博弈存在通过合作以提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面考虑可否通过有限次重复博弈来实现合作。
假设警察给每个罪犯两次陈述机会,且每个人第一次的陈述在第二阶段将作为公共信息,而每个罪犯的最终收益取决于两次博弈收益之和。采用逆向归纳法,我们从博弈的第二阶段入手,在这个阶段,由于之后不再有陈述机会,所以罪犯会倾向于选择当前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均衡结果仍然是(坦白,坦白)。返回到博弈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可以理性预计到第二阶段的均衡,所以在整个博弈中的最终收益都将是在第一阶段收益基础上各加-5(因为第二阶段均衡时双方支付均为-5),如表2所示。整体收益同时变化相同的幅度并不能改变最终的均衡,因此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均衡与静态博弈时相同,都是(坦白,坦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3次、4次……的均衡,结果亦是如此。
表2 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囚徒困境模型
有限次重复博弈由于存在博弈的最后阶段导致双方合作的可能性降低,考虑是否可以通过无限次重复博弈以达成双方的合作。
由于不存在博弈的最后阶段,逆向归纳法不再适用,考虑采用贴现因子a计算博弈总得益。假设甲乙双方一开始采取合作的态度,即都不坦白。考虑比较在某个时刻乙选择合作时收益的贴现值V1和选择背叛(坦白)时收益的贴现值V2,由此可以得出乙选择合作或是背叛的条件。如果甲选择合作,乙此时也坚持合作,则乙在现阶段及随后各阶段的支付都是-1,此时V1=-1-a-a2-…;如果甲选择合作,而乙此时选择背叛,则现阶段乙的支付为0,但随后甲会采取报复,永远不再合作,即随后各阶段乙的支付都是-5,此时V2=0-5a-5a2-…。比较V1和V2,只要V2≤V1(解上述不等式得:1/5≤a≤1),在甲坚持合作的前提下,乙也会选择合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贴现因子的大小以使双方达成合作,最终解决囚徒困境。
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囚徒困境相似,改革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由于预期不对称而导致的囚徒困境。
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结构性改革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供给侧改革定调,并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到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相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务院连续发布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等,政府不断细化供给侧改革措施。与此同时,各省市也相应地提出结合中央且适应地方的供给侧改革方案,并不断落实。然而,政策的落实总是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政府和市场对于彼此的预期并不总是一致,即便是朝着相同的目标且抱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达到的结果也总会有偏差。政府认为市场对其政策的反应与市场的实际行动并不一致,市场认为政府对市场行动的反应与政府的实际反应也不一致。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预期不一致。实际运行中,除了特殊的扶持项目,一般情况下,双方各自以形成的预期为基础,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基于政府总是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市场预期政府可以很好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通常会形成较高的预期,而一旦出现偏差,便会认为“政府失灵”并由此产生不信任。而另一方面,由于自发性、盲目性导致“市场失灵”不可避免,政府也会因此形成对市场的不信任。因此,由于预期不对称导致的双方互不信任往往加大了改革的难度,不能实现有效合作,改革措施收效甚微甚至难以进行。
政府与市场的“囚徒困境”使得改革方针难以落实,形成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导致对于具体细化职责的争议,从而表现在深化改革的基层执行者身上就是不作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成为最优的策略选择,改革的最后一环不能落到实处无异于前功尽弃。
相较预期不对称造成的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囚徒困境”而言,由于政府与市场的地位不平等,使得政府更容易做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合作更难达成,加深了政府与市场的“囚徒困境”。下面以供给侧改革中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高库存为例说明。
我国产能过剩集中表现在14个工业品行业,其中以传统行业为主,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在我国仍然存在很大需求空间,有些甚至还属于短板。存在过剩产能的行业大多数产能利用率偏低,这些行业存在大量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然而这些企业可能对该地区的GDP贡献极大,因此,即便是按照市场价格机制早该淘汰的企业,当地政府在考虑地区经济的基础上仍然可能会持续“输血”,这样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当地市场经济长期缺乏内在活力也将无法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早期受政绩考核注重GDP的影响而投资建设的大量固定资产项目也是产能过剩的主要源头。为追求短期GDP的增长,地方政府可能并没有考虑项目建成的经济效益,只是看重当下的经济业绩。对于官员晋升来说,经济业绩无疑是又快又好的见效方式,然而对经济长期的干预使得市场机制难以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对于整体经济的运行将会有不良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高库存的形成也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的影响。2015年的商品房待售面积是7亿多平方米,而中国的年均商品房销售量也只是13亿平方米,待售面积占年销售量的54%左右。由于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实行国有化管理,使得政府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成为特殊的参加者,房地产市场可观的土地出让金以及潜在的寻租问题使得“土地财政”愈演愈烈,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房地产库存。而普通民众在看到政府大量的土地批复及支持下,会形成对房地产市场的良好预期,加之在我国房产同时具有使用与投资的两重属性以及人们对买房置地长期以来心理上的偏好,逐渐形成对购房的刚性预期,最终助长了房地产市场的高库存。
