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琦元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社会体育专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完善,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专业成立时间较短有关,发展过程中暴露不少问题。相近专业的课程类似、对口就业率低、专业定位存在问题、相关专业教师稀缺、教学实践脱离实际、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都是目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所存在的问题。但令人备受鼓舞的是,我国政府对社会体育产业的大力支持,让社会体育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潜力。“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是我国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1],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这也是社会体育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是学术界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社区体育指导、健身健美、体育保健康复、社会体育经营管理等方面是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向。社会体育专业受到外界质疑与专业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就包含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向上与休闲体育、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相关专业之间过于相近,不易区分,这就要思考什么样的培养方向才是适合社会体育专业且能突出其特色的方向。我们还是要从专业设置上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社会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培训指导人才两类,这两类人才也不是有明确区分完全不同的两个具体培养方向。高校主要还是根据自身的资源、教学特色结合当前实际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一般高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培养方向:1.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在当前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健身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这代表我国需要大量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者;2.体育场馆运营: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小与大量体育场闲置之间的矛盾,如何将矛盾合理解决,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急需高素质体育馆经营管理人才解决的问题;3.社会体育赛事运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承办的体育赛事也是越来越多,人们对于赛事举办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高素质社会体育赛事运营人才来管理运营规划;4.体育培训与指导: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专业的体育培训育人才指导,培训专业此方面人才是实现全民健身目标的重要保障;5.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育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不容乐观,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多是身兼数职,并非专门从事此方面的专业人士,这就要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管理人员。
当前,我国大多院校在设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时采用的是在已有的课程中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运动人体科学等课程中进行选择,一旦采取这种做法就会造成社会体育这个专业与休闲体育、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专业相近的假象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同时也失去这个专业本来应有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体育专业的含义与内容,针对不同方向设置符合自身特色的课程内容,强化专业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三类人才培养为例进行说明:首先以“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为例,将有包含英语、政治、职业道德在内的公共课、含有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在内的基础公共课和针对商业健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财务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等专业课,还可开设与健身相关的选修课。再以“体育场馆运营”为例,要学习大学要求的英语、政治、职业道德等必要公共课,也应学习会计学、广告学、管理学等基础公共课,可将与体育场有关的运营维护、项目开发、品牌管理看做专业课,另可设部分运动兴趣课。最后,以“健身指导”为例,同样要有涵盖一般大学应有的公共课,如英语、政治、职业道德等,还有运动生理、人体解剖、体育管理学、运动保健在内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则是偏向于运动方面的训练指导,如体能训练、器械训练、各类健美操等,还可视学校情况而定开展各类运动,如瑜伽、体育舞蹈、武术、羽毛球、游泳等。
我国众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差、培养人才质量参差不齐,这是因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实践时间短、指导教师能力不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问题。实践教学模式的不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不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效果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改革发展实践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适应新形势,并认清楚在社会体育专业应当把实践教学提升到同理论教学相同的地位,而不是过去传统意以上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分散与集中教学,校内与校外结合”模式进行时间长范围广的实践教学。“分散”指的是在每个学期都安排实践教学的环节,在每学期的最后两周都可以安排形如在商业俱乐部进行健身产品开发与营销或者进行俱乐部健美操瑜伽肚皮舞拉丁舞的实景教学,进行实践锻炼。“集中”是在毕业前每个学生根据自主自由自愿的原则,到相应的教学基地进行实习。“校内与校外结合”是指在校内进行学校条件能都达到的跆拳道、球类、健身器械等方面的锻炼,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就能多多锻炼进行实践,在校外拥有多元化大型实践教学基地,制造良好的校外实践氛围,调动学生实践动力。
我国政府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大力鼓励体育产业的同时提出2050年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这给我国新形势下的健身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潜力,但是我国的体育健身产业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更要求我们应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用丰富的知识和无限的可能来发展我国的体育健身产业,让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体育健身企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2]。在新形势下高校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的创业人。我们可以从以下五点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开设创新理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介绍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创办体育健身所具备的条件和应经过流程,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积极地调动和开发出来。2.邀请实践教学基地或当地区域内的体育企业负责人,以讲座或论坛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分享经验心得和体会,向学生宣讲当下市场所需要的或市场的真实情况。3.在实践教学中,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邀请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提升创业能力。4.为给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造良好平台,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定期创业沙龙,进行双方的交流沟通,各取所需。5.为了能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高校可视自身而定的设立体育教育专项基金,通过申报方式给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予以资金上的支持。
我国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也逐渐在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国家更是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和高度,在将来,我国必将大力发展社会体育,对社会体育专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增多,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高质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进行说明,改革和发展可从人才培养方向、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和学生创新能力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社会体育专业尚处在发展与探索阶段,它的改革和发展涉及到许多不明因素,关于它的理论与实践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要科学改革才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才能更好更快稳健发展,本文仅仅是一些尚未得到论证的不成熟思考,只是为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研究和时间发展做些设想,仅供参考。
[1]张晓欣.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辛松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困境及改革思路[J].体育学刊,2014,21(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