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需要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出实践,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乌塔》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盛新凤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没有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上纠缠,而是别出心裁,依据文本,创设情境引发了三次有层次的语言实践,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独白体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聚焦对话,反复演读,领略“对白体”的语言特点,这是第一次交际。说话得体,对话自然,这是第二次交际。模拟跟父母进行辩论,训练“辩别体”语言表达,这是第三次交际。此举的高明之处在于:她发现了课文独特的价值——语用价值。整个教学过程把阅读与交际训练结合起来,采用“以练导学”的形式,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讲不好、演不好、辩不好时,盛老师让学生先练然后再导,边练边导,导后再练,就是在这样反复的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盛老师通过独白、对白、辩白的铺设,让极其普通的文本,开出了绚丽之花,因此她的这次设计被称为“伟大的发现”。
课文中有许多构思独特的句式是学生学习仿写的蓝本,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资源,挖掘句式的独特表达方式,选择恰当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进行仿句练笔。如《匆匆》一文用了鲜明的句式“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具体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这种句式写一写,既具有代表性,又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材中选取了多种学生必须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文本结构和布局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段落的构段特点和表达方式,继而让学生进行仿写。如《猫》《秋天的雨》《记金华的双龙洞》《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些课文采用了“总分”“分总”或者并列、因果的构段方式,很有代表性。
不少课文,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标点以及文章结尾中。如《绝招》中省略了小柱子练绝招的过程,在这个环节可以尝试让学生想象补白。《盘古开天地》中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当一当小小神话家,用“他的,变成_____的_____”的句式自己练习写一写。
这种以想象活动为主的随文练笔,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又将理解与感悟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在教学《穷人》第9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发现此段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桑娜的忐忑不安,随即也让学生写一段话来表现自己的某种心理活动。
《北京的春节》一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虽然写的时间跨度有一个多月,但真正详细写的只有四天,做到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学完课文后就可以让学生运用这种写法,写一写家乡的节日。
文字,是有生命、有温度、有情感、有灵性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牵手的温暖;“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无奈的忧叹……这种情感是要通过潜心阅读才能读懂的。读懂后,还要把这种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用朗读释放出来。语文教学就是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去触摸文字,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学会运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情感。
语文课堂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课堂,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通过读读、说说、写写等实践活动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