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筝北传”叙事与南筝的本土传承
——中国南派古筝高峰论坛述评

2018-01-24 21:06屠金梅
音乐传播 2018年4期
关键词:南派传人潮州

■屠金梅

(广州大学,广州,510006)

古筝教育家曹正曾提出“茫茫九派流中国,天下筝人是一家”①参见曹正《潮州古筝流派的介绍》,载上海音乐出版社编《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的说法,他所说的“九派”即陕西筝、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闽南)筝、蒙古筝和朝鲜筝,其中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和闽南筝派地处广东和福建,属于南方筝派,皆具有细腻、典雅的特征。南方三个筝派之前都是在当地民间流传,20世纪初,有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的传人到北方工作,将潮州筝乐和客家筝乐传播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形成了“南筝北传”的现象。近一个世纪之后,南派筝乐传人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南筝北传”的故事,并向全国各地区古筝从业者展示南派筝乐的艺术魅力。

2018年1月6日、7日,由潮州筝学会②潮州筝学会是由潮州筝派传人辜质发、辜玉斌父子于2015年发起成立的民间筝会组织。筝会致力于潮州筝乐的传承和潮州筝传统作品的发掘和整理,以及推动新作品的创作。潮州筝学会自成立以来,先后创办了中国潮筝网、中国潮筝微信公众号,以及组织“天下筝友弹潮筝”活动、纪念陈安华老师逝世一周年活动等,以及远赴新疆,向新疆古筝学会传播潮筝文化。发起举办的“中国南派古筝高峰论坛”在潮州市湘桥区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参与人员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是与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有重要师承关系的专业院校古筝教师,如厦门大学音乐学院焦金海、武汉音乐学院吴青、古筝演奏家赵曼琴、深圳艺术学校沙里晶、来自台湾省的古筝演奏家樊蔚慈、浙派古筝传人何小栋等,共计6人;第二是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和闽南筝派的传承人和演出团体,有50余人;第三是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会的从事古筝教学、培训的教师160多人。

本次南派古筝高峰论坛为期两天,共举办了一场论坛“我与南派古筝的故事”、两场讲座、四场音乐会和一场在庆功宴上的即兴演奏。

一、乐事:“我与南派古筝的故事”

1月6日晚,何小栋、樊蔚慈、沙里晶、赵曼琴、吴青、焦金海依次出场,讲述“我与南派古筝的故事”,介绍他们与南派筝乐的学缘关系。

何小栋首先介绍他的外祖父、民族音乐家孙裕德与客家汉调音乐的一代宗师、客家筝派代表人物何育斋的交往。20世纪30年代初,何育斋旅居上海时与孙裕德等人合奏客家汉调音乐,如上海国乐研究会至今保留的两首客家曲目《出水莲》和《怀古》。接着,何小栋介绍他的父亲何宝泉在天津音乐学院读书时跟随客家筝派代表人物罗九香学习客家筝派作品,在向罗九香学习的一年时间里学习到多首。然后,何小栋介绍他的父亲何宝泉与潮州籍古筝教育家陈安华的交往。何宝泉后来去沈阳音乐学院读书,和陈安华是同学,两人结伴冬天在零下20来度的琴房里练习古筝,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两人在事业上互相扶持。最后,何小栋介绍他父母亲何宝泉、孙文妍给林毛根录音。1986年,何宝泉夫妇到潮汕拜访潮州筝名家萧韵阁、黄长富和杨广泉,并为林毛根录音,后来帮助其在新加坡出版。之后,何宝泉夫妇邀请林毛根去上海演出,介绍其在雨果公司录音。在总结自己的家族与南派古筝的关系时,何小栋还特别指出何宝泉在教学当中非常重视潮州筝和客家筝作品的传承,对促进潮州筝乐和客家筝乐在高校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在何宝泉的推动下,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全国古筝考级曲目中加入了三首客家筝曲《出水莲》《崖山哀》《蕉窗夜雨》和三首潮州筝曲《一点金》《寒鸦戏水》《柳青娘》。讲完故事,何小栋即席演奏客家筝曲《出水莲》。

