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作画工具为毛笔、墨、国画颜料和生宣、熟宣纸。与其他西方艺术形式相比,工具材料简单,但表达内容大到山河气韵、万象云烟,小到虫鱼瓜果。水墨画属于中国画,通过水和墨色的奇特变化,以线条、点、面塑造画面,表现出墨的焦、浓、重、淡、清五色。
婴幼儿早期绘画是指婴儿出生后到三岁之间,通过某种艺术形式的渗透,使婴幼儿得到早期的艺术启蒙,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和心理发展。婴幼儿的发展主要是其大脑的发展,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促进神经元的突触的修剪和生成,使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婴幼儿早期的经验对脑发育及功能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婴儿出生后到三岁之间,利用中国水墨画的水墨笔形式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促进其视觉、认知、心理和审美的发展。
1.从婴幼儿的视觉发育偏爱来看,在婴儿期他们对黑白相间的图案、活动的刺激物、人脸较为敏感。水墨画利用水、墨干湿变化,能体现墨的焦、浓、重、淡、清五色,画出具有黑白层次的各种图案、动物、人物。这种黑白的水墨表现,符合婴幼儿早期视觉发育特点。
2.婴幼儿对保持匀速变化的事物产生兴趣,墨在水中的丰富变化适合幼儿去观察,积累经验。
3.中国画具有“以形写神”的特点,作画快速、形象,通常一两笔就能绘制一个水果蔬菜、小动物。这种快速地“变”出来的画,给婴幼儿以新奇感受,促进他们无意注意的发展,为幼儿期有意注意的发展奠定基础。
4.中国画不在意光影明暗和成角透视关系,这就使得婴幼儿用水墨作画,较西方绘画,更易成功。
5.中国画、水墨画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在生命初期开始接受传统艺术文化熏陶,有益于个体未来传统艺术的潜质培养。
从婴幼儿的视觉发育偏爱来看,在婴儿期他们对黑白相间的图案、活动的刺激物、人脸较为敏感。3个月起婴儿能区分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红色能特别引起他们的兴奋。4—8个月时,他们喜欢红、橙、黄暖色系。根据婴幼儿的视觉发展和偏爱,我们可以在婴儿出生后利用中国画的水墨晕染法,绘制黑白图案、动物、人脸,对婴儿进行视觉刺激;在4—8个月用暖色系绘制画面,如日落、水果、花卉等,进行视觉刺激。在展示画面的同时,为婴幼儿说出画面中的内容或名称,促进婴幼儿在图形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
目前我国市场出版的《水墨宝宝视觉启蒙绘本》正是利用水墨画对婴幼儿进行视觉启蒙。相比以往市场上的视觉色卡都是矢量图形的黑白图,水墨画的色卡,水墨层次更丰富,细节更生动,具有传统艺术美感。
在婴儿可以坐立之后,视觉范围不断扩大,可以通过水墨实验,让婴儿观察墨点在水中的扩散,随着水波,由点慢慢扩散变成曲线,由一条曲线扩散成许多粗细不同的曲线。婴幼儿会把这种实验当作游戏。
选两种色相差异大的暖色系国画颜料,例如婴儿喜爱的胭脂和鹅黄,用笔分别各点一滴在水中,观察两种颜色同时融合的变化效果。慢慢再发展成三种颜色的变化。
这些实验游戏,使婴幼儿初步地认识水、色融合,并帮助促进注意的形成和发展。
在婴幼儿可以有稳定的抓握动作后,再继续延伸这个实验游戏:可以给婴幼儿一张剪裁好的宣纸。当墨色在水中发生变化时,将宣纸覆盖在水中,把实验中水墨的效果印记在纸上。引导婴幼儿去发现水中的墨不见了,却出现在纸上。每一次实验图案都不同,培养婴幼儿感知、观察、区分的能力。
当婴幼儿会走路后,可以给婴幼儿抓握稍大的笔。蘸上水或者墨,引导婴幼儿运笔,使其站立运笔,带笔运动,走直线,走曲线,促进大动作的发展。观察画笔记录下的自己的运动轨迹,建立轨迹与自己运动的联系,为早期方位空间感建立基础。
给婴幼儿握毛笔,握法自由,让幼儿体会用墨的多少、用水的多少,以及笔在纸上停留的时间的不同,画出来的墨点不同,逐渐让幼儿体会自己能自由绘制大的点、小的点、深的点、浅的点、粗的线、细的线、直的线、弯的线。此时将水、墨和运笔的知识悄然融入,焦、浓、重、淡、清,不同墨迹展现。婴幼儿在握笔运笔的过程中,小手和手臂的动作在发展,促进了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研究证明,训练儿童手指的动作,可以加速大脑的发育。
儿童国画水墨画造型凝练,用笔可干可湿,可粗可细,描画自如,墨迹丰富,变化无穷。侧锋能画出大白菜的叶子,细小的中锋能点出白萝卜的须子,一两笔能画出苹果、梨子,四五笔能画出荷花、兰草。
一条曲线,点上两个点儿,就是一条小鱼;在下面再画一条曲线成了鱼肚子,身体两侧点上点儿,又变成了鱼鳍,变成了大一点儿的鱼。国画这种简练丰富的变化,非常吸引婴幼儿,促进其联想的产生。
可以以实物为观察对象,进行绘画,在观察和想象中建立联系。再加上儿歌的融合,使孩子语言和形象认知共同发展。
1.对婴幼儿进行中国画水墨画启蒙,一定要建立在了解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是利用毛笔变化丰富的笔头,利用水墨、颜色丰富变化的特性,利用中国画作画快速、形神兼备的特点之上。
2.过程重感受、体验、游戏,而非技法。对于婴幼儿无法掌握的用笔、构图,不必追求。
3.婴幼儿的绘画以涂鸦为主要形式,其材料可以丰富选择。他们的绘画是一种运动形式,是一种除语言之外的表达,而非艺术形式。不可用艺术的衡量标准来评价。
4.绘画的取材内容并非常见的国画题材:花鸟鱼虫、人物、景物。取材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并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可以是妈妈的笑脸、婴儿的奶瓶、刚吃过的水果桃子、小床上的玩具等等。
1.丰富我国早期教育艺术领域的绘画门类。目前我国早教艺术领域涂鸦多使用西方水粉、丙烯颜料,方法以涂鸦为主。还很少使用毛笔、墨、宣纸来进行涂鸦。中国水墨画的早教领域的开发,将丰富我国目前的早教艺术领域。
2.在生命初期,接受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精髓的熏陶,中国独特的艺术魅力根植于一个生命的内心,有利于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3.在适宜恰当的引导方式下,水墨画的早期绘画启蒙是婴幼儿早期艺术、语言、认知的全面结合和发展,对大脑发育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参考书目: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分析与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沈雪梅主编
2.《水墨宝宝视觉启蒙绘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保冬妮著,朱莹、朱宗顺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