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乃珏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近年来,文化自信成为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提升文化软实力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途径之一。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其孕育的文化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舍糟粕、取精华,经过累积沉淀逐渐形成博大精深的国粹。绘画艺术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提倡“文化自信”并付诸行动的关键时刻同样肩负着不容小觑的使命。
众所周知,中国绘画艺术在近代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被认作“外来文化”之一的油画在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民国时代的留学热潮、1949年期间的“红高大”主义及后来风靡一时并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八五新潮美术”后,在吸纳西方文化精髓的同时亦在不断摸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若将这一进程比作人的成长,中国油画仍处于青壮年时期且还在不断成长。一个人成熟的标志——独立与自信——同样适用于绘画艺术,因此我认为所谓的“文化自信”较绘画艺术而言,代表的是一种绘画风格的成熟,这也使得我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思考如何在画作中表现令人骄傲的传统文化。对于这个问题,邻国日本有着丰富的经验。
早在我国经历闭关锁国时代,日本一场浩浩荡荡的明治维新将西方列强的主流文化引入日本本土的同时也将日本文化带去了西方世界,甚至直接促成了近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流派——印象派的诞生,随之而来的是装饰主义的盛行。说起绘画的装饰性,便不得不提到日本的传统版画浮世绘——学习我国古代版画制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本土风俗文化题材与传统色彩搭配,创作过程中再辅以日本民族特有的工匠精神,使之形成了新的艺术流派甚至成为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可以称得上是“版画民族化”的大成功。有了这样的先例,日本的绘画艺术在再次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时,展现出来融合与蜕变且颇富经验,这一点由20世纪90年代欧美各国相继以“现代日本”与“日本美术”举办了多场大型展览可知。如今日本艺术在世界上已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绘画风格特点简单明了的同时令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我有幸在这两年亲赴日本参观了几场展览,而其中最触动我的便是日本美术院在东京美术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秋季院展,这一展览可谓集同年日本绘画之大成,展出作品大多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结合,正因如此在观展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通过学习与借鉴秋季院展的部分作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到创作中去。
101届日本秋季院展一共展出作品308幅,其中内阁总理大臣赏一名,为村上裕二的日本画作品《気》;文部科学大臣赏一名,为大野逸男的日本画作品《信仰之道》;日本美术院赏两名,分别是前田力的日本画作品《忧郁的街》与山本浩之的日本画作品《道化》。
102届日本秋季院展一共展出作品310幅。其中内阁总理大臣赏一名,为小田野尚之的日本画作品《小站台》;文部科学大臣赏一名,为国司华子的日本画作品《备忘录》;日本美术院赏两名,分别是高岛圭史的日本画作品《槌之音》与山本浩之的日本画作品《咲》。
此外还有奖励赏、初入选及同人作品几十余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皆为日本画,尺寸都在1平米以上,几幅大奖作品甚至是多幅大画拼接成的巨幅画作,现场观赏时可谓撼人心神。
形象承载着人们的日常思维,象征丰富了人们的无稽想象,通过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几何图形的构成、色块的分割与组合而组成的纹饰符号,总能产生超越时代的魅力,并赋予作品充满生命力与希望的装饰效果。绘画作品中纹饰的象征意义与其装饰性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近代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一书中写道的:“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在许多地方发现装饰与象征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常常在装饰图案里使用所谓的象征纹样,只是这些作为象征符号的意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消失。未知事物总是会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要探寻起源、探寻原始知识和原始智慧,我们要找到相关的可见标志作为证据,装饰纹样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就值得我们去做这类的探寻工作。”
