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田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音乐欣赏课程不仅可以带领人们深入的感受音乐、认识音乐和理解音乐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也可以提升人们的价值观,提升其综合素质。所以,音乐欣赏课也被教育部看作提高学生美育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但是,由于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大部分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音乐知识比较缺失、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等,我国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想要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关系,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感受音乐,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个人综合能力。
在当前社会以文化课教育为主的发展趋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许多学校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出现了音乐欣赏课程在教学目标制定上缺乏严格标准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教师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备课和授课上的不严谨等问题。大多数老师只是在保证课堂纪律的情况下,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对于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不太关注。所以,教学内容缺乏严格的标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使教学缺乏积极性,更不用说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了。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过程往往如此:老师简单介绍一下音乐背景,然后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乐资料,并布置作业一般的要求学生去欣赏;而学生们也如完成任务般简单的对音乐听觉感观上的想法进行描述,其实缺乏真正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老师很难在短短几节课的教学中就显著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欣赏水平;而学生则由于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缺乏音乐欣赏的经验,因此他们所具备的音乐素质还远不能真正的做到欣赏音乐,更不用说对音乐的欣赏谈出自己的具体、科学的“见解”。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学生现状,造成了大多数音乐欣赏课是在老师“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中完成的局面,教学方法单一且效果不佳。
由于教学目标缺乏严格标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也缺乏层次。音乐欣赏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而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在短时间内大量的给学生们灌输晦涩、难懂的音乐欣赏的知识,这样的课程安排和规划显然不合理。这种现象与教师不能清晰的对教学目标进行认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将不属于该阶段学生所能够适应的教学内容刻板的进行授课,将一门轻松的欣赏课程归纳为枯燥的理论和概念,缺乏有层次地、生动地引导过程,久而久之,就会磨灭掉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的经验与当前我国音乐欣赏课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的看法,希望能够对解决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欣赏教学不同于普通教学,需要结合音乐欣赏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特点,积极运用多媒体、音频、演唱曲谱等教学用具,灵活将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并且在展开过程中,从教学效果出发,积极探索更加有层次、更加生动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过程丰富有趣的展开,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思考与感受,增强其音乐欣赏能力。例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表达他们在听完音乐之后的真实感受。一般来说,这时课堂会出现短暂的沉默,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进行积极引导,以自己的感受为例,尽力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然后不再干涉学生,任他们自由的表达想法,时不时的进行鼓励。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添加不同的课堂参与活动。例如,在进行舞曲欣赏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们离开座位,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这些方法都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音乐欣赏课程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增长课外知识。继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目的。在音乐欣赏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拓展学生的乐理及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与他人的交流、交往。而且适当地讲解一些音乐语言、音乐发展和音乐规律能够帮助学生从根源上了解音乐,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欣赏和理解音乐。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旨在运用多种手法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品味音乐、理解音乐。从而在不断地在提高音乐修养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的健全和情操的陶冶起到积极地作用。本文从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当前音乐欣赏现状,从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与学生互动以及在教学中深入拓展音乐欣赏相关知识三个角度简单的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给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