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旭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货运处,辽宁 沈阳 110001)
沈阳铁路局主要是服务于辽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河北、黑龙江省少部分地区的 32 个地级市、盟、自治州,近 200 个县、县级市、县级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经济吸引区占地面积大约60 万km2,地区总人口约 8000 万人。沈阳铁路局货运管理实行货运处、货运中心、营业室 3 级管理模式,下设货运中心 12 个、行包中心 1 个;货运站 484 个、零散货物作业站 78 个、集装箱办理站 280 个;专业和综合货场 375 个,总面积约 1200 万 m2;铁路货运营运里程达 10988 km,承担着沈阳铁路局管内10.5% 的货物运输量。
随着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铁路货运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1],特别是围绕着“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在专业管理、安全管理、市场营销、设备设施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 5 个方面,得到针对性的补强和较大幅度提升[2-3]。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现代物流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1)基础管理存在差距。一是规章制度对货运办理限制“过多、过死”,没有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不适应公司制改革后“企业化、市场化”要求;二是货运营业室布局不合理,部分营业室“人员多、运量少”的问题突出,不适应集约化管理的要求;三是货运设备设施欠账多,陈旧、落后,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四是货场管理标准不高,“脏、乱、差”的问题仍然存在,货运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2)安保能力有待提高。一是货车装卸质量不高,源头卡控保障意识差,存在装载偏载等问题;二是货运安保设备投入不足,检测、监控设备覆盖面不够,设备保安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货检站布局不合理,安全保障距离短、重复作业多,影响沈阳铁路局整体运输效率的提升。
(3)市场营销手段落后。一是市场观念较弱,依靠自然增量多,主动营销少,相关配套考核机制还不完善;二是营销方式落后,物流解决方案竞争力不强,营销效果不佳;三是对市场信息掌握不细、不准、不全,信息传递有梗阻。
(4)经营创效招法不多。一是货场路工装卸比重低,专用线装卸市场流失严重,增加了成本支出,并造成效益损失;二是装卸机械自主修推进力度不大;三是部分货运设备设施利用率不高,有的甚至长期闲置,需要尽快盘活创效。
(1)精简货运规章制度。一是废除仍然需要层层审批而无实际意义的条款,进一步放权给基层,更好适应市场、对接市场;二是废除卖方市场条件下制定的限制条款,方便客户,改进服务;三是取消基层簿册表格 40 个,通过网络优化共享表格 31 个,电子版一次性记录表格 6 个,只保留现场签字交接且无电子设备的岗位设置的纸质簿册 2 个。这样,不仅可以为基层减负,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2)优化货检站布局。一是撤销通化、阜新南、辽阳 3 个作业量小的货检站,沈阳铁路局货检站由 20 个减少为 17 个,数量减少 15%,货检站间平均运行里程由 466 km 增加到 548 km,增幅 18%;二是强化装卸源头卡控,大力压缩破损车辆产生机率,加强装卸车质量考核,对源头保障有力的单位给予奖励,纳入“货运提质增效考核”;三是稳步推进珠霍地区长距离排空“一检制”,全部纳入沈阳铁路局调度日班计划,提高货车旅行速度。
(3)优化营业室布局。一是取消无运量车站的货运业务,停办平东、榆树台、吴家屯、南芬、安平等 14 个货场业务;二是对年货运量不足 2 万 t 的货运站进行关闭,业务进行转移,有的营业站实施季节性开办;三是实施相邻营业站派班管理制,由相邻较大站,对作业量较少的营业站,实行派班管理。
(4)优化货运岗位设置。借助货运票据电子化契机,全面优化货运生产组织,按照“监控室就是大内勤、营业室就是大外勤、统一派班就是大装卸”的思路,以“岗位整合、业务集中”为原则,不断探索集约化管理新模式,实现集中受理、集中制票、集中审核的全流程服务[4-6]。
(1)推进集装箱远程操控系统应用。在辽阳站货场安装全路第一台“集装箱装卸车自动化多站远程智能集控系统”门吊,并在沈阳、长春等综合货场逐步推广,实现沈阳铁路局 50 台门吊跨区域集中远程操控,一名操作员监控多站、多台起重机连续同时作业。
(2)建设集装箱智能化场站。在辽阳、沈阳、长春综合货场安装“集装箱智能化场站系统”,通过优化箱区堆码规则、场站作业组织,合理规划集装箱场站的布局,利用仿真技术,对箱位进行功能性划分,对堆场实行有效地管理,提高堆场的利用率,实现装卸作业自动化。
(3)增加货检设备设施投入。在苏家屯、四平、金州站新建超偏载检测装置 4 台,在货检站各进站方向配齐高清视频监控 21 台,对叶柏寿、本溪等 5 个车站,安装货检站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更新 4G 手持机 533 台,安装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 25 台,实现货检设备无盲区、全覆盖。同时,运用大数据手段对超偏载数据分析、管控,源头消除超偏载引发的列车脱轨风险。
(1)全面提高货运营销质量。按照“品类条块营销、路企融合营销、精准服务营销、信息闭环营销、正职带头营销”等 5 种方式,强力推进货运市场营销;实施增量项目考核,全部纳入“大数据货运平台”营销项目管理模块,全程跟踪,确保项目落地,形成增量。
(2)实施重点企业运量包干。以签订年度运量互保协议的企业为重点,由各货运中心营销人员驻企包保,按照“保底加提成”的原则,与绩效工资联挂,按月清算,超奖欠罚。
(3)加强货运产品质量考核。将中欧班列、红运班列、小汽车班列、冷藏班列等货运产品的开行数量、质量,纳入月度“提质增效考核”,实施超奖欠罚。