来自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大学艺术学院的樊蔚慈分享了他的师承与南派古筝的关系,他称参加此次南派古筝高峰论坛为“寻根之旅”。樊蔚慈的启蒙老师是梅州客家人廖先生,廖先生教古筝南北派作品,樊蔚慈跟廖先生学习刘天一古筝版本《蕉窗夜雨》和《纺织忙》(刘天一创作)两首南派作品,这是他与南派的第一次接触。20世纪70年代,梁在平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教师陈雷士不定期地到台湾讲学,樊蔚慈开始跟陈雷士学习古筝。由于陈雷士旅居香港,所以他的南派古筝风格吸收了粤乐元素,比较轻快,和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的风格很不一样,樊蔚慈将其称为陈雷士个人风格的南派的作品。讲完故事,为让大家了解一下陈雷士的演奏风格,樊蔚慈即席演奏《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和《饿马摇铃》,两首作品皆来自广东音乐。

深圳艺术学校沙里晶分享了她与南派古筝名家陈安华、饶宁新、高百坚、杨始德的交往。1992年,沙里晶从四川音乐学院调动到深圳艺术学校,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到地道的潮州筝和客家筝演奏技法和风格,先后带领学生到广州找饶宁新上课,到汕头澄海区找高百坚上课。在总结听完两场音乐会的感受时,沙里晶特别感慨于三点:第一,南派古筝典雅优美,非常好听,跟平时古筝考级、古筝比赛中出现的“跟古筝搏斗、拍古筝、打古筝、砸古筝”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每一位演奏家的手都是“松松的”,而不是“紧紧的”,也没有出现张牙舞爪地摇指的现象;第三,学习古筝的同学需要使用南派的钢丝弦古筝,需要学习南派筝的传统作品,需要学习南派细腻委婉的美感。她倡议大陆地区的古筝考级也像台湾地区的古筝考级一样,要求每个学生在钢丝弦古筝上弹奏一首,在尼龙弦古筝上弹奏一首。

古筝快速指序指法发明者赵曼琴说多年前他和琴、筝演奏家丁承运曾经在开封谈论到潮州筝,丁承运说潮州筝曲很怪,本地弹奏的人说的理论都不一样,弹的也不一样。关于潮州筝的理论,本地人总结不出来,外地人总结的本地人说不对。更奇怪的是郭鹰①郭鹰(1914—2002),潮阳人,潮州筝名家,后定居上海,兼任过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师。去了上海之后,回潮汕演奏,当地人说也不对。赵曼琴听后也感到特别奇怪,表示一定要去潮州一探究竟。后来他特意来广东,在广州拜访陈天国老师,到汕头拜访林毛根老师,到潮州拜访陈玛原老师,还去看民间儒乐团老先生们演奏的潮州弦诗乐。在对潮州筝派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赵曼琴借鉴了潮州音乐音调和曲式结构,使用了河南筝的节奏,用七声音阶写出了流传范围非常广的筝曲《望月》——该作品参加了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②详见《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揭晓》,载《人民音乐》1984第3期,第5页。,获得鼓励奖——赵曼琴感慨地说:“没有想到这首作品给我带来这么多的荣誉。”赵曼琴和南派筝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据笔者了解,论坛结束之后,赵曼琴就去了梅州大埔县,开始去了解客家筝的音律和技法问题。

吴青副教授是武汉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她讲的故事是和她的汕头籍古筝老师许守诚的学习经历,她说这是她第三次来到许老师的家乡。吴青于1959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附中,入校后被分配跟随许守诚学习古筝。许守诚的知识渊博、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让吴青敬重和感恩。吴青举了一个例子:许老师在叫她弹奏《寒鸦戏水》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该作品体现出的典雅和大气——因当时年少,理解不了典雅和大气是什么意思——许老师利用曾经在潮剧团工作的优势,用形体动作来表现这两个词汇。吴青说这种教学方法她学习到了,并且在50多年教学中一直在使用。

