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举措新奋斗新成效书写新时代大同教育新篇章

2018-01-24 21:00:32范振凯
山西教育·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改革教育

文|范振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部署了任务,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大同市教育局坚持高站位领会、高标准学习、细谋划落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会召开后,立即制定宣讲方案,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带队分11个宣讲小组深入县区和学校深入开展“三个一”——作一场专题宣讲、开一次专题座谈会、调研一所乡村学校,截至目前共举行专题宣讲报告会49场、召开座谈会52次、调研基层学校56所、征求意见1960条。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按照要求层层宣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热潮。

当前,山西已进入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山西教育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起点,必须认真审视山西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谋划教育发展思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用新奋斗、新举措、新成效书写新时代山西教育新篇章。下面,我结合大同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坚持教育优先,凝聚教育发展强大合力。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大同教育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市领导多次深入大同市教育系统密集调研,谋划教育发展的治本之策。全市落实班主任津贴、校长基金、爱岗敬业津贴全覆盖,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教育优先,一是党委、政府要落实优先发展教育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开发需要。二是教育部门聚焦主业主责。各级教育部门要主动为破解难题、提升质量、促进发展担好责,真正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到实处,主动协调各级各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氛围,凝聚起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党的领导,为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结合大同实际,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要突出抓好“统领”——要让党建统领教育各项工作,融入各个环节。要推进“党建+”模式,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党建+立德树人”,党建与立德树人相融合,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教育改革”,让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冲锋在前、引领示范,推动教育改革攻坚克难。“党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组织政治属性,将党建融入教师培训、教师交流等队伍建设重点环节。“党建+正风肃纪”,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寸步不让整治“四风”,严查师德失范、乱收费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营造教书育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德育现场会标杆引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模范带动,1000名师德标兵榜样示范,1000名师生出国研学旅行知行合一,在文化立德、特色育人中打造大同教育品牌。实践证明,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要求,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言入行。要重点抓好“三个第一和两个引导”。三个第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加强心理健康、国防、法治等教育,积极推动阳光体育和校园足球蓬勃开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要把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融合。两个引导: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注重家教家风,培育文明风尚,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四、坚持深化改革,为教育发展装上强大引擎。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同市不断加快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实行“1+X”捆绑,成立5个城乡教育教学联合体,探索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开展小学阶段放学后托管全覆盖。高等教育升级拉开帷幕,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挂牌。实施中考质量评价改革和体育测试改革。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要坚持围绕全局补短板,立足实际求突破。一是德育工作要完善体系。打造一批德育示范基地校,使德育基地成为德育攻关研究、打造样板的试验田、德育教育的“领头羊”。二是学前教育要提升服务。利用城市消极空间打造幼儿园样板,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健全帮扶交流机制;通过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解决幼儿园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义务教育要城乡统筹。通过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等办学模式改革,解决“大班额”“择校热”难题。实施好管理标准,推进“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推进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通过提高定向分数线等考试改革倒逼学校提升质量。四是高中教育要强化内涵建设。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创新思维抓好学科竞赛和学生特长发展,推进高中质量提升。五是职业教育要产教融合。以当好“能源革命”尖兵为抓手,推动学校与大企、大院、大所对接。六是民办教育要健康有序。建立健全分类管理机制,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五、坚持师德为先,打出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将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和中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我省的实施意见相结合,突出重点,全盘发力。师德为先,大力挖掘“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在榜样引领、示范带动上再抓创新。管理为基,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校长、教师队伍活力。专业素养为重,加强教师培训,引进来、走出去,用好各级教师培训平台,推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待遇为要,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多措并举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提升教师获得感。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脚踏实地、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山西教育事业发展新成就!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改革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