(1)推进装卸机械设备自主维修。一是新建长春、沈阳、阜新、通辽、通化等 5 个维修基地,扩建大连、锦州、本溪、吉林、白城等 5 个维修基地,提高鞍山、延吉等 2 个维修基地能力。二是加快维修技能人才培养,多渠道招聘维修技能人才,配齐配足装卸机械自主维修人员。三是实现装卸机械局内大修,大宗配件、汽柴油等物资集中采购;对正面吊、抓扒料机、装载机的主要易损零部件,协商生产厂家招标采购,保证配件质量,降低采购成本[7]。
(2)推行装卸机械 RFID (Rad 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管理。搭建沈阳铁路局“微检修”系统,通过 RFID 的使用,监督装卸机械司机和维修人员日常保养和巡检情况,随时从大数据和手机端检查巡检情况。从维修保养的源头控制配件支出。由货运中心按支出金额管理权限审批配件支出,全面掌握每台装卸机械维修情况和配件支出消耗。利用微检修平台,从设备巡检保养、故障报修、故障确认、维修派单、配件支出审核,全流程控制。
(3)提高货场路工装卸比重。一是优化货场内装卸劳动用工,实行机械操作司机集中派班制,解决装卸机械“管、修、用”的矛盾,保证装卸机械状态;二是探索装卸工作量抢单制,开发抢单软件,公开发布装卸信息,由装卸人员共同抢单,通过工效挂钩,提高装卸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三是加大年轻机械操作人员培养力度,通过提高装卸机械操作人员工资待遇,合理拉大与货运员收入差距,调动年轻职工学习机械操作,从事装卸工作的积极性[8]。
(4)拓展专用线装卸市场。对全专用线现状进行一次普查,对适合进驻的专用线,要主动对接,积极攻关,通过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实现进驻目标。对新建开通的专用线,要在提供全流程服务过程中,同步考虑进驻专用线装卸作业。同时,强化对路工货场内作业量占比考核,纳入“货运提质增效考核”。
(5)提高货场和物流基地利用率。一是充分发挥货场的仓储、配送、租赁功能,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利用率低的货场及货运设备设施出租创效;二是大力开发新增货源,提高物流基地利用率,与特货公司联手,将域外品牌引入沈阳和长春综合货场到达,发挥新建货场的设备及场地优势,建立区域性商品车分拨中心,其中沈阳综合货场计划引入日产、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品牌,长春综合货场计划引入广汽本田、长城汽车等品牌。
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铁路货物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铁路货运市场化、企业化的主攻方向。加强铁路货运基础管理,提升铁路货运管理水平,是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型转变的关键,也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根本。紧紧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还要进一步推进货运管理标准化、作业标准化、设备标准化和环境标准化,不断提升货运服务品质,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铁路市场竞争力。
[1]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铁总运[2015]132 号[A].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2]邵庆华.深入推进货运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J].铁道运营技术,2015,21(2):22-24,26.
[3]陈志业.我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对策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39(1):33-35,45.CHEN Zhi-ye.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 Chinese Railways[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7,39(1):33-35,45.
[4]马玉坤,安 迪,刘 冰,等.我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对策探讨[J].铁道货运,2016,34(1):14-18,24.MA Yu-kun,AN Di,LIU Bing,et al.Discussion on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Railway Modern Logistics in China[J].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6,34(1):14-18,24.
[5]戴新鎏,马波涛.我国发展铁路快捷货运战略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3(2) :1-5.DAI Xin-liu,MA Bo-tao.Thinking on the Developing Railway Express Freight in China[J].Railway Economics Research,2013(2):1-5.
[6]郭竹学.关于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37(5):1-8.GUO Zhu-xue.Study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Railway Logistic Transport Organization[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5,37(5):1-8.
[7]杨 浩.铁路运输组织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8]GARNAUT R,FANG C,SONG L.A New Model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M].Canberra: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