二、乐论:两场南派筝乐讲座

本次高峰论坛安排了三个筝派重要传承人的讲座,分别是潮州筝派传人辜质发、客家筝派传人杨始德和闽南筝派传人陈茂锦(陈茂锦因健康欠佳缺席本次论坛)。

辜质发的讲座题目是“中国潮筝:府城①潮州府城即现在的潮州老市区所在地。潮筝传承脉络梳理与分析”。首先,辜质发先解释了潮州的概念和历史上潮州的范围——潮州的范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的,不同历史时期潮州府管辖的范围不一致——其范围最大的时候,其所管辖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潮州、汕头、揭阳、梅州4个地级市。所以,潮州筝和潮州戏的流传范围是一样的——是在整个潮汕地区,即潮州筝派形成并发展于广义的潮州地区。潮州过去一直是潮汕大平原的政治经济中心,当年,潮州筝派的一代宗师洪沛臣(1866—1916)在潮州府城开设古董店,经常和府城的民间音乐家在一起合奏潮州细乐②潮州细乐是潮州音乐中一种小合奏形式,通常由古筝、琵琶和小三弦三件弹拨乐器构成,还可以加上椰胡或者洞箫。“细”字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指乐器比较少,一种是指演奏风格纤细。潮州细乐是彰显个人演奏水平的合奏形式。,而古筝是潮州细乐的主要乐器,由此在合奏中培养了一批古筝高手。

辜质发的讲座主要内容是在曹正《潮州古筝流派的介绍》一文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没有被收录到曹正文章中的潮州府城的潮州筝派③潮州筝派分别澄海系和潮安系,澄海系以李嘉听为代表,潮安系以洪沛臣为代表。澄海现在是汕头的一个区,潮安是潮州的一个区。传人,即洪沛臣在潮州市区的传人。

潮州筝派在府城盛极一时,其传人远远不止曹正书中提到的郑映梅、张汉斋和王泽如三人,而辜质发根据潮州筝学会这几年对潮州细乐老艺人的访谈,补充了洪沛臣的弟子如陈子栗、赖角庵、黄稚威和林博士这四个人——他们七人是洪沛臣的第一代弟子,第二代弟子则更多。

罗九香的弟子,梅州市艺术学校教师杨始德的讲座题目是“客家筝的渊源与风格”。客家筝来自于客家民间器乐“儒家音乐”④客家“儒家音乐”由古筝、琵琶和椰胡三件乐器构成,可以加入洞箫,或者用洞箫替代椰胡。“儒家音乐”是广东汉乐当中技巧程度比较高的合奏形式。,又称清乐,和古代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客家筝与潮州筝派风格、闽南筝派的风格近似,但是有一些该流派自身的特征。第一,在演奏技法方面,客家筝曲演奏重左手的技法和韵味——左手的指法有按音、颤音、注音等,不用摇指,左手触弦力度较大,而不重视右手华丽的装饰性旋律。此外,客家筝和北派古筝的最大区别在于先勾后托,保持了根音,北方筝派则是先托后勾。第二,在旋律特征方面,客家筝曲的乐句重复次数比较多,并在重复时通过加花来装饰乐句,以达到强化乐曲主题的目的。客家筝曲演奏的上滑音和下滑音比较多,尤其是上滑音——这个和客家话音调的抑扬顿挫感强有直接关系。第三,在美学特征方面,客家筝曲情绪庄重、格调典雅、韵味无穷,推崇“轻而不浮、激而不闹,怒而不燥、哀而不伤”的委婉和高雅。第四,在人文精神方面,客家筝是文人雅士精神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作品反映的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高尚民族气节,如《崖山哀》、《将军令》等等。