图腾和纹饰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们与其附着物一同构成了早期的视觉艺术,并且承载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中不同文化的演化与统合,是研究不同地域民族不同先天文化背景的关键因素,纹饰由最初的功能性向审美性转变的过程亦是人类对于美感的体验的发展过程。图腾和纹饰作为一种抽象化的符号在东方文化中更具独特的象征意义,这与东方民族偏向形象思维及崇尚精神世界密不可分,而在画面中绘制纹样纹饰也是日本秋季院展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性特征之一。
日本绘画作品对纹样纹饰的运用由来已久,在浮世绘盛行时代已至巅峰,不同于我国古代绘画中的纹样纹饰多半用于点缀,日本绘画中的纹饰符号更近于拼贴的肌理效果,尤其见于浮世绘中的人物画,只要不是留白之处必有纹饰绘制,从而增加了画面的丰富度和层次感。高桥天山与北田克己的作品可以算是其中的典型,前者的人物画从背景到服饰都展现了其对传统纹饰驾驭得轻车熟路,后者的静物画则在占据画面大部分的背景上将纹样纹饰运用得淋漓尽致,笔者在比较分析了诸多绘制了纹饰符号的院展作品后对其所表现的装饰性效果做了以下几点总结。
一是增加画面的可看性。纹样纹饰在日本秋季院展作品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充实了画面细节,丰富了画作内容,进而增加了画作的可看性。评价一幅作品的优秀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赏者是否能第一时间看到它以及观赏它的时间长短。简单的内容往往易在短时间内吸引观赏者的目光,但丰富的画面内容才能使人长期欣赏,纹样纹饰在秋季院展获奖作品中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染谷香理的作品《瞬刻之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画面构成十分简单——仅有三个躺在一起的少女,但少女身着和服的花草纹样被描绘得绚烂无比,选用的橙蓝对比色也极大地增强了装饰效果,浅黄绿色腰带上的流水纹饰将观赏者的思绪也牵入了浩瀚无垠的夜空背景中,同时衣物背景纹饰纹样经繁复处理后,又使得相较之下女孩们简单的脸部更突出,画眼明确,从而使画面主次有序,又引人无限遐想。
二是增强画面的形式感。所谓画面的形式感指的是绘画作品中抽象的形式结构对审美主体所引起的感受,无论是构成画面的点线面,抑或是明暗色彩以及组成它们的大形间的相互关系,都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日本秋季院展中的传统纹饰大多由点、线或几何图形经过夸张变形的处理后以一定规律重组而成,是经过概括与简化后提炼出的抽象化符号,而这一过程也是表现其形式感的重要手段,最终的效果也展现了装饰性绘画简单化、秩序化的特点。村冈贵美男的作品《幻想庭院》将三个女人重叠在一起的轮廓简单概括成椭圆与矩形的结合体,其主体构成借鉴了奥地利分离画派的形式感,而背景中代表树木、飞鸟与花草的纹样在经过简化变形后也成了几何形的组成部分,比写实的描绘更具有抽象化的象征意义。整幅作品在作者的精心设计下充满了形式感的意味,带有极强的装饰效果与戏剧性的视觉冲击力。
三是增进画面的游戏性。游戏精神是日本美术的特征之一,源于我国古代文人画的绘画理念,具体表现在画作对“稚拙性”的追求,这种稚拙性即是一种不以技巧为前提的非正常性,而这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现代艺术不断探求与传统写实艺术的区别以及苦苦追寻的画味。图腾与纹饰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可谓人类“婴儿时期”的作品,与生俱来就带有一定的稚拙性,这种稚拙性亦同时具有意象化的装饰特征。小林路子的《树》是一幅相当有意思的作品,乍看之下仅仅描绘了交织错落的树干与主干上的猫头鹰,然而凑近了便能看到整幅画从背景到主体都充满了纹样与纹饰的绘制。这些纹样纹饰多以圆为主,并对其进行夸张变形再辅以点与线,细节处理则带有奥地利画家克利姆特的风格,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这些纹样与纹饰的设计并未遵循秩序性的规律,而是带有玩乐性质、随意地摆放与填充,这在增添画面可看性的同时也赋予其极大的趣味性,将原本人们印象中对枝干刻画的枯燥印象一扫而光,甚至让以静为主的树产生了生命流动之感。
日本秋季院展中带有传统纹样的作品可谓屡见不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中的传统纹饰大多是由作者手工绘制而成,而并非如浮世绘中传统纹饰由刻板印制而成,尽管二者在制作的时候都给予作品一定的仪式感,但一笔一画的绘制比量产的印刷要带有更强的仪式感。画面中的仪式感往往能令观赏者内心平静,产生肃穆之感并引其深思,因为这类作品还展现了创作者对作品的用心程度,这在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显得格外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