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兵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并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大学生们接受最先进的思想文化的熏陶,最容易受到不同思想价值观的影响,成为影响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为了满足社会对大学生人数和学历的要求,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发展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然而,根据研究显示,决定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的是其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存在于大学生本人内心的价值观。因此,研究多元化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理念趋于多元化
多元文化的影响,让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渠道,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各种新型的职业开始异军突起,百花齐放,而这对于新时代崇尚个性的大学生而言,无疑给了他们更多的就业的机会和形式,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因此,大学生创业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各种灵活就业形式也成为大学生就业关键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理念趋于多元化。
(二)自我认知不清,职业目标模糊
多元化价值观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形式,然而,正是由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只是单纯的追求新奇和冒险,失去了应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打着实现自身价值目标旗帜,却一心追去享乐、安逸的工作环境,因此,公务员依然是大众追求的目标,甚至有大学生不就业而选择在家备考公务员。正是多元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对自我认知不清,职业目标逐渐模糊,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三)关注个人利益,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越来越高,根据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里,最关注的就业条件排在前三位的是金钱地位、福利保障,其次是发展提高,而关于社会责任则很少提及,而这也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多元文化观念的不断融合和冲突造成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终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投入力度
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投入,做好教育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主题,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逐渐了解自身对本专业的理解,从而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另外,教师应该做好积极正向的引导工作,发挥榜样的力量,开设优秀毕业生校园讲座,传递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发展重要性的正能量,鼓励大学生积极向上发展,确定清晰的就业目标,并不断上进。
(二)政府应该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加强政策主导作用
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并存发展,积极、消极共存,打乱了学生的思维和就业理念,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意识到自身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以新时代建设主力军的身份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从家庭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生活氛围、家长的价值观都对学生未来价值观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进行规划的关键之一,父母对学生的期望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判断。为了让大学生有更加良好的职业生涯,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适当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四)建立完善的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保障体系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多元价值观下,学生更加倾向于利益保障更全面的工作,这也导致了学生以个人利益为重,社会责任感不高的现状。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提高涉及到民生发展的重要岗位的福利待遇,加强对偏远地区就业人员的经济支持力度,保障大学生的基本利益,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的共同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制定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给予大学生更大的就业空间,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个体职业生涯自由,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莫佳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宁波市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5(02).
[2]顾程.企业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3]田松.浅谈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J].职教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