三、乐音:四场南派筝乐音乐会

闽南筝派传承人陈茂锦在《闽南筝曲集》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在闽西南、粤东三角形地带,历史上流行着古筝音乐。有潮州筝、客家筝和闽南筝,三家同属于抒情优美的南方筝派。因长时期受着当地民俗习惯、民间文艺以及语言差异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古筝风格。有趣的是,一部分曲目三家共有而风格各异。”⑤陈茂锦编选《闽南筝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在南派古筝高峰论坛上,来自南方筝派的传人们用四场音乐会给观众呈现了每个流派的演奏风格。四场音乐会分别是“潮筝名家音乐会”、“客家筝专场音乐会”、“闽南筝专场音乐会”和“南派青年筝家音乐会”。

首场音乐会是潮州筝专场“潮筝名家音乐会”,该场音乐会汇集了澄海系⑥曹正在《潮州古筝流派的介绍》一文中总结过,潮州筝根据地域流传,分为澄海系和潮安系两大派别。澄海系潮州筝传人从事古筝业余教学和培训的比较多,潮安系潮州筝传人在专业院校从事古筝教学的比较多。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澄海系的传人中从事专业院校古筝教学的越来越多。潮州筝的传人和潮安系潮州筝的重要传人。音乐会的节目依次是辜玉斌领奏的《迎仙客》,辜玉斌作曲并独奏的《问菊》,汕头艺术学校教师、潮安系潮州筝传人杨礼桐独奏的《粉蝶采花》(轻六调),澄海系潮州筝的第三代传人黄冠英独奏的《粉红莲》,澄海系潮州筝的第三代传人黄楚英独奏的《浪淘沙》,潮州筝会副会长吴兆明演奏的《小桃红》(琵琶:林娜),澄海系潮州筝的第三代传人高百坚演奏的《柳青娘》(重六调),陈其俊独奏的《崖山哀》,陈骐演奏的《半夜梦思归》,潮安系潮州筝的传人林毛根之女林乔独奏的《柳青娘》(活五调),林英苹独奏的《雁南归》,澄海系潮州筝的第四代传人蔡毅独奏的《昭君怨》,潮安系潮州筝传人陈安华的儿女陈蔚旻、陈潇儿合奏的《寒鸦戏水》,辜质发《崖山哀》(椰胡:陈继志、琵琶:郑万昆)。其中《小桃红》和《崖山哀》是用潮州细乐的合奏形式表现的。

客家筝专场音乐会的演奏者和作品是:杨始德独奏的《出水莲》和《将军令》,刁耀杰演奏的《寒鸦戏水》和《单点头乱插花》(椰胡:刁志杰),陈如娟演奏的《崖山哀》和《杜宇魂》(椰胡:杨始德),蔡葵演奏的《西调》和《凤求凰》(椰胡:刘铨屿),林红霞演奏的《蕉窗夜雨》(椰胡:刘铨屿、洞箫:蔡葵),陈蔚旻独奏的《出水莲》,辜玉斌独奏的《百家春》,李星粦演奏的《平沙落雁》(椰胡:刘铨屿),新加坡潮州筝传人陈劲楠演奏的《北雁南飞》。古筝作为弹拨乐器,其音色的颗粒感比较强,而椰胡流畅、低沉缠绵的旋律和音色起到了调和的作用。

