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珂,胡蔚,徐啸峰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发展处于黄金时期。2017年,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政策相继出台。《推进智慧交通行动计划(2017-2020年)》(交办规划〔2017〕11号)、《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交办科技〔2017〕134号)、《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公通字〔2017〕16号)等文件出台,为未来三年左右时间的智能交通工作方向、重点内容提出指导。其中,《推进智慧交通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智能化物流园区建设。选择重点物流园区,开展智能化示范应用……提高物流园区生产组织效率。”同时,提出“提高综合交通运输决策支持能力。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提升宏观决策、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至此,为以物流服务为功能的园区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
根据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的要求,物流园区具有大量物流用地及工业用地,同时还具有商业办公用地及配套居住用地。园区产业结构和用地性质的转变也极大的影响着交通需求,伴随着园区自身产业升级以及物流服务功能的逐步形成,园区的交通流量会实现稳步增长,同时由商业及服务业所带来的交通需求也将同时组成为园区交通需求的重要部分。
随着园区功能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人口规模及其分布也随着发生变化,同时,园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外交通客货运需求比例发生相应的变化,客运交通需求比例将较园区建设初期有显著的增长。
园区智慧交通建设将从系统工程、体系架构角度入手,充分考虑数据感知、业务管理、交通服务的自动化、融合化、智能化、可视化、便捷化。
园区的智慧交通系统需按照交通工程优化设计与交通管理信息化结合、物流运输管理与片区内部交通组织结合、交通信息采集智能化与交通管控智慧化结合、城市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服务结合、智慧交通建设与智慧交通运营结合的原则,以贴近实战、管控智能、数据决策、服务智慧为主线,通过智慧设施、智慧数据、智慧系统、智慧应用建设实现园区智慧交通的全息感知、态势把控、交通管控、便捷服务能力,助力智慧园区建设。
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对园区交通的“持续监测与感知水平”和“主动预测与服务水平”。围绕“四大服务”(新城交通流组织优化设计、配套精细化交通工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运维期交通托管服务),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组织与管控、智慧交通运营与服务一体化。同时,重点强化四个能力。
①强化交通全息感知能力,支撑多源、多维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融合;
②强化数据融通能力,主动挖掘和分析全息交通数据,提供数据决策;
③强化系统自主调控能力,通过利用交通仿真、大数据研判分析等,实现交通运行的主动预测、预警、预防、预控,改善和优化运行效率;
④强化大数据决策支持能力,利用深度自学习及人工智能手段,建立应用模型,并进行模型及算法的迭代、衍生和优化,为园区管理者有效解决交通源头问题提供决策与支撑。
根据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必须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以智慧物流示范园、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增长级、物流大数据核心枢纽、智慧物流极致体验标杆区为标准,建设“智慧物流园区”。
智慧交通作为“智慧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整个物流园区的人、车、物、建筑、设施设备实现可视化管理。园区智慧交通系统利用交通物联网、云计算、云服务、云管理等技术,将极大地促进智能交通、智慧物流产业化的发展。有效的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给智慧城市的交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促进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具体而言,园区对智慧交通系统主要有以下5类业务需求。
交通数据作为未来城市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城市用地信息、道路基础设施信息等相关信息,可以对未来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决策支持作用。通过对智慧交通系统采集到的现状交通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调整或新项目建设后对周边路网的影响。同时,可以对未来道路、立交桥、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园区通过详细、专业的交通数据以及辅助决策功能,实现园区设施规划的“智慧决策”。
交通工程基础设施作为智慧交通前端的载体,对其具有决定性作用。不论是交通组织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具体设计,都对智慧交通前端设施的布局和数量有着控制性作用。例如,单向交通组织的规划必须配套采用闯单行道抓拍的设施方可实现非现场执法,货运专用道的规划必须依靠货运专用道抓拍摄像来进行识别等。因此,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交通组织必须具有整体观和大局观,从园区整体性的角度来深入思考和制定城市交通流的组织管理优化设计方案,适应目前新城交通管理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了。同时,在满足上一层级城市整体交通流组织优化设计的实施要求的基础上,并通过配套交通工程精细化建设服务来整体实现专业化的道路节点、路段规划设计,交通标志、标牌、标线、隔离护栏交安设施建设等内容。使交通工程基础设施规范,科学。为智能交通前端设施的设置提供有力的支撑。
物流园区整体建设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可以预见,园区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呈现一边生产一边建设的状态。因此协调生产车辆和建设车辆,尽量减少其相互干扰,成为智慧交通的重要任务。园区管理者需要通过对外场感知的交通数据,结合建设部门的建设计划,借助交通组织决策支持服务,实现对客、货、建三类车辆的有序组织。有效保障园区的高效运行和高速建设。
1)协同交通组织管理
园区管理者需要宏观掌握园区内部及对外路网运行状态。定期对物流企业周边、园区出入口等重点路段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审视。在必要的时候,会同交警部门制定片区交通管制策略,信号协调管理策略调整,关键路段车道控制策略及制定等。协调园区道路交通资源供需平衡。
2)协同不同警种管理
整合公安、交通、市政等社会信息资源,以一体化联动为方向,实时对园区整体情况进行监控并通过对城市资源深度融合、将涉及城市中的人、交通、能源、商业、通信等各方面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等信息技术连接起来。为提升公安机关警务管理提供坚强保障。
3)路内停车收费管理
随者园区业务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考虑将按照不高于总量8%的比例设置路内停车位,补充路外停车场设置的不足。园区管理者通过停车管理和停车诱导,有效的管理园区内占道停车泊位。通过动静态交通资源的统一管理、缓解区域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原有路面停车等原有停车设施的利用率。收费方式采用电子收费系统,并可实现收费系统与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公交卡等系统对接,方便市民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付费,同时避免由人工计时收费可能造成的贪污和纠纷。
通过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并在园区主要干道上设置停车诱导信息标志,减少驾驶员由于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和无效交通,实现更为便捷的停车体验。
园区管理者需对物流企业车辆进行有效监管。将物流企业车辆、运输等数据接入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运营水平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一方面对不同物流企业的生产进行协调管理,另一方面,就物流企业所需要运输的冷鲜、长大、危险货品的运输需求,与交警部门进行协调。共同制定特殊货品运输保障方案。确保物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在园区物流企业车辆在园区内出现交通事故时,园区管理者可及时通知交警部门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外场监控视频和天网视频,同步了解事故处理进程。
将交通感知终端数据统一接入园区智慧交通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针对可能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突发事件,提供预警告警支持。针对大型活动、特勤任务、恶劣天气、重点区域日常拥堵等情况,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并将预案的相关要素及指挥过程进行多种方式的可视化呈现与部署,提高交通指挥、作战人员对预案的熟悉程度,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统一指挥调度交警、公安、救护、消防等各类社会资源,统一协调各联动单位开展突发事件的事先防范和处置工作。
总而言之,文章以智慧交通系统在物流服务为主要功能特征大型园区的建设为例,根据园区实际业务对交通系统建设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功能型园区的智慧交通建设提供重要指导思路,从而推动智慧园区的一体化建设进程,并为园区管理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支撑,推动园区产业更好的发展。