政府由于相较于市场的地位优势而易于过度干预市场经济,期间难免不同程度地掺杂对政府利益的考虑,而做出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加深了政府与市场的“囚徒困境”,难以实现双方合作共同促进整体利益的提升。同时,政府该放手的没有放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能过剩和高库存,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关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还存在政府的缺位,这也反应了政府体制的缺陷。
通过无限次重复博弈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且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囚徒困境,其核心在于,对于背叛可以实施报复,也就是由于博弈战线的拉长增加了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同样的,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可以通过设置惩罚,形成可置信的威胁来减少背叛以达成合作。同时,也可通过教育增强合作理念。鉴于此,我们提出下面几点供给侧改革下政府与市场合作关系的实现路径:
信任机制的构建首先要转变理念,传统的政府部门权力大,对市场实行严格管控的思想使得市场形成了对政府的不信任,而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市场失灵又加深了政府当局对市场的不信任。互相之间没有坚定的信任理念,使得合作难以达成,已达成的合作也总是存在潜在的背叛风险。因此,更好地推进改革,需要政府重新审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于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很好地完成的工作,要舍得放手,相信市场可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市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政府,经过多次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在执政理念、审批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市场要相信政府可以很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可以规划好市场发展的方向。
在理念转变的基础上,信任机制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职能的转变。政府要从根本上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同时在政策执行中避免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统一落实,给予企业更多探索和创新的空间,逐步实现“有限政府”。而市场则应更好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快速灵活地调节社会资源,逐步实现“有效市场”。
树立合作意识,认识到政府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市场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灵活准确及时的优点对于过剩产能、楼市库存等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快稳定的合作平台的构建,鉴于合作模式及内容的不确定,合作平台的构建也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类似于无限次重复博弈中通过调整贴现因子来实现合作,政府与市场之间合作是长期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远期的收益以提高合作的诱惑。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中PPP项目的推行是很好的例证,通过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供城市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政府缓解财政压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化,同时对于市场作用的发挥以及城镇化的建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政府与私人部门协商以明确双方在项目中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政府部门致力于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私人部门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可提高其市场份额,双方均承担项目的部分风险。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且风险较大,但是远期利益的调整使得双方的合作具有可行性。因此,加快探讨在不同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平台及合作机制的构建对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囚徒困境”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发展的活力多体现于企业与个人的积极性方面,然而,企业与个人的积极性多来源于社会竞争以及激励机制。由于政府地位优势而易于干预市场经济,背离政府与市场合作共赢的目标,因此,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权责清单,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以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其次,厘清横向和纵向政府部门的职责关系,整合规避职责交叉的事项以减少不作为的发生。再次,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增强施政透明度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不信任。最后,坚持法治施政,充分发挥法律在监管中的作用。
[1]周 密,刘秉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是必由之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17(2).
[2]姚佐军.供给侧改革研究之三:供给侧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笔谈[J].河南社会科学,2016(5).
[3]田国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有效市场和维护服务型有限政府是关键[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