闽南筝①闽南筝流行于闽西南的“闽南语系”的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和诏安县和使用客家话的永定县、上杭县,其演奏风格真挚细腻、格调清新。专场音乐会是由福州市八闽筝团②八闽筝团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是闽筝传承研究会会长陈茂锦于2009年创办的闽筝传承班。八闽筝团现有成员十余名,是专门演奏传统闽南筝的演出团体,陈茂锦任艺术指导。的八位姑娘担纲,她们分别是赖萍、孙岚、余英姿、林敏敏、王映雯、苏丽君、黄秀娟、郑瑮璇——她们有的是高校教师,有的是中小学教师,都从事音乐教育和古筝教学。她们演奏的作品有:古筝合奏《普庵咒》(诏安筝曲),黄秀娟独奏的《凤凰歌舞》(云霄筝曲)和《莲花浮记》(云霄筝曲),郑瑮璇独奏的《踏雪寻梅》(云霄筝曲),孙岚独奏的《绿杨行》(诏安筝曲)和《蛟龙吐珠》(诏安筝曲),古筝三叠奏《流水》(诏安·云霄筝曲),林敏敏独奏的《倒地梅》(云霄筝曲)和《八婆闹》(云霄筝曲),王映雯独奏的《万年词》(云霄筝曲)和《赛相思》(诏安筝曲),筝与筝队《美女告状》(云霄·诏安筝曲),赖萍独奏的《步步娇》(诏安筝曲)和《无意凭栏》(云霄筝曲),余英姿独奏的《蕉窗夜雨》(诏安筝曲)和《梁父吟》(云霄筝曲),古筝齐奏《蜻蜓点水》(云霄筝曲)。八闽筝团演奏的都是闽南派的传统作品,其演奏形式有独奏、三叠奏和齐奏。笔者通过对八闽筝团成员访谈得知,她们筝团每周都会集中时间排练,所以她们对乐曲技巧和风格的把握都非常默契协调,舞台效果非常好。

第四场音乐会是“南派青年筝家音乐会”,演奏者和演奏作品分别是:蔡振宇创作并表演、用潮州细乐的合奏形式呈现的《湘桥怀古》(琵琶:丁纯峻、洞箫:张绍昌),潮州筝派吴晓文独奏的《雨溅海棠花》,潮州筝派施科松独奏的《十杯酒》,闽南筝派张木顺独奏的《小扬州》,闽南筝派张辉独奏的《昭君怨》,客家筝派陈如娟独奏的《寒鸦戏水》,潮州筝派陈煜独奏的《寒鸦戏水》,客家筝派林红霞独奏的《铁断桥》,客家筝派林怀楠的《蕉窗夜雨》,闽南筝乐团五位姑娘弹唱的《古早情深》(张木顺作曲),潮州丝儒筝团四位姑娘演奏的《锦上添花》(三重奏),潮州筝学会筝团一团演奏的《挨书灯楼》,潮州筝学会的筝团二团演奏的《大八板》。

四场音乐会精彩不断,正如焦金海教授所感慨的那样:南派古筝的演奏那么感人,那么细致,那么优雅,那么壮美。

四、赏乐:一场庆功即兴演奏

为期两天的研讨和音乐会即将结束,会议主办方潮州筝学会举办了由专家和各地筝友们自愿上台表演的筝乐宴席,老、中、青三代筝家、筝友纷纷上台为大家献上精彩的表演。

吴青上台演奏了潮州筝曲《平沙落雁》,韵味十足。赵曼琴演奏了由他自己创作的筝曲《望月》,引来阵阵赞叹。樊蔚慈先生演奏了《春月明》和《怀旧》两首作品。何小栋演奏了传统的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数位古筝名家的登台,将晚宴的气氛推向高潮。

随后,年轻一代的筝友们上场为大家助兴,节目包括丁燕娜演奏的《寒鸦戏水》、彭士泳演奏的《四段锦》、王克寒演奏的《柳青娘》、郭少君演奏的《柳摇风铃》、苏美贤演奏的《高山流水》、闽南八闽筝团演奏的《麻古敬酒》。席间精彩不断,最精彩的是南派古筝的三位青年演奏家吴晓文(潮筝)、陈如娟(客家筝)、张辉(闽南筝)合奏的《出水莲》——三个流派前所未有的“碰撞”,除了展示各个流派风格之间的差异,对此次活动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即南方三个古筝流派同台,寓意了南派筝派的大团结和共同推动筝乐繁荣发展的决心。

