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鲁冠球去世,享年72岁。
从1969年集资创办萧山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到建起以万向集团为核心的巨大“商业帝国”,鲁冠球创造了诸多辉煌,也因此被冠以“企业家中的不倒翁”、浙商“教父”等称号,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赞誉为“国家英雄式人物”。
在四十多年的探索中,鲁冠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哲学”。他曾说:“做工厂不能有什么就做什么,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小而专、小而精。”
在创业之初,鲁冠球的工厂经营着轴承、链条、万向节等七八项业务。1979年,鲁冠球看到《人民日报》的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于是立即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专攻汽车的易耗零配件——万向节。在万向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控股、参股二十多家上市公司后的今天,鲁冠球完全可以进入利润更高的行业,赚更“快”的钱,但他依然坚持把汽车零部件制造作为企业主业。如今,万向集团在美国有40多家工厂,每两辆美国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的是万向的零部件。
“当年人人都在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鲁老不一样,他说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死死抓住这个篮子。”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回忆道。
据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透露,鲁冠球有一位秘书,每天专门为他准备剪报和资料。每当知名企业出现大的起落,鲁冠球都会将高层召集起来,一起分析这个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他还时不时打电话给我,与我这个后辈讨论国内的经济形势、国际的环境变化。”吴晓波说。
鲁冠球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抓住时代的机遇。多年来,万向集团一直走在时代和改革的前列,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上市的乡镇企业、第一个收购国外上市公司……1999年,因看到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势头,他又毅然选择进入电动汽车领域,作为“整车梦”的开端。
相关主题:变革/时代/潮流/学习/借鉴
审时度势,勇于变革。
在时代大背景下,我们既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又要有果断的行动力。《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让鲁冠球看到了运输业的前景,于是他砍掉其他项目专攻汽车易耗零配件;又因看到清洁能源的前景,他毅然选择进入电动汽车领域。鲁冠球的成功,既得益于他的顺势而为,也得益于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总结、反思,让他人的前车之鉴,成为自己人生的经验。
相关主题:专注/专业/坚持
专注成就“专家”。
尽管有来自高利润和“快钱”的诱惑,但1979年至今,鲁冠球依然坚持发展企业主营业务,并成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这就是专注的力量,这就是全情投入的回报。他用毕生的经验证明: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在一件事上,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