结 语

两天的论坛圆满结束,笔者由衷感慨南派古筝的音色典雅含蓄、内涵深沉丰富、技艺高深精致、区域特色鲜明,不愧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高文化”的民间音乐。这次南派古筝高峰论坛成功开办的意义正如焦金海教授所归纳的那样:第一,中国南派古筝的高峰论坛终于开启;第二,本次高峰论坛的意义在于寻根;第三,本次高峰论坛是一次展示的盛会和发展的盛会,也是传承、发展优秀的南派古筝文化的盛会。

此次论坛也让我们看到了南派筝乐传承人们的坚守传统,努力保持南派筝乐的风格。南方三个古筝流派都还在使用传统的钢丝弦的古筝,不仅如此,有好几首作品都是用传统形制的古筝演奏的,如闽南派的张辉演奏的《昭君怨》和闽南筝乐团的姑娘们弹唱的《古早情深》用的便是闽南筝派传统的16弦的古筝。

在演奏技法和演奏风格方面,此次南派古筝盛会让各地专家和古筝学习者们看到了南派筝乐传承人们尊重传统、敬畏传统的心胸。澄海系潮州筝传人黄楚英演奏的《浪淘沙》继承了她的父亲——古筝名家黄长富的演奏风格,她将此曲作为自己的保留曲目,至今已经弹了四五十年,演奏技艺炉火纯青。而她的姐姐,黄长富的长女黄冠英演奏的《粉红莲》是在杨广泉修订的版本上的再创造,全曲从头到尾用的都是F调,在不移动筝码的情况下演奏出“活五调”游移不定的si、re、fa三个音。黄冠英介绍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恩师杨广泉先生将该曲四个自然段分别采用潮乐的重六调、活五调、轻三重六调和轻六调四个调体演奏,自己担纲二弦领奏。我此次独奏的《粉红莲》是在本世纪初参照杨广泉老师对该曲的处理手法,根据古筝的演奏技法和潮乐的变奏手法而整理订谱的。全曲处理特色是:板式多样,有散板,头板、头板慢,二板和三板;情绪跌宕;节奏多变;造句精致;技法多样,技巧性高。”①采访时间:2018年1月9日下午;采访地点:汕头市龙湖区大南山路3号长江公寓蔡树航家中。例如,法国导演贝利尔·科尔茨(Beryl Koltz)于2015年制播的《声音猎手》(Sound Hunters)是一个以声音(人声、音乐、音响)记录、传播和创作为灵感来源的交互纪录片(interactive documentary),由网站、手机APP和纪录短片交织而成。其中,纪录短片有4则,以4个不同地域为切入点,以人物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发生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德国柏林、巴西圣保罗、美国纽约等地方的人与声音的故事,其中涉及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与传播。黄冠英的演奏有继承、有创作,其订谱及演奏若无较深厚的潮筝功底和潮乐知识积淀是无法完成的。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南派古筝也在尝试丰富表演形式,如在与椰胡、洞箫、琵琶等乐器结合的基础上,发展了古筝的独奏、合奏、三重奏和齐奏等,使传统的作品焕发了新的活力。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创作,比如闽南筝派李木顺创作的《古早情深》、潮州筝派的辜玉斌创作的《问菊》、潮州筝派杨礼桐的《驱鳄》等等,这些作品在技法、理念上都对本派别的作品进行了提升。

此次南派古筝高峰论坛既是一场展示南派古筝艺术魅力的盛会,也是一个促进南派北传和南北沟通的重要契机。该次论坛定会在中国古筝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南派传人潮州
“老精神”与“新传人”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南派戏装道具的创新特征
家班聚散:福建南派布袋戏微观察
潮州手拉壶“潮韵”的文化意义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浅谈南派纪录片的风格与发展路径
——以《珠江纪事》为例
闽剧传人陈淑英
“五老”重传承 企业有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